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 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 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 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 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 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於邰,号 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 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 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 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 子庆节立,国於豳。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 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 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 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 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 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 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 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 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 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 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修古公遗道,笃於行义,诸侯顺之。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 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 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 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帝 纣乃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 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 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 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纣许之。 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 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 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 君”。 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 纣。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 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 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追尊 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盖王瑞自太王兴。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 业。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 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 栗,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毕立赏罚,以定其功。”遂兴 师。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 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 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 器而奔周。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 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 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 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 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 可再,不可三!”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 麾。曰:“远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 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 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 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 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 哉!不过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 如离,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 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 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 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 商国,商国百姓咸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 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 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 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 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 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 卫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 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佚策祝曰:“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 只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於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 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 父治殷。已而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南宫括散 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命闳夭封 比干之墓。命宗祝享祠于军。乃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封诸侯,班 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於焦,黄帝之后於祝, 帝尧之后於蓟,帝舜之后於陈,大禹之后於杞。於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 封。封尚父於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叔鲜 於管,弟叔度於蔡。馀各以次受封。 武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 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於今六十年, 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 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 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 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 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纵马於华山之阳,放牛於桃林之虚;偃干戈, 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 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 有瘳。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 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 开代殷后,国於宋。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谷,献 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 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 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 群臣之位。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 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 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 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 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 作贿息慎之命。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 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於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 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 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 四十馀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 其卒不赴告,讳之也。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 衰微,穆王闵文武之道缺,乃命伯申诫太仆国之政,作《命》。复 宁。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燿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 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 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 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之务利而辟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 滋大。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 其官,而自窜於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遵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 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文王、武王,昭前之光明 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无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载武王, 以致戎于商牧。是故先王非务武也,劝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 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 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也,有 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 成而有不至则修刑。