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文学27讲(二)

 一寸大海 2016-05-01

第四节《诗经》的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诗经》的作品及其作者和创作背景,分析《诗经》的内容。

重点难点分析

在全面了解《诗经》内容的基础上,要能够说出不同内容的特点和意义。这就需要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身份、地位去加以把握。《诗经》的思想倾向大体不出颂美与刺讥两大类。或美或刺,主要取决于产生的时代。西周前期,社会安定,主要是颂美之作。此后,政治衰败,诗歌以刺讥为主。美刺的对象又与作者的身份有关。《大雅》中上层贵族的作品主要针对王朝的大事。《小雅》和《国风》的作者地位较低,他们的美刺由多从个人生活状况出发。此外,《颂》诗用于庙堂祭典,自然都是颂美之作。

 

教学内容

《诗经》中《风》、《雅》、《颂》的类别不同,内容也有区别。《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国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它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

《诗经》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类:

1、颂赞诗

这类作品主要出自《颂》诗和《大雅》。其中很多是祭祀诗,所祭的对象不同,但其中都充满了颂赞之词。诗中歌颂祖先的盛德和武功,祝愿子孙永受福佑。例如《周颂·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诗中歌颂周文王德行纯美受自天命,赞扬文王的纯德流惠子孙。还有些作品不是直接用于祭祀的场合,但也表达颂美之意。例如《鲁颂》中的几首诗都是作于鲁僖公之时,是颂扬鲁公的。《大雅》中有些作品是送给当时的诸侯或大臣的。例如《烝民》是周宣王时尹吉甫送给大臣仲山甫的;《韩奕》是韩侯来朝见周天子,诗人送给韩侯的。这些作品除了赞美对方的德行和功劳,还大力颂扬周天子的威德。此外,《小雅》中的《天保》、《鸿雁》、《庭燎》也属于此类作品。这些作品在颂美的同时,表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颂赞诗中有些作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和《商颂》中的《玄鸟》、《长发》等,分别记载了商、周两个民族的发展史。《生民》赞颂周民族的始祖后稷,诗中叙述了有关后稷降生的神话传说,描写了他在农业方面的非凡的才艺。《公刘》描述后稷的曾孙公刘率领周族从(今陕西武功县西)迁到豳(今陕西锂县西南),建立城邑的过程。《绵》描述后稷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玄领周人由豳地迁地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周民族在此发展壮大起来。《皇矣》表现周太王至文王三代的历史,着重写周文王伐密伐崇,进一步壮大周族实力,为建立周朝奠定了基础。《大明》写王季和文王父子两的婚姻家庭,着重赞美武王伐殷的胜利。上述五篇作品,全面反映了周民族艰苦创业,由发祥到建国,逐步强盛的历史。这是古代诗歌中极为可贵的史诗。

1、怨刺诗

从西周幽、厉二王开始,政局动荡,王室衰微,社会矛盾加剧。抒写愤懑,抨击现实的怨刺诗在这种背景下大量出现。此类作品遍布于二《雅》和《国风》。相对而言,二《雅》对现实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朝政方面。诗人为国事而忧愤,对当权者提出激切的劝谏。如《大雅·瞻卬》从天降灾厉写起,指责周幽王为政无道:“人有土田,女(汝)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进而又斥责幽王宠信褒姒,造成国政大坏,希望他能改过。《大雅·荡》批评周厉王,不仅向他指出天命无常,而且借周文王的口吻警告他:“殷鉴不远,在夏后之。”《小雅·十月之交》中把天时不正的原因归结为“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作者对自己“无罪无辜”却落得“谗口嚣嚣”深表愤慨。《小雅·巧言》中激烈抨击现实中贤愚不辨,赏罚不明。《小雅·巷伯》中更是发誓要把陷害自己的谄佞小人“投畀豺虎”,“投畀有北”,“投有昊”。这些作品都敢于大胆地针砭时弊,带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讽喻特色,它对后代文人诗歌影响很大。

