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23例临床分析
结论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对降低其病死率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儿童 病死率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表现为起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会影响小儿智力吗?
兆。中毒型痢疾病儿心脏有影响时面色灰白,青紫,四肢发冷,心跳增快,血压降低,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摸到。中毒型痢疾病人大便开始为水样,粪质较多,后来变为脓血便,每天10~20 次以上,里急后重感明显,频繁腹泻可加重脱水,酸中毒。普通型痢疾经治
- 患细菌性痢疾时发热怎样处理?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等病原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并且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在临床主要以发热、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为特征。 细菌性痢疾多数起病较急,初起多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尤其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起病后体温很快
- 第四节细菌性痢疾
变态反应。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本型的特征为起病急骤,肠病变和症状常不明显,但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后数小时或10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本型多见于2~7岁儿童,常由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氏痢疾杆菌引起,由毒力强的志贺氏菌引
- 细菌性痢疾
须反复进行大便培养,才能判断治疗效果。 【病原学】痢疾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菌,不具动力,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37℃,在水果、蔬菜及腌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牛奶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阴暗潮湿及冰冻条件下生存数周。阳光直
- 怎样用人工冬眠疗法降温?
体沉睡、降温、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 冬眠疗法降温主要适用于重症感染所致的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惊厥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人工冬眠的方法是将氯丙嗪和异丙嗪两种药物等量混合,按每公斤体重1毫克的
-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60例临床分析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属于内科急症,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因此有关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7年来收治的60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预后及治疗的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 浅谈小儿细菌性痢疾
为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1.1 非典型急性细菌性痢疾 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每日3~5次。粪便成水样或稀糊状,
- 细菌性痢疾71例临床分析
间最长6d,最短5d。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在临床一般分为四型:普通型、轻型、重型、中毒型。而宋内氏痢疾杆菌引起的症状较轻,发病时症状不典型,但有时也可形成中毒性痢疾 [1] 。此71例未出现重型、中毒型病例。查出17例粪培养细菌阳性,均
- 细菌性痢疾有哪些表现?
(2)中毒型痢疾 近年来中毒型痢疾有减少趋势。此型病人多是 2~7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对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反应强烈,微循环发生障碍,所以中毒症状非常严重。多数孩子起病突然,高热不退,少数孩子初起为普通型痢疾,后来转成中毒型痢疾。
- 细菌性痢疾40例临床分析
细菌性痢疾40例临床分析 (pdf) 我院2004年1~12月收治的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患儿中,大便培养检出痢疾杆菌的共40例,现将此4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体会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笔者临床治疗4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收治的细菌性痢疾患者42例,其中男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
3)中毒型:多见体质较好的儿童,突然发病,1~2天内突变,患者高热达40℃以上,精神萎靡不振、频发惊厥,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可有咖啡色物吐出,而易被误诊。 2.3.2 慢性期 慢性期又分为: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病
- 细菌性痢疾如何诊断?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流行病学资料:如流行季节、不洁饮食史及接触史等。 (2)临床表现:急性菌痢起病较急,可见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粘液脓血样大便等表现。慢性菌痢多有急性细菌性痢疾
- 第六节细菌性痢疾
肠型主要临床症状同急性非典型型菌痢相似,但粪便多样化,一般抗菌药物疗效差,粪便培养可分离出沙门菌,或从该病的败血症型患者血中培养出致病菌。 (三)副溶血性弧菌肠炎 此种肠炎由副溶血性弧菌(嗜盐杆菌)引起。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 细菌性痢疾一定会发热吗?
