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高产栽培技术之草莓定植后的管理

 以此为乐 2015-09-16

1、适时保温:温室适时盖膜是草莓促成栽培中的关健技术。草莓多数品种从10月下旬左右开开始逐渐进入休眠状态,而一般腋花芽分化也在此时开始,因此既不能使草莓进入休眠状态,又不影响腋花芽分化,两者兼顾的时间为保温适期。一般年份,北方保温适期在10月中旬至下旬,南方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此段时间夜间温度降到了5~8℃,日平均气温为15℃左右。
2、温度管理:草莓生长发育对温度总的要求是前期高一些,后期一低些。在保温开始初期,为防止植株进入休眠矮化状态,促进花芽的发育,白天温度为28℃,最高不超过30℃,超过30℃要放风,夜间温度为12℃~15℃,最低不能低于8℃。
3、现蕾期要求白天温度为25~28℃,夜间温度为10℃,夜温过高,超过13℃就会导致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这个时期的温度既要有利于第一花序的发育,也要有利于腋花芽 (第二花序)的分化。
4、开花期白天适宜温度要求在23~25℃,夜间8~10℃,这样有利于开花,也有利于开花后的授粉受精。
5、果实膨大期,为了促进果实膨大,减少小果率,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夜间6~8℃为宜,进入采果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3℃,夜间5~7℃即可。室温的高低要通过揭盖草莓苫和扒开放风口的大小来调节。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果实发育肥大期,应及时灌水,此时需水量最多;当果实接近成熟时又要适当控水。

· 二、肥水管理 ·

浇水温度在15-20℃,一般采用膜下暗灌。有条件时采用滴灌、微灌效果更好。定植到收获始期以及到收获盛期时肥料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1/3和2/3。因此,促成栽培保温以后是施肥的重要时期,追肥至少要进行6—8次,即定植后、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开始采收期、盛收期,收后植株恢复期及腋花序果开始采收期等等。

追肥原则是:轻施苗肥,稳施现蕾肥,重施膨果肥,勤施采果肥,巧施复壮肥,勤施腋果肥。
①轻施苗肥:缓苗后10天左右,冲施嘉美赢利来冲施肥5~10公斤/亩1-2次,同时可用黄腐酸类有机肥和中微量营养元素金利灌根,提高地温和土壤的缓冲性,促进根系生长,防治畸形果。
②稳施花蕾肥:草莓花蕾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每亩追施嘉美赢利来冲施肥15~20公斤2-3次,喷施2-3次黄腐酸和中微量营养元素如嘉美金品,提高受粉率、保花保果。
③重施膨果肥:第一花序的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冲施嘉美金法利施肥20~25公斤/亩2-3次,同时喷施黄腐酸及硼、钙等中微量营养元素2-3次,减少落果、畸形果、空洞果的发生,防治缺素病害。
④勤施采果肥:当第一花序草莓开始采摘后, 同一花序上的其他果实逐渐膨大时,冲施嘉美金法利冲施肥20~25公斤/亩,一般每隔10-15天冲施一次,喷施黄腐酸和硼、钙等中微量营养元素2-3次,防止畸形果空洞果等缺素病害的发生。
⑤巧施复壮肥:当第一花序的草莓采摘后,为了让植株尽快恢复体力,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冲施嘉美金法利冲施肥20~25公斤/亩1-2次,同时喷施黄腐酸和全营养元素肥料2-3次,全面补充营养。
⑥勤施腋果肥:当第二、三花序草莓开始膨大后, 同一花序上的其他果实逐渐膨大时,冲施嘉美赢利来冲施肥20~25公斤/亩,一般每隔10-15天冲施一次,喷施黄腐酸和硼、钙等中微量营养元素2-3次,防止畸形果、空洞果等缺素病害的发生。

· 三、采摘、保鲜、储藏小技巧 ·

采收前的处理 草莓采收前用0.1%-0.5%的氯化钙溶液喷施果实,或在采收后用氯化钙溶液浸果,可抑制草莓软化。
采收时间 草莓采收最好在晴天进行,先成熟的果实先采收,分次分批采收,一般每日或隔天采收一次。一般在草莓表面3/4颜色变红时采收宜,过早采收,果实颜色和风味都不好。采收应该在露水干后进行,气温高时应避免在中午采收。
采收方法 草莓果皮非常薄,易受伤破损。因此,采收时应剔除病、劣果,把好的浆果轻轻放在特制的果盘中,果盘大小以90厘米x60厘米x15厘米为好,装满了草莓果实的果盘即可套入聚乙烯薄膜袋中密封,及时送冷库贮藏。也可以用高度在10厘米以内的有孔筐采收草莓,放入后,切忌翻动,避免碰破果皮,盛满草莓后应及时预冷,进行药剂处理入可用0.05%山梨酸浸果2-3分钟,将草莓带筐装入大塑料袋中,扎紧袋口,防止失水,干缩变色,然后在0-3℃的冷库中贮藏,切忌温度忽高忽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