《国风》的作者生活地位较低,其中的怨刺诗也更能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诗人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状况写起,抨击现实的不公,揭露当时严重的贫富对立。《魏风·伐檀》中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发出了强烈质问:“不不穑,胡取禾三百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魏风·硕鼠》中把剥削者比作大老鼠,抨击他们残酷地剥削劳动者:“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为此,诗人发出了反抗的呼声,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表示“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揭露和讽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是《国风》中怨刺诗的一项重要内容。卫宣公为自己的儿子公子伋娶齐女为妻,听说新娘貌美,就在黄河之滨建一座新台,将她占为己有。《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这一秽行,把他比作一只瘌蛤蟆。《鄘风·墙有茨》嘲讽卫国宫廷的丑事。《齐风·南山》揭露齐襄公与胞妹鲁鲁桓公夫人的淫乱行为。《鄘风·相鼠》则直接指斥统治者行为龌龊,人不如鼠,诅咒他们“不死何为”。另外,《秦风·黄鸟》批判了秦穆公用人殉葬的残忍做法,为无辜而死的“三良”鸣不平。《国风》中的这些作品泼辣犀利,表现了鲜明的爱憎,闪耀着进步理想的光辉。

3、征役诗

表现战争和徭役的作品在《诗经》中占了很大比重。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抵御游牧民族入侵是关乎华夏民族生存的大事。《小雅·采薇》的作者参加抵抗(犭严)的战争,从军一年,备尝艰辛。诗中百感交集地写道:“靡室家,(犭严)之故,不遑启居,(犭严)之故”,“岂不日戒,(犭严)狁孔”。诗人一方面为思念家室而忧伤,一方面又流露出保家卫国的自豪感。《小雅·出车》描写周宣王时大臣南仲北征(犭严),诗中不仅叙写军旅生活的艰辛,还极力赞扬南仲的军威,渲染大军凯旋时的兴奋心情。而《秦风·无衣》则表现秦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戎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些充满爱国热情的诗篇至今仍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

但并非所有的战争都是抵御外侮,更何况战争和劳役毕竟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诗经》中很多作品都是表现征役之苦。如《唐风·鸨羽》、《邶风·式微》、《小雅·北山》都是抱怨无休无止的“王事”使主人公有家难归,诉说在外行役的辛劳和悲苦。《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篇则表现思妇在家怀念征人的痛苦: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其有佸?鸡栖于,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王风·君子于役》)

 

主人公看到傍晚时分鸡归巢、牛羊返圈,不禁触景生情,深切地惦念在外服役的丈夫。从女主人公的深情倾诉中,人们能感受到无穷的征役给千千万万个家庭造成的不幸。

4、婚恋诗

表现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是《诗经》中最精彩的部分,它们主要出现在《国风》中。这些作品有的写恋人幽会的喜悦、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如《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有的写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如《王风·采葛》、《郑风·狡童》;也有的表现对爱情的坚贞,对家长的反抗,如《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谅人只。

 

诗中的少女爱上了一位垂发少年,她大胆地表示:只有他才是我的心上人。她不仅发誓至死也不改变,并且抱怨父母不理解她的爱情。

婚恋诗中有的表现家庭生活的和谐,例如《齐风·鸡鸣》。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弃妇诗,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它们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控诉了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卫风·氓》的主人公是一个热烈纯真的女子,她在婚前对自己的情人一往情深,在婚后日夜操劳,希望用自己的无私付出换来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丈夫却另有新欢,狠心地抛弃了她。她痛定思痛,发出了悲愤的控诉。最后,对那个负心男子表示了决绝的态度: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她善良而刚强的个性,都在这如泣如诉的诗句中表现出来。这些饱含血泪的弃妇诗,道出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受压迫、受凌辱的妇女的心声。

5、农事诗

周朝以农业立国,《诗经》中有不少表现农事及相关生产劳动的诗。《雅》、《颂》中的这类作品往往和祭祀有关。《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小雅》中的《楚茨》、《大田》、《甫田》,是周代春夏祈谷、秋冬报成的乐歌,它们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是了解周代社会的极其珍贵的史料。农事诗中最生动的诗篇当属《豳风·七月》,诗中按季节顺序描写了当时的生活与风俗,举凡农耕、蚕织、狩猎、祭祀等,都叙之甚详。人们不仅能从中了解当时的农业生立状况,还能看到农夫们的悲惨生活。他们从春到秋,辛勤地在田间劳作,到了冬季,还要为统治者修房、凿冰、服各种劳役。而最好的劳动成果,却被统治者无偿地占有。农夫们住在满是鼠洞的破房子里,有时以瓜菜充饥,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他们悲愤地唱道:“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不仅是周代社会生动的风俗画,更是劳动者的歌唱与呐喊。

