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庆远|地盘(最 后一句是亮点)

 育则维善余言 2015-09-15


来源于:高邮法院,作者丁庆远。法律读库投稿邮箱:1751490@qq.com



  “老板,再来五串羊肉串”


  发指街是小城里唯一的一条夜宵街,向来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华灯初上,各色男女都相聚于此。至于为什么叫发指街,有很多版本,比较靠谱的一个是,九十年代初,地痞流氓多相聚于此,为了夜市地盘打打杀杀,直到一个叫王发指的来此,单枪匹马用拳头硬是打出了这条街,各路混混无不马首是瞻,由此而得名。


  最近,街角多了一个烧烤摊,没有招牌,老板面目严肃,岁月的沧桑都刻在上面,穿着背心,留着寸头,胳膊上有明显的刀疤,笨拙的烤着烤串,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时间一长,我发现这个老男人总是一个人,也很少和别人交流,夜幕的时候推着摊子出来,凌晨三点半准时推着摊子离开,闲时就穿串,生意并不算太好,估计他一个人的收入也只能算是维持生计。


偶尔我也会去撸两串


  偶尔我也会去撸两串,不知道老板用的什么秘方,味道还真不错。去的多了,注意到,每次去都会看见一个四眼,四眼也只是默默的坐在那,就着吃着串,总是一个人,也一言不发。越是这样,越让人觉得好奇。终于有一天,我还是忍不住,举着酒杯对坐在旁边的四眼说道:一起整杯?四眼望了我一眼,没说话,点了点头。我也不擅长搭讪,酒过三巡,借着醉意问道:你和老板很熟?四眼望着好奇的我,回到:“哦,你说张哥啊?”“张哥?从你语气中听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四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原来张哥以前也是发指人,带着老婆孩子从外地来,租了个门面安安稳稳做点生活养家糊口。张哥有个绝活,就是木匠手艺,只要经过张哥的手雕刻的木头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据说手艺是清代传下来的。据老人们说,张哥随身都带着他的雕刻刀,明晃晃的,削铁如泥,但是就是没人见过,因为张哥做匠活的规矩就是从不在外人面前做。街坊邻居,迁居添丁无不来找张哥雕点物件回家,就这样,张哥的生意是越来越好,收入也日渐增加。


胡老大手下有小弟四五十人


  那时候,发指街的胡老大手下有小弟四五十人,专以收保护费为生。见张哥生意日好,三番五次过来收保护费,而且每次都要加收。张哥也是倔强人,最后受不了这种压榨,索性就不交了。


  时间一长,胡老大自然是不会放过张哥的,也不动粗,但是每天都有小弟家里家外跟着张哥。张哥也报警,但是没用,警察都劝张哥把保护费交了,大家和气生财,胡老大在省里面有人。但是张哥听不见去,他就是不吃世俗的那一套。最后有一天外出时,老婆和小孩全部被胡老大绑架了。张哥回家发现胡老大留下的字条,揣着自己的雕刻刀,单枪匹马去找胡老大了,张哥也是练过的人,三下五除二,把胡老大给放倒了。


  我听得入神,给四眼倒满酒,举起酒杯满眼期待的望着四眼“后来呢?”四眼抿了一口,嘴里滋溜一声,一饮而尽。放倒胡老大,在发指街肯定是待不下去的,斩草不除根,必然卷土重来,这就是江湖。


就在张哥一家收拾被褥准备离开的时候


  就在张哥一家收拾被褥准备离开的时候,听说张哥单枪匹马放倒胡老大,胡老大的三个劲敌刘虎、赵岭、薛贵主动找上了张哥,愿意和张哥联手,夺回被胡老大抢过去的发指街地盘。


  张哥心想,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去哪都一样,没权没势,就是被人欺负的命。不如就呆在发指街,何必奔波。就这样,张哥踏上了江湖,刘、赵、薛、张四人义结金兰,不求同年同月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至此之后,四兄弟童叟无欺,共御外敌,维护发指街治安,发指街也因此安静了好几时年,真是路不拾遗。


  可就像当年的上海滩一样,发指街是块肥肉,外人从未停止过染指。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士大有人在。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胡老大的小儿子,胡刚,虽年龄不大,个头不高,但是骨骼惊奇,自小在外习武,回来准备接手胡老大的生意,自然看不得刘、赵、薛、张。胡刚一边策划称霸发指街。


  于是他,一边散布刘、赵、薛、张欺善霸市的谣言,最终带得青龙偃月刀,在发指街,单挑四人,拳怕少壮,胡刚将四人捅下。


眼见又是一瓶酒下肚


  眼见又是一瓶酒下肚,我目不转睛盯着讲的入神的四眼,随手拿来一瓶酒,刚准备起开,四眼顺手接过去,直接上嘴,“蹦~”瓶盖应声落地,四眼“咕~咕~咕~”对着瓶子吹了起来……


  医院醒来后,张哥回想这些年的江湖生涯:感觉自己这些年也是很累,发指街真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没有人撑腰,死的很快,有人撑腰,别人眼红,死的能更快。


  这条街,从来就没被人真正看起过,江湖里的人都在自保,江湖外的人想消灭江湖。江湖缺了谁都行,没人逼你来,但来了又不敢走。江湖是一座墙,你望不到墙外,呆在墙里久了,也磨灭了出去谋生的技能……


  萌生退出之际,张哥被公安带走了,入了狱。为什么那么多人就抓张哥一个?所有人都觉得张哥很冤,但没有人可怜张哥,只是江湖上面还有江湖。


  初秋的夜风有些瑟人,我听得似懂非懂,正沉静在江湖之中,“哐当”一声巨响打破了寂静,回头望去,几个黄毛站在张哥的摊前收保护费,踢翻了张哥的桌盆,张哥似乎还是那么倔强。


  就在几个黄毛一拥而上准备抢张哥钱盒的时候,张哥霎时间掀开背心,从腰间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狠狠地插在了桌上,皎洁的月光下,那刃发白,甚是刺眼。我想,那可能就是张哥的雕刻刀,江湖忘了他,可能他还想着江湖吧……


  “张法官,再来五串羊肉串~~~”四眼的叫唤,惊醒了我的沉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