普通型急性细菌性痢疾初起多有发热,并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泻等症状。本型菌痢一般热势不致于过高,并且发热持续时间也不太长。经一般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体温会很快下降,腹泻也会很快得以控制。 中毒型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骤,
-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针灸疗法
4]。在不同菌型感染的痢疾中,以福氏菌型痢疾针灸疗效最好。 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菌痢的机理,也做了很多工作。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但不同实验研究已经表明:针灸可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以体液免疫功能 (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增强最为明显[
- 蒙脱石散联合磷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2 必奇联合磷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的疗效 (略) 3 讨论 人们对细菌性痢疾有普遍易感性,加之痢疾型别较多,可以造成多次重复感染。而痢疾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渐增高,较少耐药的氨基糖苷类及喹诺
- 夏枯草治细菌性痢疾
,可与钩藤、决明子等配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夏枯草煎剂有降压作用,对肺结核、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均有效。因其取材方便,20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遇到细菌性痢疾患者时,常用一味夏枯草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治法:取夏枯草100克,水浸10小时,
- 专家称夏季谨防急性细菌性痢疾等七类传染病
节。302医院专家今天提醒人们,要提防包括急性细菌性痢疾等7种传染病。 专家特别提醒注意预防以下7种传染病:急性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沙门氏菌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
- 金双歧联合磷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论 人们对细菌性痢疾有普遍易感性,加之痢疾型别较多,可以造成多次重复感染。而痢疾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渐增高,较少耐药的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不适宜小儿[2]。现用金双歧片(三联活菌苗)联合磷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取得了较好
- 治痢良方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50例观察
3 讨论 痢疾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传染病,以夏秋为主要发病季节。主要病因是外感时疫邪毒,内伤不洁饮食,病位在肠,与肝肾关系密切。本病既有散发性,又有流行性,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特征。主要病机为气血邪毒滞于肠道脂膜,化为脓血。治宜
-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情况如何?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肠道病变以乙状结肠、直肠最显著,严重时可波及整段结肠及末端回肠,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 菌痢见于世界各地,一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观察
汤加减,方中白头翁、黄连、黄芩、苦参、紫皮大蒜、铁马齿苋等单味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治痢的作用,对痢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大剂量合并使用保留灌肠,其解毒作用尤佳。现代药物研究证明,上述药物抗菌范围较广,抗痢疾杆菌作用尤为明显。其中黄连可增强
- 小儿中毒型菌痢诊疗技术
中毒型菌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发高热、抽搐、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以2~7岁小儿多见,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少数病例开始为普通型急性痢疾,1~2天内才转为中毒型。近年来本病有减少趋势
- “五朵金花”治细菌性痢疾
味甘、性寒,既能宣散风热,又能清解血毒,凡感冒发热、温病斑疹、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热毒血痢诸症,皆为要药。早在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就曾记载:金银花“浓煎服,”可“治热毒血痢、水痢”。近人用金银
- 细菌性痢疾小范围流行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流行 2004年9月10日至14日,某校某班级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菌痢)的小范围流行,经调查证实病原菌是福氏型Y种痢疾杆菌。6例患者全部隔离治疗,易感人群采取应急预防
- 胃肠型食物中毒
抵抗力极强,能在110℃存活1~4小时,能分泌强烈的外毒素,依毒素性质可分六型(A、B、C、D、E、F),引起食物中毒者主要是A型和F型,其中以A型(能产生肠毒素)为多,C及F型偶可引起出血坏死性肠炎。本病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污水、垃圾、土壤
- 拉萨地区120例细菌性痢疾药敏情况分析
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本地区细菌性菌痢主要是以福氏Ⅱ型为主。对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的耐药率比较高,而对头孢三代尚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比较高,与国内报道基
- 一起水型细菌性痢疾暴发调查报告
日沅陵县棋坪乡灰溪村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 暴发,共发病264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病原学检验,证实是一起因该村水井被粪便污染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水型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特征:本次水型痢疾暴发特征为:(1)人群分布:
- 细菌性痢疾的刺血疗法
病因见痢疾 1.刺血加拔罐法 取穴:脐周围 操作方法:在脐周围1厘米处以三棱针刺入皮肤2~3厘米,以出血为度,再拔火罐,每天1次。 2.中毒性痢疾高热刺血法 取穴:大椎穴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三棱针
- 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为细菌性痢疾1例
数病例伴有明显的腹泻,与一般的急腹症不同;(5)大多数病例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6)腹痛、腹泻若伴有紫癜与关节肿痛则诊断更为容易。由此可见,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在工作中值得注意及总结。 作者
- 北京海淀区128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研究
消灭病原菌,针对细菌性痢疾也不例外,因此,致病菌的检测对于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为研究海淀区细菌性痢疾致病菌的特点,针对在北医三院及北京海淀医院就诊的128例痢疾样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按照国标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粪便中常见细菌的检出率
- 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哪些途径传播?
