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北市农广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私库皆书 2015-09-15
淮北市农广校是淮北市唯一一所面向“三农”的农民职业学校,是安徽省农委认定的25家安徽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之一,学校开办20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的办学宗旨。为了更好的为提高农民的技能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服务,2014年我校积极申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被淮北市濉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办公室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120人,其中生产经营性(粮食种植产业)80人;专业技能型40人,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在省农广校、市农委、县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的指导下,我校严格按照项目的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截止12月初,我校已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
现就我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培训氛围
我校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与有关乡镇、村联系,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极大的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激发了农民朋友参训的热情。
二、创新办学机制,采用灵活的办学方式
今年培训我校创新思路,重点从四个方面下手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先调研后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授课教师都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农民的需求,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二是小班化、专业化、互动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演示与专家同步讲解、学员与授课教师问题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授课举实例、教方法,生动细致,引人入胜;学员听课作笔记、讲问题、求办法,求知若渴,热情高涨;三是下乡进村入户家门口办学。我校本着“方便群众,贴近群众,就地培训”的宗旨,积极与有关乡镇政府、村联系,争得他们的支持,在乡镇、村设培训点送教到田间地头。四是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
三、严格管理,注重培训质量
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多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严明纪律,加强管理,培训班选举成立了班委会,严格考勤;另一方面,选派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任教,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档次,使每一个受训的学员都能学到真本领;另外,根据培训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型学员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安徽省凤阳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典型示范基地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激发学员创业意识,开阔学员视野,提高学员生产技能。
四、严格按项目管理要求,规范操作
我校精心制定实施方案,严格实施培训计划,聘请优秀教师悉心教学,认真研究教学中的难点,增加辅导内容。除使用中央校和省统编培训教材,学校还根据实用原则编写教学讲义发给学员。严格实行“第一节课制度”、“台帐制度”、“满意度测评”等项目管理制度。
五、培训取得的成效
由于我校能够严格按照项目的要求实施培训,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通过培训的学员一致认为:老师讲解的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容易接受,学到很多种植、经营、创业方面的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参加培训的学员纷纷表示:“参加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具备更强的创业意识,掌握更多的创业方法、创业技巧,提高了创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少走弯路,早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六、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
建议省校从省级层面上再做做工作,争取出台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农科教发[2013]7号文的有关文件,以有利于市、县(区)级农广校工作的开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