此外,《诗经》中还有一些表现其它劳动生活的作品,《周南·芣苢》是周代妇女采集芣苢时唱的歌,《召南·驺虞》、和《郑风·太叔于田》等是描写狩猎的作品,《小雅·无羊》再现了当时畜牧业的发达。这些作品都赞美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6、礼俗诗

《诗经》中很多作品用于当各种礼仪场合,还有的表现当时的社会风俗。礼俗诗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遍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周南·桃夭》是婚礼上的贺诗;《周南·葛覃》是女子归宁父母的诗;《周南·螽斯》是祝人多子的诗;《郑风·丰》和《齐风·著》是迎娶新娘的诗;《召南·采苹》写女子出嫁前的祭祀活动;《陈风·宛丘》写陈国的巫风歌舞;《郑风·溱洧》写郑国三月上巳日在水滨“招魂续,祓除不祥”的春游社交场面:

 

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士,伊其相,赠之以勺药。

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青年男女在游春盛会上,手持鲜花,主动邀请,尽情戏谑。诗中有逼真的场面,有生动的对话,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小雅》中的礼俗诗也别具特色。它们往往表现周代上层社会的面貌和各级贵族的思想情趣。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宴享之礼的又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有的用于天子享诸侯之礼,如《蓼萧》、《湛露》、《彤弓》。更多的还是用于一般贵族聚会的乡饮酒礼。如《鹿鸣》、《伐木》、《鱼丽》、《宾之初筵》等。《鹿鸣》的首章写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中以鹿鸣起兴,盛赞宴会上礼仪隆盛,气氛和谐,进而点明宴饮的意义。周代这种贵族的宴饮非常普遍,它起着维系人伦关系,弘扬道德规范的作用。这些宴享诗主要产生于西周前期社会较为安定的年代,诗中充满着祝颂的成分,风格中正典雅,婉曲醇厚,代表了贵族的生活理想和审美好

《诗经》以其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

 

同步思考题

1、《诗经》的作品主要分为哪几类,各举出几篇代表作品。

2、《诗经》中《风》、《雅》、《颂》的内容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

本节分析了《诗经》的内容。要求大家结合讲义,去阅读相关的作品。

阅读篇目《大雅·生民》、《小雅·采薇》、《王风·君子于役》、《郑风·溱洧》、《卫风·氓》、《秦风·无衣》、《豳风·七月》

    

第五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教学目标

分析《诗经》的艺术成就,介绍《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重点难点分析

在《诗经》的艺术成就中,重点是赋、比、兴的手法,难点是比和兴的区别。要在阅读讲义的同时,联系朱熹的解释和作品中的实例去用心体会。

 

教学内容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产生于北方,风格平易质朴。除少数史诗中含着民族起源神话以外,《诗》中一般不表现超现实的事物,也没有浪漫的奇想和荒诞的情节。这一点与后起的楚辞有明显区别。在此基础上,《诗经》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些成就突出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鲜明的形象性

《诗经》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同是思念恋人的歌,《郑风·狡童》中的姑娘在失恋时悲伤地唱道:“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而《褰裳》中的女主人公则诙谐地戏谑对方:“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同是弃妇诗,《邶风·谷风》中女主人公的哀婉缠绵和《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刚毅果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周南·关雎》的主人公因思念心爱的姑娘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邶风·静女》的主人公因找不到前来约会的恋人,急得“搔首踟蹰”;《卫风·伯兮》写女主人公在丈夫离家后无心膏沐,以致“首如飞蓬”;《王风·黍离》写主人公走在路上忧思满怀,“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都很有生活气息,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鲜明。

《诗经》中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如《小雅·采薇》用“杨柳依依”反衬主人公离家服役时的悲愁,用“雨雪霏霏”来烘托他远戍归来时的哀苦;《王风·君子于役》用傍晚禽畜归窝的景象衬托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愁绪;《陈风·月出》以月光和美女相映衬,把主人公幽邃的情思和空灵淡雅的画面融为一体。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作品是《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把萧瑟的秋景、凄迷的夜色和主人公怀人不得见的怅惘心情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魅力无限。

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前人把《诗》中的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宋代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最为妥贴。他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在《诗》中,它是一种积极修辞手段。诗人往往用这种手法对客观事物展开具体细致的描绘,《豳风·七月》用赋的手法,以时令和物候的变化为背景,详细描写农夫们一年四季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小雅·无羊》用赋的手法,把牧场上牛羊和牧人的情态刻划得栩栩如生: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

 

