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汛期驴友户外遇险案例分析和避险 | 应急自救网

 stevenjk 2015-09-15

在气象灾害多发的汛期,驴友们出行时一定要关注天气, 注意安全.

雷击
案例回放

2009年6月13日下午2时许,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 村,5名游客爬箭扣野长城时遭遇雷击,其中一对夫妇当场身 亡。近几年来,长城上类似的悲剧频频发生。

原因分析:

长城为砖石木结构,本身没有可防雷作用。 野长城本来就禁止攀登,没有防雷措施。
防灾建议:
雷雨时不要迈大步走或跑步,以防跨步电压,不要两人手牵手或身体贴很近。 不要停留在高处,比如山顶、山脊等地方
不要在大岩石下、山洞口避雷雨 不宜停留在大树下 不要攀爬野长城、野山等景点 不要打电话,使用手台,雷电来临时迅速关闭手台 携带非金属的防雨用具,如塑料雨衣、木柄或塑料柄雨伞。

暴雨山洪
案例回放:

一条”2012年9月2曰揭西县龙潭崆溯溪观瀑户外活动“的召集帖,吸弓丨了揭阳、汕头等地28名驴友报名参加,谁料2 日一场突然暴发的山洪,令4名驴友在急流中失去踪影.

原因分析:

山洪的暴发具有突然性,防范难度大 仓促出行,冒雨探险,缺乏相应防护装备
防灾建议:

溯溪项目难度大,危险性髙,要看天气是否适宜,最好选 择睛天,并佩戴安全头盔,雨天不要进入峡谷。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 地向山坡、髙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 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 移;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应该注意避免渡河,要注意防止 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如大雨后必须渡河建议用 绳子结组;发现髙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 险,防止触电。

山体滑坡落石
案例回放:

2013年7月21日11时左右,西藏通麦天险路上,一北京男 子在骑行中被落石击中头部,该男子在送医过程中不治身亡

原因分析:

山区雨季常有山体滑坡 对落石多发路段缺乏了解

防灾建议:

戴好头盔等_用具

尽量避开容易山体滑坡和落石的路段

应选择向左、右两个方向逃离危险区,而不要顺着滚石、坡体或泥石流运动的方向逃生·通过时,有安全员负责看落石,有情况呼喊提醒

高温

案例回放:

2005年7月16日,髙温天气下,多名深圳驴友坚持登山, 一名驴友中途不幸中署死亡

原因分析:

对髙温危害估计不足,中署死亡率往往髙达20~70%
防灾建议:

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不要长距离、长时间在太阳 下徒步,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仁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署药物;遇到有清凉水的地方,最好洗一下脸,随身携带一条湿毛巾,户外活动最好 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后·建议穿透气衣物帽子等防护完全防治 阳光直射体温升髙。

雪崩

案例回放:
2002年8月7日,北京大学山鹰登山队5名队员在攀登西藏 希夏邦马西峰顶蜂过程中,遇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

原因分析:

希夏邦马山区每年6月至9月中旬是雨季,气候恶劣,强烈的东南季风导致暴雨频繁,云雾迷漫,冰雪肆虐无常, 雪崩发生概率比较髙。

防御建议:

学会如何辨识和避开雪崩坡 如果別无选择必须穿过可疑的雪坡,尽可能保护通过 携带必要的和救援工具,例如信标机、探杆和铲子 系统学习雪崩预防和救援课程。

驴友安全应急准备:

1.食品及饮用水方面:做到多带一份应急备份使用的,以 防不时之需。
2.出行线路方面:出行前将所走线路告知紧急联系人留 存,如途中遇到意外随时随地做好标记方便寻找,·条件不 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体力,以待救援人员到来。
3.应急通讯方面:多备一组通讯使用的设备,如遇突发状 况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并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给救援人员 提供最便捷的指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