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读多背,重视平时的积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同学们,我们从小就开始读书,你现在读破了几卷了?多读书,有助我们理解,提高我们的语感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这一点大家都认识到了,但有一个困惑就是:同学们都想多读书,但高考在即,所剩时间无多。怎么办?那就得处理好粗读与精读的关系。平时在课下选择好好的文章文段,晨读的时候集中阅读。这样避免了盲目,更有针对性,效率高,效果好。再者,对于好的文章、精美的文段、精彩的语句一定要多背,别人耗了多少精力才写出来的精美作品,结果让你三下五除二给背过了,成为了你自己的东西,这是多么便宜的事情!?重要的是这些好的素材在考场作文中很能派上用场,平时多积累多背诵,考场上才不至抓耳挠腮、左支右绌,相反你可能会文思泉涌,妙语如珠,汩汩滔滔,不可遏抑。何至于此?自然是多读多背了。 三、坚持每周写点东西,不要让笔生了,思想“钝”了 你是否有坚持写作的好习惯?搞好写作近的来说是直接服务于高考,长远来说是为未来作准备,这也是我们今后所必备的一种素质。那么怎样提高作文水平?要多读、多背、多思、多写。这里强调多写,要坚持写。同学们都在写周记、日记,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很好的途径,但大多数没有把周记日记用好。这里摘一点,那里抄一点,目的只有一个,应付老师检查。不是抱着一种谦虚的学习的态度,而只是在做一种自欺欺人的游戏,可悲可叹!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学习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其最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里应当肯定的一点是,摘抄别人文章,摘录精美文段,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但光抄不写,不会有根本上的提高。所以,一定要自己去写,动脑子写,用心去写。别怕写不好,别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关键是要敢写。阿-托尔斯泰说:“写作从来是困难的,越难,结果就越好。”这是至理名言。这里建议同学们,要想提高作文水平,既要多摘抄,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经验,又要坚持独立写作。每周至少要写一篇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字数嘛,也得限制一下,不少于800字,素材不限,可评点社会、笑看风云,也可从身边平常小事写起,或者你看到一篇好文章,也可模拟思路题材仿写一篇——要真正使手中的笔成为心灵之舌。坚持下去,慢慢你会发现,前方有无穷的美妙在等待着你! 四、抓好落实,防止似是而非 落实就是生命。这句话每个老师都说,每位同学都懂,但是你真正做好了吗?落实什么,怎么落实?一直是困绕着很多同学的问题。老师课上讲的东西还有疑问吗?基本的知识都认真整理了吗?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一丝不苟的完成了没有?在这里我想谈一谈“问”的问题。古人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寡。”学习上有疑问是正常现象,疑问及时的得到解决,落实这一环节也就搞好了。但在实际学习中有为数不少的同学不善于问问题。那是不是都弄懂了、搞清楚了呢?其实不然。我想这里有两点:一是怕丢面子,别人不问我为什么要问?二是“差不多主义”,满足于一知半解、大体明白,不求深层次的把握。老师来辅导,不就是给你解决疑难吗?老师都不怕丢面子,你为什么还在掩耳盗铃,一味的虚荣下去呢?你到底是来做什么的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不闻《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吗?积少成多,“积劳成疾”,后果不堪设想。你还想执迷不悟吗?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疑难点解决的多寡缓急也许正是你我的差距所在。现在还不晚,该清醒了。 以上几点是关于语文学习的几点建议与看法,望同学们对照自我,明确方向,真正把上面的几点作为自己日常学习的规范。“十年磨一剑,今朝试才期。”同学们,为母亲的微笑而学习,奋发努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