这种描写可谓穷形尽相,笔笔如画。赋的手法用于抒情,则有利于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把倏忽变化的情感和浮想联翩的思绪呈现在读者面前。有时,诗中还用赋来表现人物对话,构成意趣盎然的生活情景,如《郑风·女曰鸡鸣》、《齐风·女曰鸡鸣》就采用对话的形式,写夫妻间的床头絮语,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赋对构成《诗》的写实性和形象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同上)比就是比喻。《诗》中的比喻生动贴切,丰富多样,并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例如,诗人把心爱的姑娘比作美丽的木槿花,比作皎洁的明月;把丑陋的统治者比作癞蛤蟆,比作老鼠;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比喻意志坚定;用“中心如醉”、“中心如咽”形容内心的忧伤;用“墙有茨,不可扫也”比喻宫廷内的丑事难以讲述;用劈柴离不开斧子比喻娶妻不能没有媒人。或用明喻,或用暗喻,或用正喻,或用反喻,都十分生动形象,富于情趣。有时,诗人运用博喻,把一连串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卫风·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首蛾眉”来刻划庄姜的美貌;《大雅·常武》中用“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如川之流”来显示周朝军队的强大气势,非常精彩传神。《诗》中还有通篇用比的作品。如《豳风·鸱鸮》假托一只小鸟诉说其不幸遭遇,以比喻下层人民的生活惨况,是一首新颖别致的禽言诗。

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同上)兴用于一篇或一章的发端,用以引出后面的句子。有的兴句与后面的内容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起个引子的作用。例如有的作品用“山有……隰有……”起兴,就是民歌中一种常见的套语,并不包含什么实际含义。但多数兴句具有类比、象征的意味,能使人产生联想,或用于烘托、渲染气氛。如《周南·关雎》用雎鸠鸟的和鸣起兴,引出对窈窕淑女的赞美;《邶风·谷风》用“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开端,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阴暗色彩,预示着矛盾的爆发和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有些起兴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可在诗中产生多重艺术效果。如《周南·桃夭》的第三章分别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有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起兴,祝福新娘出嫁后“宜其室家”。鲜艳的桃花烘托出一种喜庆红火的气氛;同时,桃树果实丰满,枝叶繁茂,又象征着主人公婚后生活美满,家族兴旺。巧妙的起兴使这首诗生趣盎然。

比和兴都是形象化的诗歌表达方式,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一般来说,比是用一种事物比喻另一种事物,两种事物之间一定要有某种较为直观的相似性。而兴则是通过具体物象来感发意志,引起联想,物象与诗义之间不一定要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凡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启发感悟、引申发挥等,都属于兴。比兴手法常常在结合在一起,引连类,含蕴无穷。

3、富于表现力的诗歌形式

《诗经》中主要是四言诗,每句二拍,每拍两字。这是在原始歌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诗歌样式,适应了当时劳动、舞蹈的节奏和语言发展水平。但不少作品又突破了四言的格局采用从二言到八言不等的句式,形成了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诗体。

《诗》与音乐配合密切,普遍采用了回环复沓,重章叠唱的形式。每诗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对应地更换几个词,反复咏唱,造成回环往复,层层递进的艺术效果。例如前面提到的《柏舟》、《无衣》、《蒹葭》等诗。又如《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夫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夫苢,薄言捋之。采采夫苢,薄言袺之。采采夫苢,薄言襭之。

 

全诗共12句,两句一组,反复歌唱。通过动词的变化,表现了迅速敏捷的采摘动作和收获物有少到多的过程,展现了热烈欢快的劳动场面。清代方玉润称赞此诗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之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何以移而神之何以,则此诗可不必细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书面语,其特点是准确生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得巧妙精当。例如,光是表示手的动作的词汇就有50多个。众多的动词、形容词使作品对意思的表达极为精细准确。《诗》中还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词语,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感和音乐美。双声词如参差、躕、栗烈、流离、悠远等;叠韵词如绸缪、辗转、窈窕、沃若、     等;叠字如关关、呦呦、依依、采采、钦钦、苍苍、谆谆等,它们或刻画形态,或模拟声音,或形容色彩,或表示内心活动,都能做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流利婉转,音韵和谐。《诗》中有很多词汇,如“瞻望”、“伫立”、“翱翔”、“颠沛”、“一日三秋”、“忧心如焚”、“赳赳武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至今还为人们习用。

