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moto9977 2015-09-18
    长芦育婴堂创办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由长芦运使周南樵,请长芦盐政奏准创立,而以长芦盐商管理全部事务,故标以“长芦”二字,以表示该堂完全为盐商设办之慈善机关。首创时,设立在天津城东门外,光绪初年,迁于南斜街,名为育婴新堂,至光绪三十三年,移到新开河北岸。

  设立之初,虽然育婴堂主要收养迷路、被拐、被虐待或者是病残的婴儿,而且有些家庭没有经济条件或能力抚养孩子,也可以送到育婴堂,由育婴堂帮助抚养一段时间,再接回家里。可以说,被送进育婴堂的孩子以孤儿为主要接收对象。原来的育婴堂统由堂董一人说了算,大事小情都要经过堂董同意,时间一长,难免产生个人谋私的嫌疑。因此,一个由政府聘任的11人董事会应运而生,由选举出的一名常务董事处理日常事务,各位董事人选,以办理慈善事业著有成绩,能出资赞助的人担任,并制定章程及办事细则。原先负责的乳婴的堂妇大多年老,也被有新知识的保姆所替代。另外,堂内的设施以及孤儿的饮食也不同程度得到改善。

    本报记者黄卫
曾经的天津长芦育婴堂与水阁医院
作者: 来源:新浪 发布日期:2013-08-01 浏览次数:121452
长芦育婴堂大门

  (新浪博客/逸灵轩主)历史上,长芦都转运盐使司和长芦巡盐御史衙署先后移至天津。长芦盐业对近代天津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盐业的富有,或由盐业拨付,或由盐商捐资,天津建设了一些公益事业。长芦育婴堂和水阁医院即是两个例证。

  长芦育婴堂的旧址在今新开河畔,育婴前街4号大院,创办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个官办商助,专门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附属于长芦盐运机关,故称长芦育婴堂。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天津闹水灾,许多逃难灾民无力抚养自己的孩子而弃婴。有一叫周南樵在广东做官退职回家的天津人不忍睹此惨状,将弃婴收养家中,但弃婴太多,个人无力全部收养,他的好友嵇承志当时任长芦盐运使,帮助他向上级盐运御史徽瑞建议创办育婴堂收养弃婴。后经乾隆皇帝奏准,创办了长芦育婴堂,地点在今水阁大街,这是最早的育婴堂。1906年袁世凯在津办新政,将育婴堂改为女医学堂及女医局,由盐商捐银四万两,另又在新开河旧直立师范学堂西侧重建了长芦育婴学堂,有房屋350多间,可容纳500余名婴儿。邓颖超的母亲世传中医杨振德在1910年前后带着年幼的邓颖超在这里当过医生。1931年,该堂归市社会局管理,后因经费短缺,于1936年又归盐务机关管理。1937年,日军占领天津,堂务接近于崩溃,后来育婴堂搬到了西门里。解放后市政府接管了育婴堂,改名为天津市立育幼院,对堂婴做了妥善安排,从此结束了育婴堂长达156年的历史。

  天津水阁医院前身为天津公立女医局;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则是北洋女医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妇产科医院、公办护士学校。清末新政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袁世凯在津创办了妇产专科医院,始称天津公立女医局,后称北洋女医局。医院属公立私助,有慈善成分在其中,女医局每月有700元官银补贴。院址初在金钢桥北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与女医学堂并迁至东门外育婴堂的旧址。当时“房顶用泥灰,因年久失修,无不渗漏。屋内系通长土炕,均已残缺”。长芦盐运使司出资修缮了育婴堂的旧房舍,该院有前后两院,前院为门诊部,后院作为住院部,有房舍六七十间,病床四十多张,医院由长芦盐运使司主管。医院引进购置一批西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以西式接生法施手术,使广大妇女的生育观念得以改变。从此,津门开始告别“接生婆时代”。

  随着医院业务逐年加大,开销骤升,经费问题一直困扰着女医院。长芦盐商再次做出了重大贡献,北洋女医局早期医疗行政负责人金韵梅在致长芦盐运使18件禀文中,至少有一半为了经费问题直接向长芦盐运使请求拨款。中国第一档案馆保留着长芦盐运使司档案,记载着当年北洋女医局及女医学堂的史料。现存水阁医院档案有女医局董事会名单,严修居首。严范孙是天津近代新式中小学教育的开创者。严家几代经营盐业。在女医局难以为继的关头,严修挺身而出,发起组织了董事会,以他的威望和人脉,联络社会名人接办了女医局,帮助女医局过了这道坎。近代以来天津的妇幼保健事业,应铭记他和董事们的功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