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花恕:《诗经》成书年代考证

 东夷人士99999 2017-11-29

 《诗经》成书年代考证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汉代才称为《诗经》的。《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传统分法为《风》(十五国国风)、《雅》(《小雅》、《大雅》))、《颂》(《周颂》、《鲁颂》、《商颂》)三个部分。《风》是地方土调,《雅》是所谓正声(朝廷的乐调),《颂》是庙堂乐章。《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代,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也即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五百年。人们一致公认它是我国最早的诗集,成书年代当在春秋。《左传》和《尚书》很多地方都引用了《诗》和诗中的商、周历史,证明它的时代要早于《左传》和《尚书》成书的年代,它对我国上古历史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考证《诗》的年代和《诗》的成书年代。

《诗·周南·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国风》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代表作。细细品味,这是男子慕恋女子,想和他结成伴侣的恋歌。它是四字句,共五节,借睢鸠欢叫而抒情,情意缠绵,由想慕而深入爱慕,是典型的爱情诗。这首诗既可朗诵又可歌唱。《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说“诗” 是言“志” 的,“歌” 是“讽诵言辞”的。所谓的“言志” 是指“记载史志” 事迹的。然而,《关雎》纯属爱情诗,不具备先秦古诗内容的格局,它进入了“诗”发展的阶段,接近现代诗的模式了。上古文字是用来记事的,谈不上用来抒情。像这种诗不可能刻在青铜器上或书写在竹简、帛书上在社会上流传,镌刻青铜器上成本太高,书写在竹简或帛书上一次也只能写一篇,流传范围很小,没有现实意义,这种纯文学的诗歌在先秦时代是很难存在下来的。有人说,屈原的作品也是先秦时代的诗,而且篇幅很长,它为什么会流传下来?这是因为屈原所处的时代属战国晚期了,这个时期盛行成册() 的简书和帛书,他的“诗” 是《楚国黔中郡军民反秦复郢斗争史志》(1),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史志》是应该长期保存下来的。可是,人们读了两千多年,竟没有一个人能读通它。因为它保存了先秦诗用词的古朴。如《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圆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后人很难知道它说了些什么?就是望文生义也生不出合符情理的内容来。只有通过一字一词一义地考释才能复原它的原意。(2

可是《关睢》的内容几乎不需要什么注释,诗意就雀跃在纸上。它们的文句组合都是四字句,又都是古代的诗,为什么《天问》读不通?而《关雎》又如此容易通读,只能说明《天问》保存了先秦文字的原意,时间久远,人们还没有找到通读的方法,因此读不通。《关睢》成文的时代晚,原始词义起了变化,变成后代约定俗成的词义了。比如《关睢》的用词采用了词组词组合,“关关”、“睢鸠”“窈窕”“淑女”“君子”“参差”“荇菜”“寤寐”“悠哉”“辗转”“反侧”“左右”“采之”“琴瑟”“钟鼓”“乐之” 等都是约定俗成的词组,它有着俗成的词义,谁都清楚它的诗意。《天问》为一字一词一义组合的句子,文字都使用原意或引申义,如果你不懂文字的原意或引申义,句子内容是无法通读的,它表现的正是先秦文字的古朴。而《关睢》已经丧失了这种文句的组合,向着通俗的词组词义发展,只能证明《关睢》成书的年代晚于《天问》成书的年代。再如“琴瑟” 在《关雎》里是约定俗成的两种乐器名词,而在战国晚期成书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中出现的“琴瑟” 却不是乐器名称。“琴”,是“高大” 的形容词。此指冢墓。“瑟”,庄严貌。《海内经》:“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中 的“琴瑟” 指“生产大堆粮食的基地”,也见不到乐器的影子。因为这个时期中国上古时代尚未发明这种乐器,又哪里来的琴、瑟乐器呢?而《关睢》中却出现了约定俗成的“琴、瑟”乐器名,只能说明《关睢》的成书年代晚于战国晚期《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诗·大雅·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诗·卫风·淇奥》:“瑟兮僩兮,赫兮咺兮。”“瑟” 又不是乐器,它“众多貌” 和“庄严貌的形容词,保留着先秦“瑟” 字的原意,又说明“瑟” 在《诗经》中已是个多义词,它的时代虽然晚于战国晚期《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当与战国晚期相距不远,可见《关睢》成书的年代不会早于战国晚期。

《周颂·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有。······”

《小雅·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在《诗经》中出现“帝”、“上帝”、“天子” 的篇章是比较多的,它打下了时代的烙印。帝,在《山海经》与《屈原作品》中还不是古帝,它音通“地”,是“地方” 的专称。如《山海经》中的“黄帝“指” 黄土大地,“炎帝” 指“炎热大地”,“帝尧” 指地方的高山,“帝舜” 指地方的美山,“帝喾” 指地方产禽兽的山,“帝颛顼” 指地方善良失意的民众。(3)屈原作品中出现很多“帝” 字,如《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中的“帝” 指“地方”,音通。《九章·惜诵》:“令五帝使折中兮”中的“五帝”,指纵横大地。·····没有一个“帝” 字有古帝的含义。(4)这说明《山海经》与《屈原作品》成书的时代中国还没有古帝出现。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古帝,秦始皇帝以前中国并无古帝存在,如果有,秦赢政就不可能自称“始皇帝”了。天宫是地面朝廷的缩影,只有地面出现中央集权的朝廷,才可能出现反映地面朝廷的天宫、天帝,上帝、天神是地面朝廷“皇帝”、“官员” 的升华。没有秦统一中国的中央集权朝廷,就不可能出现反映地面朝廷“皇帝”“官员” 的“上帝”、“天神”。“天宫神话体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产物。在出现“天宫神话体系”后,地面的“帝皇” 才可能自称“天帝的儿子”,社会上才可能有“天子” 一词的出现。(5)可见“帝、上帝、天子” 产生的时代不超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代,当为秦汉之交的产物。那么,《诗经》成书的年代放在战国晚期就更不合理了。

