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北京故宫博物院为给自己庆生这次把家底都翻出来了,你造么?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将展出近300件国宝文物,都是清宫旧藏。亲,做好准备了吗?我带上你,你带上腿,咱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翻皇帝的家底去!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咱们一起在风景优美的故宫里排上四个小时的队,想必也是极好的。 不过想很优雅的排在队伍前面,必须在故宫开门时就施展轻功绝技~这不是看画展,这是一场体力和智力的角逐……
比如,下面这幅《洛神赋图》(重要的是,这幅画在延禧宫展出哦,排队人少一点啦) 顾恺之《洛神赋图》(宋人摹本) 故宫博物院的《洛神赋图》其实不是顾恺之的原作,而是宋人摹本,同样的摹本还有好几件,不过这并不影响这幅画的价值,因为都能反映东晋的绘画水平和风格。中国画大多是画在绢或纸上的,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所以至今这些国宝也很少“抛头露面”,这不像西方油画,在卢浮宫里,除了《蒙娜丽莎》被隔离在一个大玻璃罩里,其他的作品,无论多么有名,观众都可以近距离接触——只要你不把鼻子尖贴上去亲吻画就好! 《洛神赋图》创作题材来自于曹植的《感甄赋》。曹植是曹操25个亲儿子之一,不要惊讶,他还至少有6个女儿……在曹操的儿子们中,大家最熟悉的估计是曹冲了,至少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自幼聪慧过人,曹操也有意让曹冲接班。只可惜,天妒英才,曹冲没成年就死了。在剩下的儿子当中,曹丕和曹植都非常有才华,他俩和自己的老爹曹操在文学史上并称为“三曹”。一番测试后,曹操最后将位置传给了曹丕,而曹丕又十分担心自己弟弟夺权,就有了曹植被迫在七步内作诗的故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少年时代的曹植爱上蔡县令甄逸之女甄宓,但是甄宓却被嫁给曹丕为后,曹丕并不珍视这段感情,宓妃郁郁而终。曹丕在宓妃去世后,将宓妃的玉缕金带枕给了曹植。《洛神赋》就描绘了曹植在回封地的时候路过洛水,见到了死后化身为洛水女神的宓妃,但是人神殊途,注定不能在一起,曹植只能郁郁寡欢的离开。《洛神赋图》就像一个连环画一样,曹植的形象也出现很多次。 第一段,曹植和随从经过洛水,那个在伞下的人就是曹植。马好像感应了异常情况,在地上打滚,不肯离开。顾恺之的线条没有粗细上的变化,被称为“铁线描”。 第二段 洛水女神(宓妃)突然出现 第三段,女神们……这就是传说中的凌波微步吧 第四段,此处,曹植再次出现 第五段,女神现身,果然各种瑞兽相伴出现 第六段:画画还处于稚拙阶段,这艘船完全不合比例,好像是在水盆里……画面左边的曹植如果站起来肯定比树高多了,山看起来就像小土堆而已。 最后,人神殊途,在短暂的相遇后,曹植不得不离开…… 说完了这幅画,再说说大名鼎鼎的顾恺之!绝对是中国绘画史上偶像级人物!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啥叫小字,专家也有争议,虾球妈觉得像是“狗蛋儿、狗剩儿”一类的小名。当时人形容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其实是顾恺之自保的手段而已。据说他曾寄存了一橱作品在上司桓玄那里,结果桓玄从后面撬开柜子,把画全偷走了。没想到,顾恺之知道这件事之后并不生气,反而拍着手说:“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这就是大师做人的境界,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做人不灵活点怎么能行。 顾恺之能够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有野史为证。据说顾恺之爱上了邻家一姑娘,可是姑娘没看上他,他就画了姑娘的肖像,一用针扎肖像,姑娘就感到心口疼……虾球妈此处只想弱弱的问一下,编这个故事的人啊,你是想说顾恺之画画传神呢还是想说他小心眼呢? 痴情的曹植,看到了洛水女神居然是日思夜想的宓妃,有些意外。 回眸一望的洛水女神,满眼里都是依依不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