於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於是有 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有 不至,则增修於德,无勤民於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 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 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犬戎树敦,率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遂 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於王,作修刑辟。王曰:“吁,来!有国有土,告汝 祥刑。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其人,何敬非其刑,何居非其宜与?两造具备,师 听五辞。五辞简信,正於五刑。五刑不简,正於五罚。五罚不服,正於五过。五 过之疵,官狱内狱,阅实其罪,惟钧其过。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 克之。简信有众,惟讯有稽。无简不疑,共严天威。黥辟疑赦,其罚百率,阅实 其罪。劓辟疑赦,其罚倍洒,阅实其罪。膑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 疑赦,其罚五百率,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率,阅实其罪。墨罚之属千, 劓罚之属千,膑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 命曰甫刑。 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立。共王游於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 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 行不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 犹不堪,况尔之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共 王崩,子懿王囏立。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 王。 夷王崩,子厉王胡立。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厉 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 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 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 百物无不得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 莫匪尔极’。大雅曰‘陈锡载周’。是不布利而惧难乎,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今 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 必败也。”厉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 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 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 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 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 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 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 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 而备败,所以产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 其与能几何?”王不听。於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 於彘。 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 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雠而怼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雠怼, 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 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 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十二年,鲁武公来朝。 宣王不修籍於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王弗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 败绩于姜氏之戎。 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於太原。仲山甫谏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 听,卒料民。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 “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 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 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 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 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 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三年,幽王嬖爱襃姒。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 后。后幽王得襃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 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於夏帝 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 之,乃吉。