我们用《商颂·长发》来检验《诗·颂》涉及的内容及成书的年代。

《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不震不动,不戁不竦,敷奏其勇,百禄是总。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这篇诗写商之祖先契的诞生及其立国,又写相土的威武,而重点则铺写汤的功业,伐桀而有天下,并得贤相伊尹。(6)诗的第一、二节提出了大禹治水和商的祖先有娀契的诞生。讹化的大禹治水事迹最早隐现在《山海经·海内经》的结尾: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鲧,《说文》:“鲧,鱼也。从鱼系声。” 此指大鱼。窃,浅游。帝,音通地。息,生息,繁殖。令,时节。古代以十二个月分别记述应该施行的政令,叫月令。此引申为“地域节令。” 祝,祈福。融,和乐。杀,凋落。通“煞”。《诗·豳风·鸱鴞》:“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传》:“谯谯,杀也;翛翛,敝也。” 羽,荒野。郊,天祭。复,反复。生,产生。禹,《说文》:“禹,虫也,从禸象形。” 泛指生命。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见《大戴礼·曾天子圆》。卒,尽也。布,陈列,布置。定,奠定。九,汇合。通“鸠”。州,聚集。

这段文字的原意为:

“洪水滔天时代。大鱼浅游地的繁殖之域,已湮没在洪水中,洪水不顾及地上的生命。地域节令以言告神祈福和乐,引退大水凋落大鱼在荒野天祭。大鱼一次又一次繁殖,产生鸟、兽、虫、人活动的繁荣时代,地面就是生命鸟、兽、虫、人陈列的居处,以安居汇合的州域。”(7        

检查文意内容里面没有大禹治水的事迹,所谓的“鲧” 原来是大鱼,所谓的“禹” 原来是“鸟、兽、虫、人” 的总称。后代兴起的大禹治水是人们对这段文字错释文意的产物。

商的祖先有娀最早见于屈原作品《离骚》中:“·····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淮南子》《吕氏春秋》都说,有娀国有两个美女,年长的叫简狄,她们都住在高台上。后来简狄嫁给帝喾,生商代的祖先契, 后人便把这个有娀认定是商的始祖契。但中国上古时代并不存在有娀国,也不存在所谓的“帝喾”。“有娀” 在先秦时代还不是词组词,它包含了两个单词各自的词义。“有”,州域。“娀”,相助。通“戎“。这句话的原意是:“ 盼望边远军垒隐蔽揭起,出现州域相助的更替军。”(8)从“有娀”衍化成商始祖契是后代文人的加工,使它变成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商代的始祖契是虚无的,商代先祖玄王契的历史应该质疑。第三、四、五、六节提出了“帝” 和“上帝”命令商汤治国,出现了“商汤伐夏桀”的事迹,还出现了赞颂商王为“天子”的言语。可是,秦始皇帝才是中国的第一个古帝,“上帝” 产生在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天国神话” 体系形成后才有象征地面帝王的上帝、天子。“上帝” 是虚无的,虚无的“帝”令商汤治国的事迹虚无。虚无的商汤伐桀的事迹最早隐现于《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可是《山海经》是地理文献,并不与历史事迹发生纠葛。

人,人开拓。首,山头。操,操作,执持。戈,割切。音通。盾,盾威。引申为士气、成就。夏,大。《方言》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耕,耕作。尸,景像。成,古时田土区划名称。《左传》哀元年:” 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注》:“方十里为成。” 汤,热水,开水。引申为旱涝。桀,小木桩。于,广大。章,大材曰章。克,制胜。斩,断绝。立,建立。乃,于是。降,和同。巫,两人起舞貌。引申为起舞的山。

这段文字的原意是:

“有人开拓的地域没有山头,操作割切气势成就这里,名称大耕作景象。过去田土旱涝时砍伐木桩于大材之山,制胜旱涝后,断绝耕作区在它的前面。耕作区既然建立,无山头,避免这里灾难,于是和同起舞的山。”(9

《诗经》作者没有读通《大荒西经》中的“成汤伐夏桀” 的文意,衍化出商汤伐夏桀的历史事迹来。这段衍化历史出现最早的时代不超过《山海经》成书年代。《山海经》是《秦代中国地理志》,成书年代在秦始皇时期。那么,《商颂》成书年代便可推知了。

讹化的商汤伐夏桀事迹在战国晚期《屈原作品》中曾大量隐现:

《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错铺。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九章·怀沙》:“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天问》:“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妹嬉何肆,汤何殛焉。”“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帝乃降观,下逢伊挚。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悦。”

“水滨之木,彼得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辛之妇,汤出重泉,夫何罪尤。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从表面上看,商汤伐夏桀的事迹确实存在屈原作品中。可是屈原作品属先秦历史文献,叙述的是楚国黔中郡军民反秦复郢斗争史,不与虚无的上古人物事迹发生瓜葛。屈原作品的文句为一字一词一义组合,没有词组词的出现,文字大都使用原意。

汤,热水,开水。引申为炽烈。禹,虫也。此指战旗上的图徽,指代抗秦军队。合,古人打仗曰合。桀,举起。通“揭”。引申为举兵。伐,征伐。帝,音通“地”。殷,众多。

这几段文字的原意是:

《离骚》:“炽烈军队紧急恭敬警戒,反复评抡引导还谋选择。举荐劳苦人还传授形势,遵守法令规定且无偏差。辅佐命运没有隐秘斥责,受民旺气南夷相互辅助。劳役明治连及众多行动,紧扣取得使用退让国土。”

“炽烈军队整肃能聚集战,凶猛灾祸徭役能亲征调。扣紧遭受战况洞孔整治,抗秦定用劳役行动中介。”

《九章·怀沙》:“过去原来州域没有平列,和乐主持这里担荷变故,炽烈军队滞留时间长久,久远驻守还无可思慕。”

《天问》:“举兵征伐敌人覆盖山区,抗秦公所取得南夷民心。边境军队戏乐抗秦极力,炽烈担荷抗秦杀敌南夷。”

“担荷继承谋画大力起兵,最后连及消除失去国土。黔中军民于是和同军垒,退让迎逢抗秦于是凶猛。担荷条款放置书券惩办,尚且黎民顺从大家喜悦。”

“水域临近的人品质纯朴,他们满意那些短暂抚爱。劳役担荷抗秦凶险他们,伴随州域发展他们成家。热烈支持军械粮食金钱,劳役担荷抗秦惩敌突出。未胜利思征讨黔中敌人,劳役暗暗出使挑战征讨。”

“教授众多民众命运退让,逐渐辨方正位稳定推行。类推成就这样消亡敌人,消亡敌人作恶于是抗秦。”(10

破译的屈原作品中也不存在商汤伐夏桀这段神话事迹,《诗经·商颂》所颂的对象是虚无的,《商颂》的历史意义就悬空了。

商代虽有甲骨文于公元1899年在殷墟发现,1904年孙治让著《契文举例》始作考释,1928年后作了多次发掘,先后出土有文字的龟甲、兽骨达十余万片。这些文字都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四千五百字左右,可认识的只有一千七百字左右,里面没有涉及到殷商历史的文字,也没有“殷”字“商”字的出现,更见不到汤、纣的王名。地下偶而出土一、二件商代青铜器,上面铸有一、二个铭文,也没有商王的名称。商代虽然客观存在,但无先秦文献可证。唯独《商颂》作者根据《山海经》《屈原作品》中出现的“成汤伐夏桀”词义衍化内容而杜撰出殷商的历史来,它成书的时代当在战国晚期以后的时代了。

