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 第一个十年,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作为新经济形式与旧经济形式并存,出现了比如门户、游戏和电商等新兴产业。第二个十年,互联网逐步开始改变甚至颠覆很多传统行业。 传统的经济产业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在这三大产业中,互联网首先深度改变的是第三产业,现在这种改变正在向第二产业甚至第一产业渗透。由于传统的农业受制于土地资源的约束,总的规模是有制约因素的,工业品市场受制于矿产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但是第三产业即通常说的服务业却衍生出来很多新的经济模式。 若传统业务的优势企业有足够的互联网思维,则可以借助互联网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放大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借助互联网建立平台可以实现信息、交易、定价等多重功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在生产、销售流通、融资和交付等领域,互联网都大有作为。 在我国制造业的各个领域,网络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企业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例如,在汽车制造商中,有的公司使用实时数据反馈以优化供应链和产品运输,使他们的库存周转速度比这方面技术落后的公司快四倍。通用(GM)公司推出了OnStar服务(将互联网植入汽车的做法),这意味着汽车公司可以远距离检查汽车问题,并向驾驶者发送维护警告,以此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巨额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扩张的增长方式,在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而互联网能够在生产力创新等各方面为GDP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互联网加强了竞争,加快了有效市场机制的形成,最具效率的企业得以更快地胜出。同时,互联网可以推动劳动力技能提升,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将有助于中国实现更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 互联网在生产环节对生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方式方面,也体现在产品的设计方面,它更加强调用户的参与互动,尊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海尔推行定制家电,瞄准个性化需求,采用在线定制F2C的模式,为客户量身打造合适的家电产品,在与客户互动方面大胆尝试。小米建立之初就让用户参与系统设计,强调用户的参与感,小米论坛用户活跃,MIUI的很多特性功能设计都来自用户的建议。客户参与,需求定制,这在今后的企业生产中将越来越被重视。 销售流通方面,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占比超七成,网络购物占比超两成,网络购物占比有明显提升;中小企业B2B电商市场营收增长超三成;网络购物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移动购物市场规模增速超200%。 近两年我国特定领域的垂直电商平台深入发展,钢铁、化工品、农产品、中药等线上商品交易中心大量涌现。很多电商平台已经实现了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的功能,能够进行物流、退货、融资等业务流程的线上操作与监控,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融资体系方面,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无抵押贷款、众筹融资、网络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等多元化模式像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 2013年余额宝一经推出,即引爆了整个行业,自此之后,各路资本跑步进场,各种P2P网贷平台和理财“宝宝”迅速诞生,银行、上市公司、大型网络门户、投资机构、类金融机构等纷纷结合自身状况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为融资方和投资理财者搭建桥梁,充分盘活存量资本,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我国金融行业存在结构失衡的状况,20%的大企业客户占据了80%的金融资源,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服务,这成为制约它们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金融由于低成本、高效率,以及更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在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中国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势、政府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关注及支持,以及社会资本对互联网金融的扶持来看,可以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已经迎来了黄金发展的十年。预测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将会诞生万亿级体量的企业。 物流体系方面,企业的物流体系和交付方式正依托互联网产生重大改变。无论电商平台还是企业自身都在构建适应互联网环境的物流交付体系。阿里巴巴、银泰联合复星、富春、顺丰、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与韵达)共同组建菜鸟网络,建立智能骨干网络,将线下的仓储物流网络与线上的“物流宝”数据平台融合。物流体系在互联网时代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内容节选自《互联网+跨界与融合》,曹磊、陈灿、郭勤贵、黄璜、卢彦著,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