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经》不可不读《左传》,否则,读了也白读

 诗外桃袁 2015-09-1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甚至用崇高也无法形容。很多人读《诗经》,有人甚至能够背诵下来。但是,《诗经》不是用来背的。


我们知道,判断一部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志就是这部作品被引用的程度。为什么说李白的诗好,因为人们不断引用,他的诗的意境非常清晰明了,并且略带夸张,时常令人产生共鸣。相反,某些诗词,即便你倒背如流,却发现无处可用,这种东西就是纯粹的低劣产品。


所以,只会背诗毫无意义,特别是《诗经》里的诗,你能借助注解看懂就不错,不要再说引用了。要准确理解《诗经》里的诗,要懂得引用,首先就要看看古人是怎么引用的。而古人引用《诗经》最多的,自然是《左传》。


所以,学《诗经》必须配《左传》,否则你就只能把《诗经》当成考古或者记忆力训练。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周朝,“诗”是贵族义务教育的六艺之一,人人要学,基本上各个国家大同小异,类似于如今的语文教材。


到春秋末各国义务教育体系基本崩溃,“诗”面临失传,于是孔子编写了《诗经》,从上千篇“诗”中拣选了三百零五篇编篡成书。


在《左传》中大量引用《诗经》,仅出现的篇名就有116次。每逢外交场合、社交场合、作战场合,都会有《诗经》的引用。可以说,《左传》成了《诗经》的最好注脚。



那么,《左传》对《诗经》的引用是否恰当呢?


会不会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后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下三滥呢?


不会。


首先,《左传》基于晋国和鲁国史料,真实可信。


其次,孔子传《诗经》和《春秋》给子夏,而《左传》的作者就是子夏,对《诗经》的理解运用无人能出其右。


对照《左传》学《诗经》,很快你就能恰当引用《诗经》,那就显得有学问了。


举个例子,看了《左传》,你就知道“子”都是天下第一美男。于是,当你约会网友,原本以为是个帅哥,结果来了个癞蛤蟆,你就可以引用《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的“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左传》里叔孙豹形容孙林父的腐败生活时引用了《国风·召南·羔羊》中的“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意思是公款吃喝回到家中,悠闲自在好得意。当你抨击腐败的时候引用这样一句,不仅形象,而且有学问。


再譬如,联军攻击秦国,各国都不肯渡黄河,鲁军统帅叔孙豹向叔向表达自己随时准备渡河时,用了《国风·邶风·匏有苦叶》中的“匏(音袍)有苦叶”,这首诗其实写的是一个恨嫁女迫切等待有人来娶走自己的心情,叔孙豹的意思就是只要叔向一声令下,鲁军就渡河。


放在现在,还有比“匏有苦叶”更合适的形容大龄剩女恨嫁心情的词汇吗?


再譬如,吴国灭了楚国,申包胥哭秦廷请求救楚,秦哀公答应之后赋《国风·秦风·无衣》,这首诗描写的是秦军准备出征的情景。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南海东海波浪滔天,如果要表达中国军队随时准备保卫国家,那么这首诗再好不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读《诗经》不可以不读《左传》,否则,读了也白读。

(图文采编自网络)


悟道国学堂 ID:wudaoguoxue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关于儒释道经典文字,国学知识,历史人文,学术交流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