《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禳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诗中歌颂了武王的功业,兼美成、康能继承他的事业。

《周颂·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这是祭祀周人始祖后稷以配天的乐歌,歌颂了后稷是周人的始祖,揭示出了“帝命” 新概念。

这两首诗代表《周颂》所处的时代。诗中已经出现了“帝”,这个“帝” 被人们认作为“上帝”,那么,它所处的时代已经晚于秦始皇称帝的年代。“后稷” 在《山海经·海内经》中出现:“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这个“ 后稷 它不是周人的始祖,而且,连充当人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它不是词组,更不是名词,它包含“后”“稷” 两个单词各自的词义,实指“大地”“谷物”。这几句话的原意是:“大地谷物是播种五谷杂粮。谷物迁徙称作豆类调种,是时开始使用牛耕。” 文意中找不到周人始祖后稷的影子。可见《周颂·思文》的作者捕风捉影,糊乱构思乐歌,竟把“大地谷物” 当作周人的祖先“后稷” 来祭祀。殊不知周代虽然有文字出现,地下偶而也出土几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面有几十个或几百个文字,但没有周代历史文献发现,又哪里来的周始祖后稷的事迹呢?虚无的周武王、周文王事迹隐现于战国晚期屈原作品《天问》内容中:

“会朝争盟,何践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到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争遣伐器,何以行之。并驱击翼,何以将之。·····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

著名楚辞学家黄寿祺、梅桐生根据前人的注释,将这段文字释译成:

“八百诸侯甲子会聚誓师,他们如何履行武王约期?将士猛如群鹰飞翔搏击,是谁使他们聚集到一起?周武王砍击纣王的遗体,他这样做周公很不赞许;为什么周公帮武王谋划,等到完成天命时又叹息?上帝把天下授给殷王朝,这王位是根据什么授予?等它成功了又使它灭亡,殷朝的罪过究竟在哪里?八百诸侯争着派遣部队,这些力量他们如何调集?周军并驾齐驱夹击两翼,怎么指挥将士这样出击?······纣王把人肉酱赐给文王,姬昌愤怒便向上帝告状;纣王为何身受上帝惩罚,殷朝命运无法避免灭亡?吕望在朝歌店铺屠牛,周文王如何能够了解他?吕望摆弄屠刀发出声响,文王听到为何满面欢喜?周武王砍下纣王的脑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怒气?载着文王的神主去会战,为什么武王要这样着急?”(11

这段内容几乎概括了西周时期文王和武王的事迹,也是《周颂》歌颂的主题。可是,两千多年来,竟没有一个人读通它,胡编乱造造出文王和武王的业绩来。什么原因呢?人们把它当作《诗经》一样的诗来读,殊不知《天问》成书在先秦时代,《诗经》成书的时代晚于《天问》,两个时代不同的作品组句的方式是不同的。《诗经》的文句为词组词组合,词组词有约定俗成的词义,因此易读。《天问》的文句为一字一词一义组合,阅读时必须一字一词一义地读,要读出文字原意才能通读内容。

朝,聚会。争,辩论。此指顷襄王二十一年秋,楚王与秦昭王好会于襄陵,商议谋平之事,楚以黔中郡的一半与秦和亲共处,订立盟约。导致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复拔楚巫、黔中郡、江南地。何,担荷。践,实现,实行。吾,抵御。《墨子·公孟》:“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期,必,决定。苍,百姓,众民。鸟,战旗上的图徽。指代凶猛军队。群,合群。飞,形容快速,急促。孰,精审。使,派遣,支使。萃,聚集。到,抵达。击,攻打,进攻。纣,马緧。殷,众多。天,命运。下,谦让。帝,音通“地”,古“地” 字。

这段文字的原意是:

“适逢聚会辩论和亲盟约,担荷实行抵御秦军决定。民众军队汇合行动快速,精审派遣任务聚集他们。抵达进攻驾御亲身行动,拾取战果日子没有赞美。担荷党援筹度奋发民众,巩固这里差使连及呼唤。教授众多民众命运退让,逐渐辨方正往稳定推行。类推成就这样消亡敌人,消亡敌人作恶于是抗秦。辩论派遣军队征伐敌人,担荷抗秦连及行动这里。一并前进进攻覆蔽敌人,担荷抗秦连及扶助这里。·····应和恩惠这里斗敌残酷,栖息把持边境形势上报。担荷党援成就边境惩敌,众多差使连及不需援助。众人盼望生存极力抗秦,成长担荷抗秦史志记载,击鼓杀敌掀播抗秦声势,国土民众担荷抗秦欢悦。继承抗秦奋发激战众敌,担荷抗秦公所忧郁胜负。充满主事边境垒壁作战,担荷抗秦公所行动疾速。”(12

从破译的内容来看,只有楚黔中郡军民抗秦的事迹,没有周文王、周武王的影子。所谓的周文王、武王事迹是虚无的,是人们错释《天问》文字原意而衍化出来的。

周朝虽客观存在,但周朝的历史没有先秦文献记载它,也无甲骨文印证。地下偶而出土几片卜骨和几件青铜器,上有几十、上百个文字,也无法说明周代的历史。尽管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礼村出土了一件青铜大盂鼎,《大盂鼎铭》上出现了“文王”“武王”,字铭,但它们都不是名词,都包含了两个单词各自的词义。它的原意为“以文德、成就王业”、“以武力、成就王业”,可知周代不存在什么“文王”、“武王”。 而《周颂》的作者将衍化出来的文王、武王尊奉为周朝的开国君主,并作诗加以颂扬。可见《周颂》作者不受主人公虚无,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展开诗意,尽心颂扬,完全超出了“诗言志” 的格局,变成了纯文学作品的诗歌了。 我们把它当作纯文学诗歌来读是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作为先秦文献来读就不恰当了。然而《尚书》、《左传》、《史记》却把它当作历史文献在引用,虚构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误导了后人对中国上古历史的概定。