於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 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 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 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於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於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 所弃妖子出於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於襃。襃人有罪,请入 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弃女子出於襃,是为襃姒。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 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襃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 “祸成矣,无可奈何!” 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 亦不至。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 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 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 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 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 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泄父蚤死,立其子林,是为桓王。桓王,平王孙 也。 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五年,郑怨,与鲁易许田。许田,天子之 用事太山田也。八年,鲁杀隐公,立桓公。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去 归。 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庄王四年,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王子克。 辛伯告王,王杀周公。王子克奔燕。 十五年,庄王崩,子厘王胡齐立。厘王三年,齐桓公始霸。 五年,厘王崩,子惠王阆立。惠王二年。初,庄王嬖姬姚,生子颓,颓有宠。 及惠王即位,夺其大臣园以为囿,故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谋召燕、卫师,伐惠 王。惠王奔温,已居郑之栎。立厘王弟颓为王。乐及遍舞,郑、虢君怒。四年, 郑与虢君伐杀王颓,复入惠王。惠王十年,赐齐桓公为伯。 二十五年,惠王崩,子襄王郑立。襄王母蚤死,后母曰惠后。惠后生叔带, 有宠於惠王,襄王畏之。三年,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叔带,叔带奔 齐。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礼管仲。管仲辞曰: “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 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勋,毋逆朕命。”管仲卒受下卿之礼而还。九年, 齐桓公卒。十二年,叔带复归于周。 十三年,郑伐滑,王使游孙、伯服请滑,郑人囚之。郑文公怨惠王之入不与 厉公爵,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囚伯服。王怒,将以翟伐郑。富辰谏曰:“凡我 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子颓之乱,又郑之由定,今以小怨弃之!”王不听。十 五年,王降翟师以伐郑。王德翟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平、桓、庄、 惠皆受郑劳,王弃亲亲翟,不可从。”王不听。十六年,王绌翟后,翟人来诛, 杀谭伯。富辰曰:“吾数谏不从。如是不出,王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 初,惠后欲立王子带,故以党开翟人,翟人遂入周。襄王出奔郑,郑居王于 氾。子带立为王,取襄王所绌翟后与居温。十七年,襄王告急于晋,晋文公纳王 而诛叔带。襄王乃赐晋文公珪鬯弓矢,为伯,以河内陆与晋。二十年,晋文公召 襄王,襄王会之河阳、践土,诸侯毕朝,书讳曰“天王狩于河阳”。 二十四年,晋文公卒。 三十一年,秦穆公卒。 三十二年,襄王崩,子顷王壬臣立。顷王六年,崩,子匡王班立。匡王六年, 崩,弟瑜立,是为定王。 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 楚兵乃去。十年,楚庄王围郑,郑伯降,已而复之。十六年,楚庄王卒。 二十一年,定王崩,子简王夷立。简王十三年,晋杀其君厉公,迎子周於周, 立为悼公。 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灵王二十四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二十 七年,灵王崩,子景王贵立。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蚤卒。二十年,景王爱子 朝,欲立之,会崩,子丐之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 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王。 敬王元年,晋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四年,晋率诸侯入 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奔于晋。十七 年,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 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 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 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 二十八年,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 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 王之子。 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 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於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 二十四年,崩,子安王骄立。是岁盗杀楚声王。 安王立二十六年,崩,子烈王喜立。