痢疾是病从口入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
- 儿童中毒型菌痢20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tery;children;shock;rectal swab 中毒型菌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本型多见于2~7岁的健壮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1],必须强调早期诊断
- 细菌性痢疾的中医诊治
,大便次数增多,夹杂黏液、脓血,里急后重,或抽搐。 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及红、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中医证型湿热痢 壮热口渴,烦躁不安,腹痛下痢,赤白夹杂,黏腻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滑数
- 中医诊治细菌性痢疾
,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夹杂黏液、脓血,里急后重,或抽搐。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及红、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痢疾杆菌阳性。中医证型湿热痢 壮热口渴,烦躁不安,腹痛下痢,赤白夹杂,黏腻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滑数。疫毒痢
- 细菌性痢疾可引起哪些并发症?
即迅猛恶化。此外,细菌性痢疾还可引起下列罕见并发症,如直肠脱垂、腮腺炎、角膜溃疡、中耳炎、骨髓炎、女婴阴道炎、急性膀胱炎、肺炎及胸腔积液等。 至于白血病样反应、菌痢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也偶有报道。 中毒性菌痢除偶然伴发败
- 头孢曲松在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中的应用
对照组)86例。治疗组中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1.24±0.51)岁;入院前病程(2.48±1.19)天;其中轻型28例,普通型63例,重型8例,中毒型1例;细菌培养:福氏杆菌阳性92例,宋氏杆菌8例。对照组中男67例,女19例;平
- 某部1992~2007年细菌性痢疾报告情况分析
07年细菌性痢疾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07‰,其中1992年发病率最高,为1.92‰,2007年发病率最低,为0.34‰。为了解某部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规律及特点,对该部1992~2007年的痢疾疫情报
- 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耐药细菌性痢疾50例
例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表现为轻度的恶心及食欲下 降,停药后很快消失。对照组4例出现消化道反应,4例出现失眠,发生率为16%。经统 计学处理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和其它毒副作 用。讨论氟嗪酸治疗细菌性痢疾在
- 细菌性痢疾可引起哪些病理变化?
误,少数患者可转变为慢性痢疾,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慢性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溃疡性病变、肠壁增厚、溃疡边缘粘膜增生,可有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遗留下疤痕,疤痕收缩可导致肠道狭窄。如肠腺开口处被阻塞则有囊肿形成,其中病菌可因囊肿破裂而间歇排
- 一起饮用水污染致细菌性痢疾爆发的调查
道传染病爆发为一起宋内志贺菌污染饮用水水源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水型爆发。 在流行因素的调查中,支持污染饮用水源疫情爆发的原因:(1)备用水井处于稻田边缘,而在启用之时,水源未经消毒直接抽入水塔。虽然11月14日8:00备用水井水
- 某职业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样品有3份培养出福氏志贺菌Ⅳ型。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此次爆发疫情的44例病例的临床症状与细菌性痢疾相吻合,实验室粪便培养3例福
- 毒蕈中毒90例临床分析
毒肽毒素毒性极强,可损害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尤其以肝脏损害最大,毒肽主要作用于肝细胞核,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内质网。根据毒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临床上常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中毒溶血型及中毒肝炎型4种。 毒蕈中毒尚无特效
- 磷霉素钠注射液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观察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占感染性腹泻发病总数的15%以上[1],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血毒血症的主要因素。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而引起更严重
- 太仓市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调查报告
验发现病人肛拭子标本为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4a型阳性。结论 本次疫情是一起由福氏志贺菌4a型引起的以介水传播为主的菌痢爆发。基层医疗单位应加强病原学检测工作。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病学 江苏省
- 一起山区小学细菌性痢疾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05)。 3 讨论 痢疾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感染性腹泻之首位,其中主要是细菌性痢疾;而细菌性痢疾近年来持续高发的可能原因一是痢疾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型间无交叉免疫,菌型多、菌株易变迁、菌株耐药性增加;二是卫
- 一起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由第1位降至第3位,但在卫生状况不良的地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福氏志贺菌感染最常见,发达国家以宋内志贺菌感染为主。福氏志贺菌感染症状的轻重程度介于A群痢疾志贺菌与D群宋内志贺菌之间[1],与此次疫情以轻型
- 毒蕈中毒
应的排毒、解毒处理,以防其发病或减轻病情。预后毒蕈中毒的严重性取决于毒蕈的种类、毒素的性质及进食量等。儿童及老人对中毒的耐受力较低,后果也较严重。一般说来,肠胃炎型、神经精神型及溶血型中毒如能积极治疗死亡率不高。唯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死亡率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