纵观《诗经》文字,大部分是词组词组合,文意约定俗成,它接近西汉早期的文意组合。从《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的“舜” 字字义来看,它指的是木槿树,保留了“舜” 字的原意,没有把“舜” 尊称为古帝,它的时代无疑比《尚书》、《左传》尊“舜” 为古帝的时代要早。从《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的“何” 字字义为“担荷” 词义来看,它保留了先秦文字的原意,与屈原作品中的“何” 字均为“担荷” 是同一个意思,说明它处的时代接近战国晚期。但《诗经》中还出现大量的“何” 字是疑问代词,打下了西汉早期“何” 字字义的烙印。《诗经》正处于“何” 字字义的演化阶段。《尚书》、《左传》中出现的“何” 均为疑问代词,推知《诗经》成书的年代早于《尚书》和《左传》。从《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的“里” 字字义来看,它与战国晚期成书的《山海经》中的“里” 作“村落” 是同一个字意,又表明它成书的年代接近战国晚期。从《诗·小雅·六月》:“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中的“里” 字字义来看,它表示的“里程”,又不符合先秦“里” 为“村落” 的概念,它打下了汉代由“村落”过渡到“里程” 的烙印。《诗·卫风·硕人》:“硕人敖敖,说于农郊。”《诗·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农“是这里出现的新名词。先秦时代没有“农” 字,它是由《山海经》中的“龙” 演化而来的。

《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海外东经》:“东方苟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龙” 在《山海经》中 是什么呢?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它是可以乘着人飞翔的神兽,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从先秦古汉语的角度来看,它却不是可乘的神物,而是针对“乘” 来说的“龙田”。“乘” 的原意为古代的井田。《礼·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注》:“丘,十六井也;四丘六十四井曰甸,或谓之乘。乘者,以於车赋,出长毂一乘。”“龙” 是合成字, 古汉语写作“龍”, 本是象形会意字,由“立”“月”“曲折土地形” 图案组成,原意为“成就的月形曲折土地”,实指“垅田” 本意。先秦时代的“垅田” 就称“龙”。“龙” 即“垅田”、“农田”。其实,“农” 就是“龙”。“农” 是会意组合字,它由“曲”“辰” 组成。“曲”字就是井田的造型,“辰”,星,星土。“曲”“辰” 合成“农” 字,它的原意是“井田之地”。古代“龙”“农” 音同义同,互为借代。可见“龙” 在先秦古汉语中并非指某种奇异的动物,而是中国早期农业形态的表述或泛称。(13

经破译,这几段文字的原意是:

“南方是祈福和乐之地,地形为兽形山展现在人的面前,耕地为开垦的垅田。”

“西方是卧止之草收获之域,左边有委蛇的山地,田土为开拓的垅田。”

“东方是弯曲茅草之域,为兽形山展现在人的面前,田土为开拓的垅田。”(14

这个顺理成章的破译揭示了先秦时代“龙” 的原型为垅田,也就是农田。先秦时代称“龙” 为“垅田”,称种田人为“田正” 或“夫”。自汉代起,约定俗成将“垅田” 称作“农田”,种田的人称为“农夫”。“龙” 脱离了原始字义,变成了虚形的神物,在《诗·唐风·小戎》:“小戎俴收,·····龙盾之合,······”《诗·小雅·蓼萧》:“蓼彼萧斯,·····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中的“龙” 已不是“垅田” 的概念了,它被神化成能腾空起舞的神物了,变成了“神龙” 的专用名词了。这个演变需要时间的推移,其时代当在《山海经》成书年代之后,最早也不超过秦汉之际。

《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揭示了《诗经》成书的地理条件和时间。商周时代的历史谁也搞不清楚,谈不上国家大统一。春秋战国时代兼并盛行,中国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朝廷,没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才有大统一的局面,才谈得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秦始皇帝称帝后只有三十三年就被汉高祖刘邦取而代之了,自此,中国才有真正大统一的国土,才可能称得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社会。因此,才可能有“歌舞升平“的《诗经》问世。

《左传》文公十四年载:“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雁》,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公答拜。”(见《诗经·小雅》、《诗经·鄘风》篇)襄公二十九年:“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 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其忧之远也?令德之后,维能若是?’ 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 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攜,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施而不费,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从所引的内容来看,《左传》时代的人已经熟读《诗经》。但从《诗经》丰富的内容来看,它已经突破了先秦时代“诗言志” 的格局,由史志类型的诗衍化成后代的纯文学诗赋了。因为,诗中涉及的史迹完全是经过人工加工而美化的言语,史料性甚微,而《尚书》、《左传》竟把它作历史文献大量引用,深化,构筑了《尚书》和《左传》商、周历史史迹的主线。《左传》作者所引的《尚书》和《诗经》都是已经成型的书,书有正式书名,篇有篇名,《左传》不但引用《尚书》、《诗经》内容,而且引用了书名和大量篇名。

1973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代帛书,共十二万言,经整理,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已经失传了一两千年的古佚书,内容涉及到先秦时代历史、哲学思想、天文、地理、军事、医学等。《帛书》破坏比较严重,但基本已经复原。奇怪的是,洋洋十二万言的古佚书,十五大目、四十分目均没有标题。(15)此墓下葬的年代在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帛书》抄写的年代当在墓主人在生的年代。可知先秦时代的古书一般是没有标题的,流传下来的古籍,标题篇名基本上都是后人整理古籍时编目的。而《左传》所引的《尚书》和《诗经》都有规范的书名和篇名。以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没有书名和篇名的时间为准,《尚书》和《诗经》的成书年代不超过汉文帝前元十二年。

在此之前,《诗经》中的《诗》可能已经存在,但从内容来看,它在“帝”“上帝”“天帝”“天子” 形成之后,也就是秦始皇帝称帝以后的时代,在黄帝、炎帝、尧、舜、禹帝形成之前,也就是说它的成书年代在《尚书》和《左传》的前面。《尚书》和《左传》都是西汉早期成书的产物,《诗经》成书的年代略早。

 

注释:

[1]张中一《屈原作品破译·序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月出版

[]张中一《屈原作品研究方法觅踪》 《中国文学研究》 20061

[3]张建 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作家出版社 200311月出版

[4]张中一  《屈原作品破译》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月出版

[5]张中一  《屈原作品破译·揭开中国上古神话与传说时代的面纱》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月出版

[6]金启华《诗经全译》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7]张建 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作家出版社 200311月出版

[8][10][12]张中一《屈原作品破译》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月出版

[9][14]张建 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作家出版社 200311月出版

[11]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13]张建《中国神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3

[15]张中一 《屈原新考》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6月出版

 