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 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十年,烈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显王五年,贺秦献公,献公称伯。九年, 致文武胙於秦孝公。二十五年,秦会诸侯於周。二十六年,周致伯於秦孝公。三 十三年,贺秦惠王。三十五年,致文武胙於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 后诸侯皆为王。 四十八年,显王崩,子慎靓王定立。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 时东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 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有五庶子,毋适立。司马翦谓楚王曰:“不如以地资 公子咎,为请太子。”左成曰:“不可。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疏於周也。不 如请周君孰欲立,以微告翦,翦请令楚之以地。”果立公子咎为太子。 八年,秦攻宜阳,楚救之。而楚以周为秦故,将伐之。苏代为周说楚王曰: “何以周为秦之祸也?言周之为秦甚於楚者,欲令周入秦也,故谓‘周秦’也。 周知其不可解,必入於秦,此为秦取周之精者也。为王计者,周於秦因善之,不 於秦亦言善之,以疏之於秦。周绝於秦,必入於郢矣。” 秦借道两周之间,将以伐韩,周恐借之畏於韩,不借畏於秦。史厌谓周君曰: “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之敢绝周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质 使之楚’?秦必疑楚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於 秦也,周不敢不受’。秦必无辞而令周不受,是受地於韩而听於秦。” 秦召西周君,西周君恶往,故令人谓韩王曰:“秦召西周君,将以使攻王之 南阳也,王何不出兵於南阳?周君将以为辞於秦。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逾河而 攻南阳矣。”
译文: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tái 音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喾 (kù 音酷)的正妃。 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见一个巨人脚印,心里欣然爱慕,想去踩它一脚,一踩 就觉得身子振动像怀了孕似的。满了十月就生下一个儿子,姜原认为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 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马还是牛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于是又把他扔在树 林里,正赶上树林里人多,所以又挪了个地方;把他扔在渠沟的冰上,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 身上,垫在他身下。姜原觉得这太神异了,就抱回来把他养大成人。由于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 就给他取名叫弃。 弃小的时候,就很出众,有伟人的高远志向。他游戏的时候,喜欢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 种出来的麻、豆长得都很茂盛。到他成人之后,就喜欢耕田种谷,仔细观察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 什么,适宜种庄稼的地方就在那里种植收获,民众都来向他学习。尧帝听说了这情况,就举任弃 担任农师的官,教给民众种植庄稼,天下都得到他的好处,他做出了很大成绩。舜帝说:“弃, 黎民百姓开始挨饿时,你担任了农师,播种了各种谷物。”把弃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另 外以姬为姓。后稷的兴起,正在唐尧、虞舜、夏商的时代,这一族都有美好的德望。 后稷死后,他的儿子不窋(zhú 音竹)继位。不窋晚年,夏后氏政治衰败,废弃农师,不再务 农,不窋因为失了官职就流浪到戎狄地区,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jū 音居)继位。 鞠死后,儿 子公刘继位。公刘虽然生活在戎狄地区,仍然治理后稷的基业,从事农业生产,巡行考察土地适 宜种什么,从漆水、沮水,渡过渭水,伐取木材以供使用,使得出门的人有旅费,居家的人有积 蓄。民众的生活都靠他好起来。各姓的人都感念他,很多人迁来归附他。周朝事业的兴盛就是从 这时候开始的,所以,诗人们创歌谱乐来怀念他的功德。公刘去世后,儿子庆节继位,在豳(bīn 音宾)地建立了国都。庆节去世后,儿子皇仆继位。皇仆去世后,儿子差弗继位。 差弗去世后, 儿子毁隃继位。 毁隃去世后,儿子公非继位。公非去世后,儿子高圉(yǔ 音语)继位。高圉去世 后,儿子亚圉继位。亚圉去世后,儿子公叔祖类继位。 公叔祖类去世后,儿子古公亶父(dǎnfǔ 音胆,甫)继位。 古公亶父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积累德行,普施仁义,国人都爱戴他。戎狄 的薰(xūn 音熏)育族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古公亶父就主动给他们。后来又来侵扰,想要夺取 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愤怒,想奋起反击。古公说:“民众拥立君主,是想让他给大家谋利益。 现在戎狄前来侵犯,目的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民众。民众跟着我或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民众为了我的缘故去打仗,我牺牲人家的父子兄弟却做他们的君主,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干。”于 是带领家众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到岐山脚下居住。豳邑的人全城上下扶老携 幼,又都跟着古公来到岐下。以至其他邻国听说古公这么仁爱,也有很多来归从他。于是古公就 废除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建筑房舍,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又设立各种官职,来办理各 种事务。民众都谱歌作乐,歌颂他的功德。 古公的长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他的妃子太姜生下小儿子季历,季历娶太任为妻,她也 像太姜一样是贤惠的妇人。生下昌,有圣贤的祥兆。古公说:“我们家族有一代要兴旺起来,恐 怕就在昌身上应验吧?”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给昌,就一块逃到了 南方荆、蛮之地,随当地的习俗,在身上刺上花纹,剪掉了头发,把王位让给季历。 