《诗经》的影响

《诗经》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它的写实精神,其中很多作品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产物。诗人直抒胸臆,敢于大胆地反映现实,旗帜鲜明地颂美与怨刺。这种强烈的现实性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其次是《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纯熟的创作技巧,被后代诗人大量借鉴。特别是比兴,在古代诗歌中已不单纯是表现手法,而是生动的形象与深厚的内容、蕴蓄无穷的风格的统一。它是我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创作原则。另外,《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习《诗经》,创作四言诗。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

 

同步思考题

1、什么是赋、比、兴?举作品中的实例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诗经》为什么大量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小结

本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经》的艺术成就。此外,《诗经》产生于北方,它的总体风格是质朴平易,注重写实。这些特点和成就同时也就是它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篇目《小雅·无羊》、《周南·关雎》、《周南·芣苢》、《邶风·静女》、《郑风·狡童》、《郑风·搴裳》、《秦风·蒹葭》、《豳风·鸱鸮》

第六节 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教学目标

介绍古代历史散文的形成和《尚书》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尚书》,要掌握《商书》和《周书》的写作特点,能够说出它在古代散文发展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出现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早在殷商时代,朝廷就有了记载史事、掌管典籍的人员,甲骨文中称为“史”、“尹”、“作册”等。《尚书·多士》中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这些“册”与“典”既是记录下来的各类历史资料。周朝的史官有“内史”、“外史”、“左史”、“右史”“大史”、“小史”等不同名称。《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尽管记言记事的区分未必如此严格,但有各种史官记载国家大事君主的言行,则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史官以其历史记载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相传战国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火焚毁,亡佚大半。汉初经师传授的《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称作今文《尚书》,后来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用先秦文字记录的篇章,称作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后来又已亡佚,今存古文《尚书》25篇是东晋人所作,不作为本课的论述对象。在28篇今文《尚书》中,包括虞、夏、商、周之书。《虞书》和《夏书》是春秋战国人根据古史传说编纂而成的,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而《商书》和《周书》则主要是商周两代的官方文献,基本可以代表当时散文发展的水平。

《尚书》以记言为主,与甲古卜辞和铜器铭文相比,其中的文章篇幅更长,内容也更丰富了。这些文章分为典、、训、诰、誓、命等类别,可以看作古代最早的散文体式。它们总的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佶屈聱牙,艰涩难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演进之迹甚为清晰,有些作品运用了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已具有一定的文学因素。

首先是这些作品由简到繁,说理日趋细密,逐步具备了完整的篇章。《商书》中的《汤誓》是商汤伐桀时的一篇誓词。文中反复强调天命,说明伐的原因,如:“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道理讲得非常简单,只是在篇末申明赏罚,以作劝惩。而发展到周初,收在《周书》中的那些训诰如《大诰》、《康诰》、《酒诰》、《召诰》、《多士》、《无逸》、《多方》等,说理就更加繁复周密,颇为讲究立意谋篇和论证手段。如《无逸》是周公对成王的一篇训辞,文中首先提出中心观点:“君子所,其无逸”,然后便征引商周两代历史,说明“无逸”才能享国长久的道理,接着又具体提出对成王的要求:“继自今嗣王,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为正之供。”最后列举殷中宗、高宗、祖甲及周文王的榜样,要求“嗣王其监于兹。”文章中心明确,论证周详,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凑,堪称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其次是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段,使说理带有一定的形象性。《商书》中的《盘庚》三篇是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讲话,在上篇中,他针对大臣反对迁都的情绪,反复劝说,把迁都可使国运昌盛比作“若颠木之有由蘖”;要求臣下听命奉职,“若网在纲,有条而不;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又征引先贤之言说:“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篇中还用“予若观火”比喻自己对情况十分明了,指责大臣用浮言惑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这些比喻和引言生动贴切,富于生活气息。在其他篇章中,还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它们为作品增添了文学色彩。

还有些作品运用了较多的语气词汇,表现了说话人的口气,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周书·立政》记周公对成王的告诫:“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呜呼!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殷勤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又如《周书·秦誓》中秦穆公对臣下的悔过之辞,更是饱含着沉痛之情。这类作品在表达思想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感染力。

另外,《尚书》中也不乏叙述和描写之笔,有些篇章写出了一定的情节和场面。如《周书·顾命》写成王崩,康王继位,从成王临终前交代遗嘱,一直到康王举行继位大典的过程,都叙述得具体周详,井然有序。至于典礼的场面,诸如礼器之摆设、宾相之排列,以及各类人物的活动,更是历历在目。而《周书》中的《金縢》,写周公摄政时的一段故事,不仅有具体的叙述和描写,而且颇具传奇色彩。

总之,《尚书》中的作品已形成完整的篇章,无论是记事记言,都有了一定成就,它标志着古代散文正在走向成熟。

 

同步思考题

1、《尚书》的文章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它标志着古代散文正在走向成熟?

