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闲转转爷爷讲故事之七十四:李木匠修牌楼

 刘沟村图书馆 2015-09-15
       北京颐和园的东宫门外,有一座牌楼,造型优美壮丽,十分漂亮。这座牌楼据说是一个姓李的木匠造的,他还差一点为造这座牌楼丢了命。
       这话得从李木匠小时候说起。他这人自小就聪明伶俐,长到十四岁,跟着海淀一个叫王进的老师傅当学徒。王进师傅的手艺是百里挑一,远近闻名,他跟着这样的师傅学艺,那还能错得了?
       那时节当学徒,讲究三年零一节,就是必须跟师傅学够三年再加一个节气的时间,不光不拿报酬,还要在逢年过节掂上礼物到师傅家看望。头一年,李木匠挺用心,口里师傅长,师傅短的,跟在师傅屁股后头转悠;到了第二年,他觉得师傅的招儿大体都学到手了,就有些懈怠;过了三年零一节儿,他出师自立了门户。他想师傅不也就有这两下子嘛?因此,连师傅那儿都不怎么去了。
       两年以后,慈禧重修颐和园,要在东门外御道上造一座大牌楼。这牌楼要求修得富丽堂皇,雄伟有气魄,使你还没进颐和园,就能感觉出颐和园的气势非凡。李木匠知道,像这样的活儿,除了他师傅外,凭谁也不敢承揽。他怕师傅把这桩生意抢走了,就赶在师傅前头,托人走门子,把这造牌楼的活儿包揽下来。要说这座牌楼修好了,也真有好处:不仅可以捞到一笔银子,而且可以传世扬名。
       你甭说,人家李师傅的手艺还真不赖,不到一年功夫就完工了。把牌楼往御道上一立,真叫那雄伟、漂亮!牌楼上的那些黄灿灿的金龙,都好像要腾云驾雾飞起来似的。 
       过两天,大总管李太监就要带人来验收了。李木匠坐在那儿,歪着头儿,眯着眼儿,一个劲儿地在欣赏自己的杰作。心想:过两天,单等李总管一验收完,白花花的银子就到手啦!到那时我绝对是名利双收!
       可巧,就在这时,他师傅王进来了。李木匠连忙站起来,请师傅指点指点。他嘴里是那么说,可心里却另外想:“怎么样?我做得不比你差吧?”
       师傅就有师傅的派头,只见他背着手,叼着小旱烟袋,这边看看,那边瞧瞧。还眯着眼睛看看它有多高。“你修这牌楼,自己还落下点木材吧?”师傅没头没脑地问。“那,您还不知道?如今干官府的活儿,谁不留点私?”“够打一口棺材的?”
       李木匠一听,很不高兴。心想:“你这不是咒人吗?就算我抢了你的生意,你当师傅的也不该这么咒我呀!”王进见李木匠不言语,又说:“还有两天功夫,你回去打好棺材,坐在牌楼下等死吧!”
       这时,李木匠再也忍不住了,就说:“师傅,您,您也太不讲情面了。”师傅说:“不是我不讲情面,是你犯下了惊驾杀头之罪。”
       李木匠一听,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修的牌楼出了大问题,但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就连忙跪下说:“师傅快救我!”师傅上这儿来,本就是为救他的。做徒弟的真犯了杀头之罪,做师傅的自然也站不到干地去。他见徒弟真服软了,就给他点出来,说:“你这牌楼造矮了半尺,西太后的御轿走到这儿过不去,还不把你家满门抄斩呀!”
       李木匠一听,魂都吓丢了。他苦苦哀求:“师傅可怜我,千万救命!”“重新造根本来不及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把地铲低半尺,轿子就可以过去了。”
       李木匠完全照师傅说的做了,才算避过了这场灾难,没有没发现杀头。以前御道上铺的是石板,细心的人都能看得出,那牌楼底下的石板道,是比别处的低。
       打那以后,李木匠再也不敢小瞧师傅了。又回到师傅那儿,老老实实地又学了三年零一节,这才正式出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