 

 

 

 

 

 

 

 

 

 

 

 

 

 

《诗经》成书年代考证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汉代才称为《诗经》的。《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传统分法为《风》(十五国国风)、《雅》(《小雅》、《大雅》))、《颂》(《周颂》、《鲁颂》、《商颂》)三个部分。《风》是地方土调,《雅》是所谓正声(朝廷的乐调),《颂》是庙堂乐章。《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代,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也即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五百年。人们一致公认它是我国最早的诗集,成书年代当在春秋。《左传》和《尚书》很多地方都引用了《诗》和诗中的商、周历史,证明它的时代要早于《左传》和《尚书》成书的年代,它对我国上古历史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考证《诗》的年代和《诗》的成书年代。

《诗·周南·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国风》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代表作。细细品味,这是男子慕恋女子,想和他结成伴侣的恋歌。它是四字句,共五节,借睢鸠欢叫而抒情,情意缠绵,由想慕而深入爱慕,是典型的爱情诗。这首诗既可朗诵又可歌唱。《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说“诗” 是言“志” 的,“歌” 是“讽诵言辞”的。所谓的“言志” 是指“记载史志” 事迹的。然而,《关雎》纯属爱情诗,不具备先秦古诗内容的格局,它进入了“诗”发展的阶段,接近现代诗的模式了。上古文字是用来记事的,谈不上用来抒情。像这种诗不可能刻在青铜器上或书写在竹简、帛书上在社会上流传,镌刻青铜器上成本太高,书写在竹简或帛书上一次也只能写一篇,流传范围很小,没有现实意义,这种纯文学的诗歌在先秦时代是很难存在下来的。有人说,屈原的作品也是先秦时代的诗,而且篇幅很长,它为什么会流传下来?这是因为屈原所处的时代属战国晚期了,这个时期盛行成册() 的简书和帛书,他的“诗” 是《楚国黔中郡军民反秦复郢斗争史志》(1),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史志》是应该长期保存下来的。可是,人们读了两千多年,竟没有一个人能读通它。因为它保存了先秦诗用词的古朴。如《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圆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后人很难知道它说了些什么?就是望文生义也生不出合符情理的内容来。只有通过一字一词一义地考释才能复原它的原意。(2

可是《关睢》的内容几乎不需要什么注释,诗意就雀跃在纸上。它们的文句组合都是四字句,又都是古代的诗,为什么《天问》读不通?而《关雎》又如此容易通读,只能说明《天问》保存了先秦文字的原意,时间久远,人们还没有找到通读的方法,因此读不通。《关睢》成文的时代晚,原始词义起了变化,变成后代约定俗成的词义了。比如《关睢》的用词采用了词组词组合,“关关”、“睢鸠”“窈窕”“淑女”“君子”“参差”“荇菜”“寤寐”“悠哉”“辗转”“反侧”“左右”“采之”“琴瑟”“钟鼓”“乐之” 等都是约定俗成的词组,它有着俗成的词义,谁都清楚它的诗意。《天问》为一字一词一义组合的句子,文字都使用原意或引申义,如果你不懂文字的原意或引申义,句子内容是无法通读的,它表现的正是先秦文字的古朴。而《关睢》已经丧失了这种文句的组合,向着通俗的词组词义发展,只能证明《关睢》成书的年代晚于《天问》成书的年代。再如“琴瑟” 在《关雎》里是约定俗成的两种乐器名词,而在战国晚期成书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中出现的“琴瑟” 却不是乐器名称。“琴”,是“高大” 的形容词。此指冢墓。“瑟”,庄严貌。《海内经》:“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中 的“琴瑟” 指“生产大堆粮食的基地”,也见不到乐器的影子。因为这个时期中国上古时代尚未发明这种乐器,又哪里来的琴、瑟乐器呢?而《关睢》中却出现了约定俗成的“琴、瑟”乐器名,只能说明《关睢》的成书年代晚于战国晚期《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诗·大雅·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诗·卫风·淇奥》:“瑟兮僩兮,赫兮咺兮。”“瑟” 又不是乐器,它“众多貌” 和“庄严貌的形容词,保留着先秦“瑟” 字的原意,又说明“瑟” 在《诗经》中已是个多义词,它的时代虽然晚于战国晚期《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当与战国晚期相距不远,可见《关睢》成书的年代不会早于战国晚期。

《周颂·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有。······”

《小雅·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在《诗经》中出现“帝”、“上帝”、“天子” 的篇章是比较多的,它打下了时代的烙印。帝,在《山海经》与《屈原作品》中还不是古帝,它音通“地”,是“地方” 的专称。如《山海经》中的“黄帝“指” 黄土大地,“炎帝” 指“炎热大地”,“帝尧” 指地方的高山,“帝舜” 指地方的美山,“帝喾” 指地方产禽兽的山,“帝颛顼” 指地方善良失意的民众。(3)屈原作品中出现很多“帝” 字,如《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中的“帝” 指“地方”,音通。《九章·惜诵》:“令五帝使折中兮”中的“五帝”,指纵横大地。·····没有一个“帝” 字有古帝的含义。(4)这说明《山海经》与《屈原作品》成书的时代中国还没有古帝出现。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古帝,秦始皇帝以前中国并无古帝存在,如果有,秦赢政就不可能自称“始皇帝”了。天宫是地面朝廷的缩影,只有地面出现中央集权的朝廷,才可能出现反映地面朝廷的天宫、天帝,上帝、天神是地面朝廷“皇帝”、“官员” 的升华。没有秦统一中国的中央集权朝廷,就不可能出现反映地面朝廷“皇帝”“官员” 的“上帝”、“天神”。“天宫神话体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产物。在出现“天宫神话体系”后,地面的“帝皇” 才可能自称“天帝的儿子”,社会上才可能有“天子” 一词的出现。(5)可见“帝、上帝、天子” 产生的时代不超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代,当为秦汉之交的产物。那么,《诗经》成书的年代放在战国晚期就更不合理了。