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古代史官的设置,具体分析了《尚书》的写作特点。要把它和以前的各种文字记载加以比较,说出它在散文史上的进步。

阅读篇目《无逸》

第七节 《春秋》 《国语》

教学目标

1、讲述《春秋》的有关常识和写作特点。

2、讲述《国语》的有关常识,分析其思想特征和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国语》的写作特点。难点是《国语》的思想特征,要能把握其思想倾向的复杂性,结合春秋时代社会变革的特征去把握这种复杂性。

 

教学内容

春秋时代,历史散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周代朝廷和各诸侯国都有史官的设置,编写了不同的史书。君身边还有各类瞽史,经常讲诵历史故事和民间传闻。这些内容后来也被编入史书,促进了历史散文的文学化。春秋末期,王纲解纽,文化下移,官方保留的史料散落到民间,私人开始编修史书,出现了《春秋》、《国语》、《左传》等各具特色的历史散文。

《春秋》的名称、作者和内容

《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称,《墨子·明鬼》下篇就曾提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1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后来被儒家当作经书。书中按年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史事。

《春秋》记事的特点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每记一事,只寥寥数语,不带什么文学色彩。但它的语言简练明白,遣词造句都很讲究。如公十六年载“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简洁明了,错落有致,比起佶屈聱牙的《尚书》,确实有了很大进步。后人称赞《春秋》“谨严”、“简而有法”,它对古代散文尚简传统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春秋》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常常通过用语和行文寄予褒贬爱憎裁定是非曲直。对僭号称王的吴楚之君,即贬称为“子”,凡悖礼作乱,以下杀上者,都斥之为“弒”。鲁隐公四年春,卫公子州吁杀卫桓公而自立为君,后来又被卫人所杀,《春秋》记载此事说:“卫州吁弒其君,卫人来告乱”,“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弒”一“杀”,褒贬自明。再如庄公三十二年庆父使人杀君子般,《春秋》写道;“冬十月乙未,子般卒,公子庆父如齐。”暗示庆父对子般被杀负责。《春秋》这种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也有不小的影响。

 

《国语》的作者、成书时代和编写体例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它的成书大约在战国初年。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所作,但现在看来,其作者恐非一人,大概是战国早期人根据所掌握的各国史料所编订。由于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书中记载的史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有些内容与《左传》相重合。有人认为它与《左传》都是解说《春秋》的书,称《左传》为《春秋内传》,称它为《春秋外传》,并不妥当。实际上,《左传》与《国语》两书各成体系,作者也不是一人。

《国语》的内容

由于史料来源不一,《国语》的内容也颇为庞杂。总起来看,其思想倾向近于儒家,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作者大力提倡代表周代社会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礼,书中记载了很多重礼的言论,如“夫礼,国之纪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晋语四》),“夫礼,所以正民也”(《鲁语上》)等等。与此同时,君的品德修养也受到高度重视,有的篇章提出:“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唯厚德者能爱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晋语六》),“国大而有德者近兴”(《郑语》)。《周语上》记内史兴对周襄王说:“晋,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奉礼义成。敬王命,顺之道也;成礼义,德之则也。则德以导诸侯,诸侯必归之。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臣入晋境,四者不失,臣故曰:'晋侯其能礼矣,王其善之!’树于有礼,艾人必丰。”他把礼与德看作关系国家兴衰的关键,又进而提出了忠、信、仁、义等具体的道德准则,对晋文公的霸业也持肯定态度,这些看法都具有春秋以来的时代特色。在日益加剧的社会变革中,人们更加认识到民的重要作用,神虽然仍旧受到崇敬,但其地位已逐渐下降。长勺之战前,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同齐国作战,庄公说:“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曹刿说:“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其政事,君子治而小无不听,求福无不丰。”(《鲁语上》)他认为,神与民固然都很重要,但“民和”是神降福的前提,归根结底,又取决于当政者“布德于民而平其政事”。在讲到君民关系时,一些篇章强调尊重民意,保民安民。邵公劝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周语上》)伍举谏楚灵王说:“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外匮,是聚民得以自封而民也,胡美为之?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楚语下》)这些以民为本的观点,包含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是对西周以来敬天保民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国语》的写作特点