古公去世后,季历继位,这就是公季。公季学习实行古公的政教,努力施行仁义,诸侯都归 顺他。 公季去世,儿子昌继位,这就是西伯。西伯也就是文王,他继承后稷、公刘的遗业,效法古 公、公刘的法则,一心一意施行仁义,敬重老人,慈爱晚辈。对贤士谦下有礼,有时到了中午都 顾不上吃饭来接待贤士,士人因此都归附他。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西伯非常敬重老人,就 商量说为什么不去投奔西伯呢?太颠、闳(hōng 音洪)夭、散宜生、鬻(yù 音玉)子、辛甲大夫等 人都一起归顺了西伯。 崇侯虎向殷纣说西伯的坏话,他说:“西伯积累善行、美德,诸侯都归向他,这将对您不利 呀!”于是纣帝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 音有)里。闳夭等人都为西伯担心,就设法找来有莘氏的 美女,骊戎地区出产的红鬃白身、目如黄金的骏马,有熊国出产的三十六匹好马,还有其他一些 珍奇宝物,通过殷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纣见了这些非常高兴,说:“这些东西有了一件就可以 释放西伯了,何况这么多呢!”于是赦免西伯,还赐给他弓箭斧钺,让他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 纣说:“说西伯坏话的是崇侯虎啊!”西伯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纣废除炮烙的 刑法,这种刑罚就是在铜柱上涂上油,下面烧起炭火,让受罚者爬铜柱,爬不动就落在炭火里。 纣答应了西伯的请求。 西伯暗中做善事,诸侯都来请他裁决争端。当时,虞国人和芮(ruì 音瑞)国人发生争执不能 断决,就一块儿到周国来。进入周国境后,发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习惯。 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还没有见到西伯,就觉得惭愧了,都说:“我们所争的,正是人家周 国人以为羞耻的,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让出然 后离去。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 第二年,西伯征伐犬戎。下一年,征伐密须。又下年,打败了耆(qí 音其)国。 殷朝的祖伊 听说了,非常害怕,把这些情况报告给纣帝。纣说:“我不是承奉天命的人吗?他这个人能干成 什么!”次年,西伯征伐邘。次年,征伐崇侯虎。营建了丰邑,从岐下迁都到丰。次年,西伯逝 世,太子发登位,这就是武王。 西伯在位大约五十年。他被囚禁在羑里时候,据说曾经增演《易》的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 称颂西伯,说他断决虞、芮争执以后,诸侯们尊他为王,那一年就是他承受天命而称王的一年。 后来过了九(十)年逝世,谥为文王。他曾改变了殷之律法制度,制定了新的历法。曾追尊古公为 太王,公季为王季:那意思就是说,大概帝王的瑞兆是从太王时开始兴起的。 武王登位,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做辅相,还有召公、毕公等人辅佐帮助,以文王为榜样, 承继文王的事业。 武王受命第九年,在毕地祭祀文王。然后往东方去检阅部队,到达盟津。制做了文王牌位, 用车载着,供在中军帐中。武王自称太子发,宣称是奉文王之命前去讨伐,不敢自己擅自作主。 他向司马、司徒、司空等受王命执符节的官员宣告:“大家都要严肃恭敬,要诚实啊,我本是无 知之人,只因先祖有德行,我承受了先人的功业。现在已制定了各种赏罚制度,来确保完成祖先 的功业。”于是发兵。师尚父向全军发布命令说:“集合你们的兵众,把好船桨,落后的一律斩 杀。”武王乘船渡河,船走到河中央,有一条白鱼跳进武王船中,武王俯身抓起来用它祭天了。 渡过河之后,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转动不停,最后变成一只乌鸦,赤红的 颜色,发出魄魄的鸣声。这时,诸侯们虽然未曾约定,却都会集到盟津,共有八百多个。诸侯都 说:“纣可以讨伐了!”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现在还不可以。”于是率领军队回去了。 过了两年,武王听说纣昏庸暴虐更加严重,杀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 着乐器逃奔到周国来了。于是武王向全体诸侯宣告说:“殷王罪恶深重,不可以不讨伐了!”于 是遵循文王的遗旨,率领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披甲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第十一年 十二月戊午日,军队全部渡过盟津,诸侯都来会合。武王说:“要奋发努力,不能懈怠!”武王 作了《太誓》,向全体官兵宣告:“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 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淫荡之声,扰乱雅正音乐, 去讨女人的欢心。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 不能再有第三次!” 二月甲子日的黎明,武王一早就来到商郊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右手拿 着有旄(máo 音毛)牛尾做装饰的白色旗帜,用来指挥。说:“辛苦了,西方来的将士们!”武王 说:“喂!我的友邦的国君们,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各位卿大夫们,千夫长、百夫长 各位将领们,还有庸人、蜀人、羌人、鬃人、微人、人、彭人、濮人,高举你们的戈,排齐你 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让我们来发誓!” 武王说:“古人有句老话:‘ 母鸡不报晓。母鸡报 晓,就会使家毁败。’如今殷王纣只听妇人之言,废弃祭祀祖先的事不加过问,放弃国家大政, 抛开亲族兄弟不予任用,却纠合四方罪恶多端的逃犯,抬高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使用他 们,让他们欺压百姓,在商国为非作歹。现在我姬发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今天我们作战,每 前进六步七步,就停下来齐整队伍,大家一定努力呀!刺击过四五次、六七次,就停下来齐整队 伍,努力吧,各位将士!希望大家威风勇武,像猛虎,像熊罴,像豺狼,像蛟龙。在商都郊外, 不要阻止前来投降的殷纣士兵,要让他们帮助我们西方诸侯,一定要努力呀,各位将士!你们谁 要是不努力,你们自身就将遭杀戮!”誓师完毕,前来会合的诸侯军队,共有战车四千辆,在牧 野摆开了阵势。 帝纣听说武王攻来了,也发兵七十万来抵抗武王。武王派师尚父率领百名勇士前去挑战,然 后率领拥有战车三百五十辆、士卒两万六千二百五十人、勇士三千人的大部队急驱冲进殷纣的军 队。纣的军队人数虽多,却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心里盼着武王赶快攻进来。他们都掉转兵器攻击 殷纣的军队,给武王做了先导。武王急驱战车冲进来,纣的士兵全部崩溃,背叛了殷纣。殷纣败 逃,返回城中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投火自焚而死。