我们用《商颂·长发》来检验《诗·颂》涉及的内容及成书的年代。

《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不震不动,不戁不竦,敷奏其勇,百禄是总。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这篇诗写商之祖先契的诞生及其立国,又写相土的威武,而重点则铺写汤的功业,伐桀而有天下,并得贤相伊尹。(6)诗的第一、二节提出了大禹治水和商的祖先有娀契的诞生。讹化的大禹治水事迹最早隐现在《山海经·海内经》的结尾: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鲧,《说文》:“鲧,鱼也。从鱼系声。” 此指大鱼。窃,浅游。帝,音通地。息,生息,繁殖。令,时节。古代以十二个月分别记述应该施行的政令,叫月令。此引申为“地域节令。” 祝,祈福。融,和乐。杀,凋落。通“煞”。《诗·豳风·鸱鴞》:“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传》:“谯谯,杀也;翛翛,敝也。” 羽,荒野。郊,天祭。复,反复。生,产生。禹,《说文》:“禹,虫也,从禸象形。” 泛指生命。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见《大戴礼·曾天子圆》。卒,尽也。布,陈列,布置。定,奠定。九,汇合。通“鸠”。州,聚集。

这段文字的原意为:

“洪水滔天时代。大鱼浅游地的繁殖之域,已湮没在洪水中,洪水不顾及地上的生命。地域节令以言告神祈福和乐,引退大水凋落大鱼在荒野天祭。大鱼一次又一次繁殖,产生鸟、兽、虫、人活动的繁荣时代,地面就是生命鸟、兽、虫、人陈列的居处,以安居汇合的州域。”(7        

检查文意内容里面没有大禹治水的事迹,所谓的“鲧” 原来是大鱼,所谓的“禹” 原来是“鸟、兽、虫、人” 的总称。后代兴起的大禹治水是人们对这段文字错释文意的产物。

商的祖先有娀最早见于屈原作品《离骚》中:“·····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淮南子》《吕氏春秋》都说,有娀国有两个美女,年长的叫简狄,她们都住在高台上。后来简狄嫁给帝喾,生商代的祖先契, 后人便把这个有娀认定是商的始祖契。但中国上古时代并不存在有娀国,也不存在所谓的“帝喾”。“有娀” 在先秦时代还不是词组词,它包含了两个单词各自的词义。“有”,州域。“娀”,相助。通“戎“。这句话的原意是:“ 盼望边远军垒隐蔽揭起,出现州域相助的更替军。”(8)从“有娀”衍化成商始祖契是后代文人的加工,使它变成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商代的始祖契是虚无的,商代先祖玄王契的历史应该质疑。第三、四、五、六节提出了“帝” 和“上帝”命令商汤治国,出现了“商汤伐夏桀”的事迹,还出现了赞颂商王为“天子”的言语。可是,秦始皇帝才是中国的第一个古帝,“上帝” 产生在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天国神话” 体系形成后才有象征地面帝王的上帝、天子。“上帝” 是虚无的,虚无的“帝”令商汤治国的事迹虚无。虚无的商汤伐桀的事迹最早隐现于《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可是《山海经》是地理文献,并不与历史事迹发生纠葛。

人,人开拓。首,山头。操,操作,执持。戈,割切。音通。盾,盾威。引申为士气、成就。夏,大。《方言》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耕,耕作。尸,景像。成,古时田土区划名称。《左传》哀元年:” 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注》:“方十里为成。” 汤,热水,开水。引申为旱涝。桀,小木桩。于,广大。章,大材曰章。克,制胜。斩,断绝。立,建立。乃,于是。降,和同。巫,两人起舞貌。引申为起舞的山。

这段文字的原意是:

“有人开拓的地域没有山头,操作割切气势成就这里,名称大耕作景象。过去田土旱涝时砍伐木桩于大材之山,制胜旱涝后,断绝耕作区在它的前面。耕作区既然建立,无山头,避免这里灾难,于是和同起舞的山。”(9

《诗经》作者没有读通《大荒西经》中的“成汤伐夏桀” 的文意,衍化出商汤伐夏桀的历史事迹来。这段衍化历史出现最早的时代不超过《山海经》成书年代。《山海经》是《秦代中国地理志》,成书年代在秦始皇时期。那么,《商颂》成书年代便可推知了。

讹化的商汤伐夏桀事迹在战国晚期《屈原作品》中曾大量隐现:

《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错铺。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九章·怀沙》:“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天问》:“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妹嬉何肆,汤何殛焉。”“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帝乃降观,下逢伊挚。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悦。”

“水滨之木,彼得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辛之妇,汤出重泉,夫何罪尤。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从表面上看,商汤伐夏桀的事迹确实存在屈原作品中。可是屈原作品属先秦历史文献,叙述的是楚国黔中郡军民反秦复郢斗争史,不与虚无的上古人物事迹发生瓜葛。屈原作品的文句为一字一词一义组合,没有词组词的出现,文字大都使用原意。

汤,热水,开水。引申为炽烈。禹,虫也。此指战旗上的图徽,指代抗秦军队。合,古人打仗曰合。桀,举起。通“揭”。引申为举兵。伐,征伐。帝,音通“地”。殷,众多。

这几段文字的原意是:

《离骚》:“炽烈军队紧急恭敬警戒,反复评抡引导还谋选择。举荐劳苦人还传授形势,遵守法令规定且无偏差。辅佐命运没有隐秘斥责,受民旺气南夷相互辅助。劳役明治连及众多行动,紧扣取得使用退让国土。”

“炽烈军队整肃能聚集战,凶猛灾祸徭役能亲征调。扣紧遭受战况洞孔整治,抗秦定用劳役行动中介。”

《九章·怀沙》:“过去原来州域没有平列,和乐主持这里担荷变故,炽烈军队滞留时间长久,久远驻守还无可思慕。”

《天问》:“举兵征伐敌人覆盖山区,抗秦公所取得南夷民心。边境军队戏乐抗秦极力,炽烈担荷抗秦杀敌南夷。”

“担荷继承谋画大力起兵,最后连及消除失去国土。黔中军民于是和同军垒,退让迎逢抗秦于是凶猛。担荷条款放置书券惩办,尚且黎民顺从大家喜悦。”

“水域临近的人品质纯朴,他们满意那些短暂抚爱。劳役担荷抗秦凶险他们,伴随州域发展他们成家。热烈支持军械粮食金钱,劳役担荷抗秦惩敌突出。未胜利思征讨黔中敌人,劳役暗暗出使挑战征讨。”

“教授众多民众命运退让,逐渐辨方正位稳定推行。类推成就这样消亡敌人,消亡敌人作恶于是抗秦。”(10

破译的屈原作品中也不存在商汤伐夏桀这段神话事迹,《诗经·商颂》所颂的对象是虚无的,《商颂》的历史意义就悬空了。

商代虽有甲骨文于公元1899年在殷墟发现,1904年孙治让著《契文举例》始作考释,1928年后作了多次发掘,先后出土有文字的龟甲、兽骨达十余万片。这些文字都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四千五百字左右,可认识的只有一千七百字左右,里面没有涉及到殷商历史的文字,也没有“殷”字“商”字的出现,更见不到汤、纣的王名。地下偶而出土一、二件商代青铜器,上面铸有一、二个铭文,也没有商王的名称。商代虽然客观存在,但无先秦文献可证。唯独《商颂》作者根据《山海经》《屈原作品》中出现的“成汤伐夏桀”词义衍化内容而杜撰出殷商的历史来,它成书的时代当在战国晚期以后的时代了。