《国语》的作者既非一人,各篇作品的写定时间亦有早晚,有的篇章可能是保留春秋时代的史料,有的则可能出自战国人之手,因此,全书的风格也有较大差异。总起看来,其艺术成就虽不及同时的《左传》,但比《尚书》和《春秋》却有了长足进展,其中不乏精彩之笔。书中侧重记载那些与治乱兴衰有关的言论,在其中寄寓历史教训。其语言朴素自然,接近于日常口语。为使道理易于接受,论者往往广泛征引譬喻,侃侃而论,形成了婉而多,平实而剀切的文章风格。如《晋语八》“叔向贺贫”一节,写韩宣子忧贫,叔向反倒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于是叔向发表了一番议论:当年栾武子贫而有德,国家赖以为安,其子孙也受到庇护;郤邵子富而无德,“其富宠,以泰于国”,结果“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一朝而灭,莫之哀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叔向以贺贫为由,围绕富与德的轻重,引出深刻的道理,文章平易中肯而又风姿摇曳,娓娓动人,后来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就是借鉴此文而写成的。

《国语》中还有些人物对话写得风趣生动,情态宛然。如《晋语四》记晋公子重耳在齐流亡,贪安忘返,文姜与子犯将他灌醉,放到车上载离齐国。重耳酒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指子犯)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重耳的暴怒,子犯的幽默,都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相比之下,《左传》的有关记载倒显得过于简略无华。又如《晋语九》“董叔将娶于范氏”一节,也幽默而富于讽刺,堪称绝妙的小品文。

《国语》不以记事见长,但作者在记言时往往用简略的语言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形成首尾完整的故事,又善于通过简要的叙述,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如《周语上》“邵公谏厉王弭谤”一节,先这样交待事情的起因:

 

厉王虐,国人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短短数十字,就把背景介绍得清楚明白,厉王的一怒一喜,生动表现了他的残暴与愚蠢,使其残民以逞而又自鸣之态跃然纸上。文章结尾,又补充交待说:“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作者意在揭示弭谤的恶果,以寄寓教训。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文章结构。《国语》中这些篇章,达到了记言与记事的完美结合。

《国语》中还有一些章节,在事实的基础上做了较多增饰。作者有意吸收一些民间传闻,甚至加以适当的想象和虚构,造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如《晋语》记骊姬谗害太子申生,以及晋诸公子争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传奇色彩。其中姬深夜向晋献公进谗言和优施为骊姬说里克等处,描绘当时的情景细致入微,显然带有想象和虚构的成分。另外《吴语》和《越语》亦以曲折恣放,富于文采见称,特别是关于战争的描写,更是有声有色,情文并茂。这些生动的文笔,不仅出自史官的记载,而且吸收了宫廷说唱和民间传说的内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比《尚书》和《春秋》的简略记载,有了很大进步。

 

同步思考题

1、《国语》中最能代表时代特征的进步思想是什么?

2、《国语》记载人物言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小结

本节介绍了《春秋》、《国语》的基本常识及其思想倾向和写作特点。《春秋》记事虽很简略,但对后世影响很大。《国语》则代表了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长足进步,值得重视。

阅读篇目《邵公谏厉王弭谤》、《叔向贺贫》

第八节 《左传》的编纂和思想倾向

教学目标

介绍《左传》的有关常识,分析《左传》的思想倾向。

重点难点分析

《左传》的思想倾向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在《左传》的思想比较复杂,特别是作者维护旧礼制的态度,是由当时社会变革的特点决定的,既有保守的一面,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民本思想是《左传》的进步思想,要能具体说出它的内涵和进步意义。

 

教学内容

一、《左传》的书名、作者、编写体例和内容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哀帝时,刘歆为《左传》争立学官,认为它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一样,都是解释《春秋》的作品。因而称之为《春秋左氏传》。后来,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又把它和《春秋》合为一书,实际上,《左氏春秋》本是独立的编年体史书,其内容与《春秋》有联系,但却不是解经之作。

关于《左传》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传春秋》。”班固则进一步指出,左丘明是“鲁太史”。但自唐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异议。现在看来,此书非成于一人之手,大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二、《左传》的思想特点

《左传》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儒家,其中有保守的一面,也有进步的一面。从保守的一面来看,作者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态度相当矛盾。书中对旧制度的崩坏和旧贵族的衰微,流露出深深的惋惜。昭公三年,齐国晏婴到晋国“请继室”,事毕之后,与晋国叔向有一段充满感慨的对话:

 

叔向曰:“齐其何如?”

