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无所依恃的一刻

 昵称26694539 2015-09-16
 

 近日买很多灵修类的书籍来看,《当下的力量》、《平常禅》等等,还有一本《当生命陷落时》,因为我生命中的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在“陷落”时。如今我允许自己看书更随性,有兴致时随手翻翻就好,不再把书当作了不得的权威与专家毕恭毕敬研习,因为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切身的体验与从中所得的智慧。因此,买的书堆了一堆,我也不过是每本看了个开头。

 

但似乎几本书都无一例外地从我们对生命的控制说起,讲到我们是如何地以各种方式企图控制我们的人生,从而逃避人生最本质的孤独、恐惧与无助。然而越是控制,越会失控。于是我们又变本加厉,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控制,令我们在人生中动弹不得,卡在对过去惨痛教训的回忆与对无把握的将来的焦虑中,痛苦便应运而生。

 

我们控制以防备痛苦,结果控制反而成了我们制造痛苦的武器,这是多么可笑。但人生中,我们不正是常常如此似是而非的吗?

 

可我们还是一味地坚持下去,因为控制让我们感觉自己有力量,让我们不至于绝望,让我们可以不去面对那最害怕最痛的东西。但那些东西始终都存在着,与生命本身一起。虽然我竭力不去看,我却总能听到它的呼唤,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终于慢慢地懂得,一切——痛苦,疾病,挫折,彷徨,哀伤……——一切都是生命向我发出的呼唤与邀请。它在对我说:有一些东西需要去看到,你的生活需要改变……放下你紧抓着不放的维系安全感的人和事,跨越你最深的恐惧与伤痛,认真对待你的梦想,跳下去,死一次,然后,你能拥抱更广阔的生命,更真实而热忱地活着……

 

这样的呼唤,我听到已经很久了,从两年前突然之间腰椎没有来由地脱位开始。这其间,我也做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但像一个朋友说的:生命力会不断推动你前行。不是停下,而是继续,继续前行……

 

我一直是在安全与冒险之间挣扎的。虽然也曾单身一人跑到举目无亲的美国,但是每一次出差去外地讲课前,我都仍然常常有“哪里都不想去了就想跟家呆着”的感受。在有些事情上,我很冒险。哪怕一度吓到自己惊恐发作,半年以后我还敢再试一次——我都真是佩服我自己的勇气。但也有些事情上,我一直拖拖沓沓,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可是生活不容许人得过且过。因此,我一直拖沓着说要做却不去做的事,生活让它逼到眼前来,令我措手不及,慌乱难受的同时,也有几分好笑——生命自有它的幽默,不管算不算黑色的。

 

因为早就知道要发生,所以也还应付得来。并且,能在逆境中保持如此的平静,甚至是不失美好的心境,我对自己能做到这样也有一点小小的意外。因此忽然真的感激过去这十年的日子,所有那些痛苦,真的磨砺了我,否则我不会有今日的智慧与成熟——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只是,在夜深的某个时候,想到失落,想到一些小小的细节,几乎是琐细到可笑的失落,却令我忽然有些惊惶失措:呵,我能面对和承担吗?!真的能吗?不能控制的未来几乎又令我心怯胆寒。

 

就在这样的时候,读到《当生命陷落时》里一句“这无所依恃的一刻”——呵,这无所依恃的一刻,当我真正看清,我才知道,先前所有的担心和忧惧其实都还是细枝末节的。真正害怕的,是怕面对人生中最根本的这无所依恃的真相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一家培训公司老板跟我说的:金融危机虽然来了,但其实以许多白领的身家,度过这个寒冬绰绰有余。只是大家被撼动之处,并不仅仅是工作,而是身份、安全,所有那些心理层面最深的东西。因此,企业也好,个人也好,现在都更加重视心态的调节。

 

我听了她的话,觉得终于看到金融危机中的“机会”了:或许它会帮助我们更多地转入内在,让企业也更加人性化,让人活得更像人。

 

或许有很多的人都像我一样,在这个冬天,更靠近那无所依恃的感觉。
 

所有的书里也都说:“安住”于当下这一刻,安住在你的恐惧里,安住在所有负面的情绪与经验里。呆在那里,停留其中,只是观照,面对它,无所回避,也无所沉溺。从那里我们可以经验到生命最深的本质,可以重拾这一刻的自在安详,可以迈向自由。

 

这就是我正在和将要做的事。

 

所以,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正感受到孤单、彷徨、苦闷、畏惧、无处可去,那么,在这一切里,我与你同在。

 

与此同时,在生命的喜悦、宁静、丰盛与祝福里,你也与我同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