《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禳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诗中歌颂了武王的功业,兼美成、康能继承他的事业。

《周颂·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这是祭祀周人始祖后稷以配天的乐歌,歌颂了后稷是周人的始祖,揭示出了“帝命” 新概念。

这两首诗代表《周颂》所处的时代。诗中已经出现了“帝”,这个“帝” 被人们认作为“上帝”,那么,它所处的时代已经晚于秦始皇称帝的年代。“后稷” 在《山海经·海内经》中出现:“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这个“ 后稷 它不是周人的始祖,而且,连充当人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它不是词组,更不是名词,它包含“后”“稷” 两个单词各自的词义,实指“大地”“谷物”。这几句话的原意是:“大地谷物是播种五谷杂粮。谷物迁徙称作豆类调种,是时开始使用牛耕。” 文意中找不到周人始祖后稷的影子。可见《周颂·思文》的作者捕风捉影,糊乱构思乐歌,竟把“大地谷物” 当作周人的祖先“后稷” 来祭祀。殊不知周代虽然有文字出现,地下偶而也出土几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面有几十个或几百个文字,但没有周代历史文献发现,又哪里来的周始祖后稷的事迹呢?虚无的周武王、周文王事迹隐现于战国晚期屈原作品《天问》内容中:

“会朝争盟,何践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到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争遣伐器,何以行之。并驱击翼,何以将之。·····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

著名楚辞学家黄寿祺、梅桐生根据前人的注释,将这段文字释译成:

“八百诸侯甲子会聚誓师,他们如何履行武王约期?将士猛如群鹰飞翔搏击,是谁使他们聚集到一起?周武王砍击纣王的遗体,他这样做周公很不赞许;为什么周公帮武王谋划,等到完成天命时又叹息?上帝把天下授给殷王朝,这王位是根据什么授予?等它成功了又使它灭亡,殷朝的罪过究竟在哪里?八百诸侯争着派遣部队,这些力量他们如何调集?周军并驾齐驱夹击两翼,怎么指挥将士这样出击?······纣王把人肉酱赐给文王,姬昌愤怒便向上帝告状;纣王为何身受上帝惩罚,殷朝命运无法避免灭亡?吕望在朝歌店铺屠牛,周文王如何能够了解他?吕望摆弄屠刀发出声响,文王听到为何满面欢喜?周武王砍下纣王的脑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怒气?载着文王的神主去会战,为什么武王要这样着急?”(11

这段内容几乎概括了西周时期文王和武王的事迹,也是《周颂》歌颂的主题。可是,两千多年来,竟没有一个人读通它,胡编乱造造出文王和武王的业绩来。什么原因呢?人们把它当作《诗经》一样的诗来读,殊不知《天问》成书在先秦时代,《诗经》成书的时代晚于《天问》,两个时代不同的作品组句的方式是不同的。《诗经》的文句为词组词组合,词组词有约定俗成的词义,因此易读。《天问》的文句为一字一词一义组合,阅读时必须一字一词一义地读,要读出文字原意才能通读内容。

朝,聚会。争,辩论。此指顷襄王二十一年秋,楚王与秦昭王好会于襄陵,商议谋平之事,楚以黔中郡的一半与秦和亲共处,订立盟约。导致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复拔楚巫、黔中郡、江南地。何,担荷。践,实现,实行。吾,抵御。《墨子·公孟》:“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期,必,决定。苍,百姓,众民。鸟,战旗上的图徽。指代凶猛军队。群,合群。飞,形容快速,急促。孰,精审。使,派遣,支使。萃,聚集。到,抵达。击,攻打,进攻。纣,马緧。殷,众多。天,命运。下,谦让。帝,音通“地”,古“地” 字。

这段文字的原意是:

“适逢聚会辩论和亲盟约,担荷实行抵御秦军决定。民众军队汇合行动快速,精审派遣任务聚集他们。抵达进攻驾御亲身行动,拾取战果日子没有赞美。担荷党援筹度奋发民众,巩固这里差使连及呼唤。教授众多民众命运退让,逐渐辨方正往稳定推行。类推成就这样消亡敌人,消亡敌人作恶于是抗秦。辩论派遣军队征伐敌人,担荷抗秦连及行动这里。一并前进进攻覆蔽敌人,担荷抗秦连及扶助这里。·····应和恩惠这里斗敌残酷,栖息把持边境形势上报。担荷党援成就边境惩敌,众多差使连及不需援助。众人盼望生存极力抗秦,成长担荷抗秦史志记载,击鼓杀敌掀播抗秦声势,国土民众担荷抗秦欢悦。继承抗秦奋发激战众敌,担荷抗秦公所忧郁胜负。充满主事边境垒壁作战,担荷抗秦公所行动疾速。”(12

从破译的内容来看,只有楚黔中郡军民抗秦的事迹,没有周文王、周武王的影子。所谓的周文王、武王事迹是虚无的,是人们错释《天问》文字原意而衍化出来的。

周朝虽客观存在,但周朝的历史没有先秦文献记载它,也无甲骨文印证。地下偶而出土几片卜骨和几件青铜器,上有几十、上百个文字,也无法说明周代的历史。尽管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礼村出土了一件青铜大盂鼎,《大盂鼎铭》上出现了“文王”“武王”,字铭,但它们都不是名词,都包含了两个单词各自的词义。它的原意为“以文德、成就王业”、“以武力、成就王业”,可知周代不存在什么“文王”、“武王”。 而《周颂》的作者将衍化出来的文王、武王尊奉为周朝的开国君主,并作诗加以颂扬。可见《周颂》作者不受主人公虚无,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展开诗意,尽心颂扬,完全超出了“诗言志” 的格局,变成了纯文学作品的诗歌了。 我们把它当作纯文学诗歌来读是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作为先秦文献来读就不恰当了。然而《尚书》、《左传》、《史记》却把它当作历史文献在引用,虚构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误导了后人对中国上古历史的概定。