晏子曰:“此季世也,吾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事宜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屡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栾、郤、、原、孤、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晏子曰:“子将若何?”

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齐晋两国的状况正是春秋末期奴隶主贵族“季世”的真实写照。身为旧贵族的晏婴和叔向,对此感到忧心忡忡。书中载入这段对话,生动展现了当时宗法关系日益窳坏的现实。作者清醒地看到了统治者的腐朽、民心的向背以及旧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趋势,但其同情又显然在晏婴、叔向这一类人物一边。

正是出于上述立场,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旧礼制。书中常以“礼也”、“非礼也”作为评价人物的标准,并且借其中的人物之口,反对“贱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等违礼行为,提倡“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伦理规范。作者处处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对齐桓、晋文等霸主擅行征伐颇有微辞,但又肯定他们尊王、勤王的行动。书中敢于揭露统治者的丑行,却又反对“犯上”与“弑君”。对当时出现的顺应历史潮流的革新措施,如鲁国施行初税亩,政国作丘赋、铸刑书,晋国铸刑鼎等,作者或直接斥为“非礼也”,或借孔丘等人物之口加以非议,暴露出维护旧事物的保守立场。

从进步的一面来看,《左传》集中反应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在社会变革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重要作用,商周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天命、神权观念开始动摇。《左传》以肯定的态度记载了那些民重于天、民重于神的进步观点。例如桓公六年,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庄公三十二年,史躄说:“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更可贵的是,作者通过大量史实,说明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统治者的命运和国家的兴亡。公二十八年,楚国在城濮被晋国打败,楚国荣季说:“非神败令尹,令尹不勤民,实自败也。”哀公元年,吴师欲伐楚,楚令尹子西说:吴王夫差“视民如雠,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安能败我?”陈国逢滑也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祸之适吴,其何日之有?”果然,夫差不久便身死国灭。在此基础上,书中进一步宣扬了民为邦本,民重君的思想。襄公十四年,晋悼公对师旷说:“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师却答道:“或者其君实甚。……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天之爱民甚矣,岂使一人肆于民之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昭公三十二年,史墨针对君被季氏所逐,死于国外,发表评论说:“君世从其失,季氏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进步观点,是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深刻认识,它对维系宗法等级的旧礼制,无疑是一种挑战。

从民本思想出发,作者把对民的态度作为评价人物的重要标准。书中多方面揭露了“残民”、“困民”的统治者,赞扬了“恤民”、“用民”的政治家。例如,作者对子产为政能够尊重舆论,并能使百姓得到实惠,因而受到国人拥戴,对此,作者又大加称赞。书中引郑人的歌谣说:“我有子弟,子产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之?”在表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作者也坚持这一标准。书中坚决反对大国对小国的诛求和侵略,赞扬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利益的人,猛烈抨击卖国害民的小人。宣公二年,宋国羊斟为泄私忿,故意使宋师败绩,《左传》在记载此事时,通过“君子”之口,斥责他:“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残民以逞。”作者看到,国家的败亡不仅使统治者的宗族社稷遭到毁灭,而且给下层人民带来灾难。他把国与民联系起来,大力提倡爱国保民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书中具有进步意义的重要内容。

当然,《左传》的民本思想又很不彻底。书中一面提倡人重于天与神,一面又有不少宣扬天命、占卜和鬼神迷信的言论。例如,庄公十四年,申繻对鲁庄公说:“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他认为妖的出现取决于人的行为,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又不否定妖的存在,说明其思想未能完全摆脱有神论。作者记述这些言论,一方面表现了历史的局限,一方面也是由于此类记载出于史官的传诵,在古代,史官兼具巫卜的职能,因此,书中出现这类记述,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步思考题

1、《左传》的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持什么态度?

2、什么是民本思想?《左传》中的民本思想有什么具体表现?

小结

本节介绍了《左传》的有关常识,分析了它的思想倾向。其中民本思想是《左传》富于时代特征的进步思想,要结合《左传》的具体记载加以深入了解。

阅读篇目《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