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果是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般年份因裂果造成产量的损失在30%左右,严重年份在60%以上,有些枣产区甚至出现绝收。枣裂果主要是因果实膨大期高温多湿或土壤缺乏钙、硼等元素而引起的。一般在果实接近成熟时,枣的果皮都比较薄,如果这时遇多雨天气,果肉就会迅速膨大,将果皮撑裂,使果肉外露。开裂的枣果不但外观不美,而且还容易引起炭疽等病原菌侵入,加速果实腐烂变质,使果实不能食用。本期节目我们从分析枣裂果产生的原因入手帮助您在枣树生产中减少裂果的发生。 裂果的防止可用树下覆盖地膜或及时灌水的方法。树下覆膜效果十分明显,成龄结果树覆膜宽度达到树冠边缘即能基本上防止裂果发生。覆膜应在8月上旬雨季结束前进行,也可在早期施肥灌水后进行,覆膜后,膜上盖土1-2厘米,保护地膜。有条件果园也可以覆盖稻草代替地膜,还可起到增加有机质,培肥土壤的作用。灌水防旱,要求果实白熟期间,地表20厘米的土层含水量稳定在14%以上。 八月份又是枣果白熟期,是炭疽病、褐斑病、缩果病病菌的高发阶段,除了及时的喷打杀菌药提前预防外,若发现类是病菌的枣果,应及时的摘除深埋,以防病菌遗留下年,继续危害枣果。八月份也是枣锈病(落叶病)的初发期,如发现叶片的背面有黄色的小孢点,那就是枣锈病的夏孢子堆病菌,要及时用新高脂膜800倍液喷施防治。 八月中下旬也是防裂果的关键期,若是枣园未有落叶病发生的,从白熟期就应定期的浇灌,及时的给枣果补充水分,提前加大枣果体内的含水量,在雨季就能有效的减轻裂果现象。 喷施防治裂果的化学药剂从7月初开始每10-15天左右喷施300毫升/升的氯化钙和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氨基酸钙800-1000倍液均可明显减轻枣裂果现象。 相关知识: 金丝小枣裂果主要原因 1.与高温干旱有关。我国北方枣区,8月中旬至9月上旬枣果处于白熟期,此期如遇干旱,在当时高温和高蒸腾情况下,果实失去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引起果皮日烧,这种未能愈合的微小伤口,遇到下雨或夜间凝露的天气,长时间停留在果面上的雨露就会通过日烧伤口渗入果肉内,致使果肉细胞膨胀,当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果皮就会以日烧伤口为中心发生膨裂。 2.与枣农的管理习惯有关。当前枣农施肥主要是全园撒施,施肥部位较浅,造成枣树根系上翻,现在大部分枣园的根系都分布在0~20厘米的土层内,该部分土层水分变化较大,如遇干旱就不能保证对枣树根系供应充足的水分,也影响到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这样就容易出现上述原因中的现象,造成裂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