纵观《诗经》文字,大部分是词组词组合,文意约定俗成,它接近西汉早期的文意组合。从《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的“舜” 字字义来看,它指的是木槿树,保留了“舜” 字的原意,没有把“舜” 尊称为古帝,它的时代无疑比《尚书》、《左传》尊“舜” 为古帝的时代要早。从《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的“何” 字字义为“担荷” 词义来看,它保留了先秦文字的原意,与屈原作品中的“何” 字均为“担荷” 是同一个意思,说明它处的时代接近战国晚期。但《诗经》中还出现大量的“何” 字是疑问代词,打下了西汉早期“何” 字字义的烙印。《诗经》正处于“何” 字字义的演化阶段。《尚书》、《左传》中出现的“何” 均为疑问代词,推知《诗经》成书的年代早于《尚书》和《左传》。从《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的“里” 字字义来看,它与战国晚期成书的《山海经》中的“里” 作“村落” 是同一个字意,又表明它成书的年代接近战国晚期。从《诗·小雅·六月》:“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中的“里” 字字义来看,它表示的“里程”,又不符合先秦“里” 为“村落” 的概念,它打下了汉代由“村落”过渡到“里程” 的烙印。《诗·卫风·硕人》:“硕人敖敖,说于农郊。”《诗·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农“是这里出现的新名词。先秦时代没有“农” 字,它是由《山海经》中的“龙” 演化而来的。

《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海外东经》:“东方苟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龙” 在《山海经》中 是什么呢?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它是可以乘着人飞翔的神兽,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从先秦古汉语的角度来看,它却不是可乘的神物,而是针对“乘” 来说的“龙田”。“乘” 的原意为古代的井田。《礼·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注》:“丘,十六井也;四丘六十四井曰甸,或谓之乘。乘者,以於车赋,出长毂一乘。”“龙” 是合成字, 古汉语写作“龍”, 本是象形会意字,由“立”“月”“曲折土地形” 图案组成,原意为“成就的月形曲折土地”,实指“垅田” 本意。先秦时代的“垅田” 就称“龙”。“龙” 即“垅田”、“农田”。其实,“农” 就是“龙”。“农” 是会意组合字,它由“曲”“辰” 组成。“曲”字就是井田的造型,“辰”,星,星土。“曲”“辰” 合成“农” 字,它的原意是“井田之地”。古代“龙”“农” 音同义同,互为借代。可见“龙” 在先秦古汉语中并非指某种奇异的动物,而是中国早期农业形态的表述或泛称。(13

经破译,这几段文字的原意是:

“南方是祈福和乐之地,地形为兽形山展现在人的面前,耕地为开垦的垅田。”

“西方是卧止之草收获之域,左边有委蛇的山地,田土为开拓的垅田。”

“东方是弯曲茅草之域,为兽形山展现在人的面前,田土为开拓的垅田。”(14

这个顺理成章的破译揭示了先秦时代“龙” 的原型为垅田,也就是农田。先秦时代称“龙” 为“垅田”,称种田人为“田正” 或“夫”。自汉代起,约定俗成将“垅田” 称作“农田”,种田的人称为“农夫”。“龙” 脱离了原始字义,变成了虚形的神物,在《诗·唐风·小戎》:“小戎俴收,·····龙盾之合,······”《诗·小雅·蓼萧》:“蓼彼萧斯,·····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中的“龙” 已不是“垅田” 的概念了,它被神化成能腾空起舞的神物了,变成了“神龙” 的专用名词了。这个演变需要时间的推移,其时代当在《山海经》成书年代之后,最早也不超过秦汉之际。

《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揭示了《诗经》成书的地理条件和时间。商周时代的历史谁也搞不清楚,谈不上国家大统一。春秋战国时代兼并盛行,中国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朝廷,没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才有大统一的局面,才谈得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秦始皇帝称帝后只有三十三年就被汉高祖刘邦取而代之了,自此,中国才有真正大统一的国土,才可能称得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社会。因此,才可能有“歌舞升平“的《诗经》问世。

《左传》文公十四年载:“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雁》,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公答拜。”(见《诗经·小雅》、《诗经·鄘风》篇)襄公二十九年:“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 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其忧之远也?令德之后,维能若是?’ 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 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攜,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施而不费,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从所引的内容来看,《左传》时代的人已经熟读《诗经》。但从《诗经》丰富的内容来看,它已经突破了先秦时代“诗言志” 的格局,由史志类型的诗衍化成后代的纯文学诗赋了。因为,诗中涉及的史迹完全是经过人工加工而美化的言语,史料性甚微,而《尚书》、《左传》竟把它作历史文献大量引用,深化,构筑了《尚书》和《左传》商、周历史史迹的主线。《左传》作者所引的《尚书》和《诗经》都是已经成型的书,书有正式书名,篇有篇名,《左传》不但引用《尚书》、《诗经》内容,而且引用了书名和大量篇名。

1973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代帛书,共十二万言,经整理,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已经失传了一两千年的古佚书,内容涉及到先秦时代历史、哲学思想、天文、地理、军事、医学等。《帛书》破坏比较严重,但基本已经复原。奇怪的是,洋洋十二万言的古佚书,十五大目、四十分目均没有标题。(15)此墓下葬的年代在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帛书》抄写的年代当在墓主人在生的年代。可知先秦时代的古书一般是没有标题的,流传下来的古籍,标题篇名基本上都是后人整理古籍时编目的。而《左传》所引的《尚书》和《诗经》都有规范的书名和篇名。以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没有书名和篇名的时间为准,《尚书》和《诗经》的成书年代不超过汉文帝前元十二年。

在此之前,《诗经》中的《诗》可能已经存在,但从内容来看,它在“帝”“上帝”“天帝”“天子” 形成之后,也就是秦始皇帝称帝以后的时代,在黄帝、炎帝、尧、舜、禹帝形成之前,也就是说它的成书年代在《尚书》和《左传》的前面。《尚书》和《左传》都是西汉早期成书的产物,《诗经》成书的年代略早。

 

注释:

[1]张中一《屈原作品破译·序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月出版

[]张中一《屈原作品研究方法觅踪》 《中国文学研究》 20061

[3]张建 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作家出版社 200311月出版

[4]张中一  《屈原作品破译》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月出版

[5]张中一  《屈原作品破译·揭开中国上古神话与传说时代的面纱》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月出版

[6]金启华《诗经全译》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7]张建 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作家出版社 200311月出版

[8][10][12]张中一《屈原作品破译》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月出版

[9][14]张建 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作家出版社 200311月出版

[11]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13]张建《中国神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3

[15]张中一 《屈原新考》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6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