武王手持太白旗指挥诸侯,诸侯都向 他行拜礼,武王也作揖还礼,诸侯全都跟着武王。武王进入商都朝歌,商都的百姓都在郊外等待 着武王。于是武王命令群臣向商都百姓宣告说:“上天赐福给你们!”商都人全都拜谢,叩头至 地,武王也向他们回拜行礼。于是进入城中,找到纣自焚的地方。武王亲自发箭射纣的尸体,射 了三箭然后走下战车,又用轻吕宝剑刺击纣尸,用黄色大斧斩下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然 后又到纣的两个宠妃那里,两个宠妃都上吊自杀了。武王又向她们射了三箭,用剑刺击,用黑色 的大斧斩下了她们的头,悬挂在小白旗上。武王做完这些才出城返回军营。 第二天,清除道路,修治祭祀土地的社坛和商纣的宫室。开始动工时,一百名壮汉扛着有几 条飘带的云罕旗在前面开道。武王的弟弟叔振铎护卫并摆开了插着太常旗的仪仗车,周公旦手持 大斧,毕公手持小斧,待卫在武王两旁。散宜生、太颠、闳夭都手持宝剑护卫着武王。进了城, 武王站在社坛南大部队的左边,群臣都跟在身后。毛叔郑捧着明月夜取的露水,卫康叔封辅好了 公明草编的席子,召公奭(shì 音式)献上了彩帛,师尚父牵来了供祭祀用的牲畜。伊佚朗读祝文 祝祷说:“殷的末代子孙季纣,完全败坏了先王的明德,侮慢鬼神,不进行祭祀,欺凌商邑的百姓,他罪恶昭彰,被天皇上帝知道了。”于是武王拜了两拜,叩头至地,说:“承受上天之命, 革除殷朝政权,接受上天圣明的旨命。”武王又拜了两拜,叩头至地,然后退出。 武王把殷朝的遗民封给商纣的儿子禄父。武王因为殷地刚刚平定,还没有安定下来,就命令 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然后命令召公把箕子从牢狱里释放出来。又命令毕 公释放了被囚禁的百姓,表彰商容的里巷,以褒扬他的德行。命令南宫括散发鹿台仓库的钱财, 发放钜桥粮仓的粮食,赈济贫弱的民众。命令南宫括、史佚展示传国之宝九鼎和殷朝的宝玉。命 令闳夭给比干的墓培土筑坟。命令主管祭祀的祝官在军中祭奠阵亡将士的亡灵。然后才撤兵回西 方去。路上武王巡视各诸侯国,记录政事,写下了《武成》,宣告灭殷武功已成。又分封诸侯, 颁赐宗庙祭器,写下《分殷之器物》,记载了武王的命令和各诸侯得到的赐物。武王怀念古代的 圣王,就表彰并赐封神农氏的后代于焦国,赐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国,赐封尧帝的后代于蓟,赐封 舜帝的后代于陈,赐封大禹的后代于杞。然后分封功臣谋士,其中师尚父是第一个受封的。把尚 父封在营丘,国号为齐。把弟弟周公旦封在曲阜,国号为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弟叔鲜于管, 封弟弟叔度于蔡。其他人各自依次受封。 武王召见九州的长官,登上豳(bīn 音宾)城附近的土山,远远地向商朝的国都眺望。武王回 到周都镐京,直到深夜不能安睡。周公旦来到武王的住处,问道:“你为什么不能入睡?”武王 说:“告诉你吧:上天不享用殷朝祭品,从我姬发没出生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郊外怪兽成群, 害虫遍野。上天不保佑殷朝,才使我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上天建立殷朝,曾经任用有名之士三 百六十人,虽然说不上政绩光著,但也不至于灭亡,才使殷朝维持至今。我还不能使上天赐给周 朝的国运永葆不变,哪里顾得上睡觉呢?”武王又说:“我要确保周朝的国运不可改变,要靠近 天帝的居室,要找出所有的恶人,惩罚他们,像对待殷王一样。我要日夜勤勉努力,确保我西方 的安定,我要办好各种事情,直到功德在四方放光。从洛水湾直到伊水湾,地势平坦没有险阻, 是从前夏朝定居的地方。我南望三涂,北望岳北,观察黄河,仔细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区,这里 离天帝的居室不远,是建都的好地方。”于是对在洛邑修建周都进行了测量规划,然后离去。把 马放养在华山南面,把牛放养在桃林区域;让军队把武器放倒,进行整顿然后解散:向天下表示 不再用兵。 武王战胜殷朝之后二年,向箕子询问殷朝灭亡的原因。箕子不忍心说殷朝的不好,就向武王 讲述了国家存亡道理。武王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所以又故意询问了天地自然规律的事。 武王生了病。这时天下还没有统一,王室大臣非常担心,虔诚地进行占卜;周公斋戒沐浴, 祷告上天,为武王消灾除邪,愿意用自己身体去代替武王,武王病渐渐好了。后来武王逝世了, 太子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成王。 成王年纪小,周又刚刚平定天下,周公担心诸侯背叛,就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管 叔、蔡叔等弟兄怀疑周公篡位,联合武庚发动叛乱,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的命令,平复叛乱, 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让微子开继承殷朝的后嗣,在宋地建国。又收集了殷朝的全部 遗民,封给武王的小弟弟封,让他做了卫康叔。晋唐叔得到一种二苗同穗的禾谷,献给成王。成 王又把它赠给远在军营中的周公。周公在东方接受了米谷,颂扬了天子赐禾谷的圣命。起初,管 叔、蔡叔背叛了周朝,周公前去讨伐,经过三年时间,才彻底平定,所以先写下了《大诰》,向 天下陈述东征讨伐叛逆的大道理;接着又写下了《微子之命》,封命微子继续殷后;写下了《归禾》、《嘉禾》,记述和颂扬天子赠送嘉禾;写下《康诰》、《酒诰》、《梓材》,下令封康叔 于殷,训诫他戒除嗜酒,教给他为政之道。那些事件的经过记载在《鲁周公世家》中。周公代行 国政七年,成王长大成人,周公把政权交还给成王,自己又回到群臣的行列中去。 成王住在丰邑,派召公再去洛邑测量,目的是为了遵循武王的遗旨。周公又进行占卜,反复 察看地形,最后营建成功,把九鼎安放在那里。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进贡的路程都一 样。”在测量和营建洛邑的过程中,写下了《诏诰》、《洛诰》。成王把殷朝遗民迁徙到那里, 周公向他们宣布了成王的命令,写下了训诫殷民的《多士》、《无佚》。召公担任太保,周公担 任太师,往东征伐淮夷,灭了奄(yǎn 音掩)国,把奄国国君迁徙到薄姑。成王从奄国回来,在宗 周写下了《多方》,告诫天下诸侯。成王消灭了殷朝的残余势力,袭击了淮夷,回到丰邑,写下 了《周官》,说明周朝设官分职用人之法,重新规定了礼仪,谱制了音乐,法令、制度这时也都 进行了修改,百姓和睦、太平,颂歌四处兴起。成王讨伐了东夷之后,息慎前来恭贺,成王命令 荣伯写下了《贿息慎之命》。 成王临终,担心太子钊(zhāo,音招)胜任不了国事,就命令召公、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 位。成王逝世之后,召公、毕公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拜谒先王的宗庙,用文王、武王开创周 朝王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要他一定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专心办理国政,写下了《顾命》, 要求大臣们辅佐关照太子钊。太子钊于是登位,这就是康王。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诸侯,向他们 宣告文王、武王的业绩,反复加以说明写下了《康诏》(康王之诰)。所以在成王、康王之际,天 下安宁,一切刑罚都放置一边,四十年不曾使用。