分享

五大要点∣2015年ESC感染性心内膜炎管理指南

 doudou0427 2015-09-14

时间:9月2日,伦敦当地时间9点


地点:Excel London,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ES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2015-highlight'专场


事件:最新发布临床指南亮点评析


2015年ESC感染性心内膜炎(IE)管理指南是对2009年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ESCMID)、国际感染与肿瘤化疗学会(ISC)共同发布的IE防治指南的再版更新。


新指南更新内容包括心内膜炎团队管理、多模态成像、新诊断流程、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并强调了三个'早期'(早诊断、早治疗、早手术)。


在2015年ESC年会上,该指南的主要评审者、来自英国的Petros Nihoyannopoulos教授对新版指南进行了精彩解析。


要点一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IE的预防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仍未出现有说服力的新证据。


1. 指南推荐只在IE高危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包括以下几类患者:


① 置入人工瓣膜或使用人工材料修补心脏瓣膜者


② 有IE病史者


③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紫绀型先心病


--通过外科手术或经皮介入技术行假体置入的先心病患者。对于这类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可用至术后6个月。如果存在残余漏或瓣膜反流,则需要终生使用抗生素(Ⅱa/C)。


2. 指南不推荐对其他类型瓣膜疾病或先心病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 患者不能自行开始应用抗生素。


4. 指南强调了保持口腔卫生对于预防IE的重要性。




要点二 心内膜炎团队


指南强调,IE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而是涉及多种微生物、多器官受累、存在多种症状和表现的疾病,因此需要多学科专家团队协作,包括心脏科、外科、感染科、神经科、风湿科和影像科医生及微生物学家。对于复杂IE患者(如伴有心衰、脓肿、栓塞或神经系统并发症或先天性心脏病),可考虑及早转诊至可施行外科手术的中心(Ⅱa/B)。




要点三 多模态成像


1. 指南将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推荐为对疑诊IE患者的一线检查手段(Ⅰ/B)。


2. 对于TTE无法明确诊断或TTE阴性检查结果的可疑IE患者,指南推荐进一步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OE)检查(Ⅰ/B)。


3. 如果初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但临床上仍高度怀疑IE,可在5~7天后再次行TTE和(或)TOE检查(Ⅰ/C)。


4.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可考虑应用超声心动图(Ⅱa/B)。


5. 对于TTE检查结果为阳性的疑诊IE患者,也可考虑应用TOE,除外TTE与超声心动图得到明确评估结果的孤立性右心系统IE(Ⅱa/C)。




对于疑诊IE患者,超声心动图应用指征如下。




要点四 诊断流程


符合以下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3项次要标准,或5项次要标准,可明确诊断为IE。


符合以下1项主要与1项次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则可能为IE。


主要诊断标准

1. 血培养阳性


① 两次不同时间的血培养检出同一典型IE致病微生物,包括草绿色链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族、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在缺乏初期感染病灶情况下发现社区获得性肠球菌。


② 多次血培养检出同一IE致病微生物,包括≥2次至少间隔>12小时的血培养阳性,或所有3次血培养均为阳性,或≥4次以上的多数血培养结果呈阳性(首末次血培养间隔时间≥1小时)。


③ 伯纳特立克次体单次血培养阳性,或第一相免疫球蛋白G抗体滴度>1:800。


2. 影像检查阳性结果


① 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结果:赘生物形成,心脏脓肿、假性动脉瘤、瘘道,瓣膜穿孔或动脉瘤,新出现的人工瓣膜开裂。


② 18F-FDG PET/CT、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白细胞SPECT/CT显像检出人工瓣膜置入处的异常活动(瓣膜置入至少3个月以上)。


③ 心脏CT明确检出的瓣周漏。


次要诊断标准

1. 易感因素:易患IE的心脏病变,或静脉药物成瘾。


2. 发热:体温≥38℃。


3. 血管征象:大动脉栓塞、化脓性肺栓塞、霉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出血、Janeway损害。


4. 免疫性征象:肾小球肾炎、0lser结、Roth斑、类风湿因子阳性。


5. 微生物证据:血培养阳性,但不满足以上主要标准,或存在与IE一致的活动性细菌感染血清学证据。


2015年ESC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流程如下图所示




要点五 三个'早期'


指南强调三个'早期',包括'早诊断、早治疗、早手术'。对于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应及早转诊至专科医疗中心。


1. 自体或置入主动脉瓣或二尖瓣IE伴急性严重反流或梗阻,导致心衰或心脏超声血液动力学恶化,须行急诊外科手术(Ⅰ/B)。


2. 存在局部难治性感染(脓肿、假性动脉瘤、瘘道、赘生物增大),须行急诊外科手术(Ⅰ/B)。


3. 真菌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者,须行急诊外科手术(Ⅰ/C)。


4. 自体或置入主动脉瓣或二尖瓣IE患者,如在合理抗感染治疗后,仍持续存在赘生物>10 mm,≥1次栓塞事件,须行急诊外科手术(Ⅰ/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