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可缓解夜盲症,具有维护上皮组织健康、明目养肝,促进生长发育之效。 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痤疮、肠癌的发生。 草莓的花果期是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而这个时期的管理直接能够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对于大棚草莓种植,科学的管理才能让自己的收益更高。 控制湿温度 草莓喜温凉气候,草莓根系生长温度5-30℃,适温15-22℃,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芽在-15-10℃发生冻害,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开花结果期8-25℃。草莓越夏时,气温高于30℃并且日照强时,会导致花粉发芽率降低,需采取遮荫措施。 现蕾后:白天25~28℃,夜间保持在8~12℃,最低不应低于6℃ 开花后:白天温度23-25℃,晚上7-8℃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晚上8-12℃,最低不应该低于5℃ 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控制草莓的光照时间很重要)。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 在种植大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左右最好,过大过小均会影响授粉质量,进而影响草莓的开花结果和草莓品质。 解决方案:中午前后放风,灵活的掌握放风的时间和放风口的大小,不可因排湿而影响大棚内的温度。在寒冷的阴雨雪天气,湿度虽大,但此时更需要保持温度,放风也需在中午进行短时间放风,给草莓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草莓是一个喜肥作物(忌施用含氯肥料),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大量的营养元素,初了基肥之外,还需适时补充肥料。 开花前期:此时喷施叶面肥是为了满足开花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幼苗时期和生长期,此时底肥对草莓生长尤为重要,不用根部追肥。可通过喷施勒夫草莓叶面肥和205辅助底肥给草莓生长提供营养元素,调节草莓生长(宜选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改善果实品质 开花结果期:在这个时期草莓植株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也同样重要,氮肥能防止植株早衰,增加中后期产量。但需控制磷肥和氮肥用量。可随水冲施勒夫高钾型肥精灵水溶肥加勒夫草莓需配叶面肥,膨大果实,加快上色,提高品质和产量。 种植草莓疏花疏果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开花后适当的疏除次花蕾和小果,这样做不仅能够降低畸形果出现,有利于其他果实的发育生长,使果实增大,品质提升。 在健壮株顶花序保留8-10个果,侧花序保留5-7个果,摘除多余的弱势花蕾。 适当的摘除老叶、侧芽、匍匐茎 在草莓花果期虽以生殖生长为主,但也会不断的的新叶发生和老叶的形成, 草莓的老叶具有很多抑制成花的物质且营养消耗大于光合积累,同时生长的旺盛 植株侧芽增多,不但消耗营养,影响通风透光,易于发病,造成果实弱下,品质下降。 1、顶花序抽出前,摘除全部孽芽 2、顶花序抽生后,选留1-2个方位好且粗壮的侧芽,其余摘除,以后再抽生侧芽也应及时摘除,保障草莓的茁壮成长。 3、每株保留有效功能叶8-12片,叶片小和分枝弱的品种,可多保留孽芽和侧枝,这个需根据品种来具体操作管理。 4、摘除枯叶、病花病果和匍匐茎,让其他的果实能有充分的营养元素,保证了产量和品质。 适时适量摘除老叶和侧芽,并将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以促进侧花芽分化、降低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减少病虫害发生,利于草莓植株生长发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