康王命令毕公写作策书,让民众分别村落而居 住,划定周都郊外的境界,作为周都的屏卫,为此写下《毕命》,记录了毕公受命这件事。 康王逝世之后,儿子昭王瑕(xiá 音霞)继位,昭王在位的时候,王道衰落了。昭王到南方巡 视,没有回来,因为当地人憎恶他,给他一只用胶粘合的船,结果淹死在江中。他死的时候没有 向诸侯报丧,是因为忌讳这件事。后来立了昭王的儿子满,这就是穆王。穆王继位时,已经五十 岁了。国家政治衰微,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损害,就命令伯冏(jiǒng 音烱)反复告诫 太仆,要管好国家的政事,写下了《冏命》。这样,天下才又得以安定。 穆王准备去攻打犬戎,祭(zhài 音寨)公谋父劝他说:“不能去。 我们先王都以光耀德行来 服人,而不炫耀武力。军队平时蓄积力量,待必要时才出动,一出动就有威力。如果只是炫耀武 力,就会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没有人惧怕了。所以歌颂周公的颂诗说:“收起干与戈,藏起弓 和箭。求贤重美德,华夏都传遍,王业永保全。”先王对待民众,努力端正他们的品德,使他们 的性情纯厚,增加他们的财产,改善他们的器用,让他们懂得利和害之所在,用礼法教育他们, 使他们专心致力于有利的事情而躲避有害的事情,心怀德政而惧怕刑威,所以才能保住先王的事 业世代相承日益壮大。从前我们的先祖世代担任农师,为虞舜、夏禹谋事。当夏朝衰落的时候, 夏朝废弃农师,不务农事,我们的先王不窋因而失掉官职,自己流落到戎狄地区,但对农事却不 敢松懈,时时宣扬弃的德行,继续他的事业,修习他的教化法度,早晚恭谨努力,用敦厚笃实的 态度来保持,用忠实诚信的态度来奉行。后来世代继承这种美德,没有玷污前人。到文王、武王 时候,发扬先人的光明美德,再加上慈祥和善,侍奉鬼神,保护民众,普天之下没有不高兴的。 商王帝辛对民众犯下了大罪恶,民众再也不能忍受,都高兴地拥戴武王,因此才发动了商郊牧野的战争。所以说,先王并不崇尚武力,而是勤勤恳恳地体恤民众的疾苦,为民除害。先王制度规 定:国都近郊五百里内陆区是甸服,句服以外五百里地区是侯服,侯服至卫服共二千五百里内陆 区总称为宾服,蛮夷地区为要(yāo 音腰)服,戎狄地区为荒服。甸服地区要供日祭,即供给天子 祭祀祖父、父亲的祭品;侯服地区要供月祀,即供给天子祭祀高祖、曾祖的祀品;宾服地区要供 时享,即供给天子祭祀远祖的祭品;要服地区要供岁贡,即供给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区要来 朝见天子。祭祀祖父、父亲,每日一次;祭祀高祖、曾祖,每月一次;祭祀远祖,每季一次;祭 神,每年一次;朝见天子,终生一次。先王留下这样的遗训:有不供日祭的,就检查自己的思想; 有不供月祀的,就检查自己的言论;有不供时享的,就检查自己的法律制度;有不供岁贡的,就 检查上下尊卑的名分;有不来朝见的,就检查仁义礼乐等教化。以上几点都依次检查完了,仍然 有不来进献朝见的,就检查刑罚。因此有时就惩罚不祭的,攻伐不祀的,有征讨不享的,谴责不 贡的,告谕不来朝见的,于是也就有了惩罚的法律,有了攻伐的军队,有了征讨的装备,有了严 厉谴责的命令,有了告谕的文辞。如果宣布了命令,发出了文告,仍有不来进献朝见的,就进一 步检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轻易地劳民远征。这样一来,不论是近是远,就没有不服,没有不归 顺的了。如今自从大毕、伯士死后,犬戎各族按照荒服的职分前来朝见,而您却说‘我要用宾服 不享的罪名征伐它,而且要让它看到我的军队的威力’,这岂不是违背先王的教诲,而您也将遭 受劳顿吗?我听说犬戎已经建立了敦厚的风尚,遵守祖先传下来的美德,始终如一地坚守终生入 朝的职分,看来他们是有力量来和我们对抗的。”穆王终究还是去征伐西戎了,结果只获得四只 白狼和四只白鹿回来。从此以后,荒服地区就不来朝见天子了。 诸侯有不亲睦的,甫侯向穆王报告,于是制定了刑法。穆王说:“喂,过来!各位有国家的 诸侯和有采地的大臣,我告诉你们一种完善的刑法。现在你们安抚百姓,应该选择什么呢,不是 贤德的人才吗?应该严肃对待什么呢,不是刑法吗?应该怎样处置各种事务,不是使用刑罚得当 吗?原告和被告都到齐了,狱官通过观察言语、脸色、气息、听话时的表情、看人时的表情来审 理案件。 五种审讯的结果确凿无疑了,就按照墨、劓(yì 音亦)、膑(bìn 音殡)、宫、大辟五种 刑的规定来判决。如果五刑不合造,就按照用钱赎罪的五种惩罚来判决。如果用五刑不合适,就 按照五种过失来判决。按照五种过失来判决会产生弊病,这就是依仗官势,乘机报恩报怨,通过 宫中受宠女子进行干预,行贿受贿,受人请托。遇有这类情况,即使大官贵族,也要查清罪状, 与犯罪的人一样判他们的罪。判五刑之罪如果有疑点,就减等按五罚处理;判五罚之罪如果有疑 点,就减等按五过处理;一定要审核清楚。要在众人中加以核实,审讯的结果要与事实相符。没 有确凿的证据的就不要怀疑,应当共同尊敬上天的声威,不要轻易用刑。要判刺面的墨刑而有疑 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六百两,但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要判割鼻的劓刑 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一千二百两,比墨刑加倍,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 还应施刑。判挖掉膝盖骨的膑(bìn 音殡)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三千两,比劓刑加 一倍半,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判破坏生殖机能的宫刑而有疑点的,可以 减罪,罚以黄铜三千六百两,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行。判杀头之刑大辟,而 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六千两,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证有罪,还应施行。五刑的条 文,墨刑类有一千条,劓刑类有一千条,膑刑类有五百条,宫刑类有三百条,大辟类有二百条。 这套刑法因为是甫侯提出来的,所以叫做《甫刑》。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逝世,儿子共王繄扈(yīhù 音医户)继位。共王出游到泾(jīng 音径)水边 上,密康公跟随着,有三个女子来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说:“你一定要把她们献给国王。 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君王田猎都不敢猎取太 多的野兽,诸侯出行对众人也要谦恭有礼,君王娶嫔妃不娶同胞三姐妹。那三个女子都很美丽。 那么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么德行承受得起呢?君王尚且承受不起,更何况你这样小人物呢? 小人物而拥有宝物,最终准会灭亡。”康公没有献出那三个女子,只一年,共王就把密国灭了。 共王逝世后,他的儿子懿王囏(jiān 音艰)登位。 懿王在位的时候,周王室衰落了,诗人们开始 作诗讥刺。懿王逝世,共王的弟弟辟方登位,这就是孝王。孝王逝世后,诸侯又拥立懿王太子燮 (xiè 音谢),这就是夷王。 |
|
来自: ldjsld > 《史记全文赏析注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