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松,永生的老师

 陈武光 2015-09-16

陈武光

艾如松老师,我大学时期的同学。矮个子、微胖,卷曲的头发,炯炯有神透着一股稚气的眼神,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与如松同级不同班,听同学说,如松平时不善言谈,但在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每天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班上有什么活动,如松又好像换了一个人,出主意想办法,和班上同学忙着一起干活。

在大炼钢铁期间,我受命与其他五位同学制造“超声波发生器”,其实,我们对什么是“超声波发生器”毫无所知,但那时人的精神力量是被无限放大了的,我们就凭着这样一股精神,依样画葫芦,很快就把“超声波发生器”制造出来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物理实验室做试验,正当我们把电炉的插头往插座上插的时候,插座突然冒出浓烟窜出火苗,发出一阵劈劈啪啪的响声,大家为这突如其来的情景惊呆了,很快不约而同地抢着去排除这一险情,就在这时只见一个矮个子冲了上去,极为敏捷地把插头拔了下来,化险为夷,否则后果难料。五十年来,我经常与亲朋好友提起这个矮个子同学,他就是艾如松同学。至今我不知道艾如松同学是哪个班的,但是他额前那卷曲的头发,透着稚气的眼神,以及比个子高大的举动,始终荡漾心中,敲击心弦。

  大学期间,我们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工程、北京周口店大学生花果山大会战。在十三陵水库工地,我们与解放军一起并肩作战,运载沙石的列车尚未停稳,我们扛着大铁铲冲上去,哼着号子,分秒必争地把沙石卸下车,看着远去的列车,我感到十分自豪。北京大学生花果山大会战,我们首批开进花果山,任务是在山上挖鱼鳞坑、水平条,播下核桃种子。花果山两边高山峻岭,中间是布满奇形怪状石头的干枯的溪谷,山上散落着一些柿子树,当时正值金秋时节,花果山一派秋色,格外迷人。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登上山,山上到处都是石头,我们用铁镐撬开石头,再挖出一米长、宽深各半米的水平条和直径一米、深半米的鱼鳞坑,最后播下核桃。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们每天引亢高歌向山顶进发,山谷里不时传来我们的声音。我只是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周口店花果山工地经常见到如松,他以矮小的身躯竭尽全力撬开巨石的一幕幕感人景象,令人动情。当年播下的核桃长大成林,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可惜如松再也看不到了。

  七十年代,如松带学生去劳动,一群学生在河边洗衣服,一个学生不慎落水,在一旁洗衣服的如松,顾不得脱衣服,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潜入水底寻找学生,最终找到了学生,他凭着最后一股力气,奋力把学生推上岸,如松却沉入水底,永远,永远。岸上的学生慌成一团,失声痛哭,呼喊着:如松老师!回荡,回荡,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如松,生命如松,精神如松,永生如松!

陈武光 发表于 2007-04-05 10:17 | 阅读 (1) | 评论 ( 0) | 修改 | 删除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