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需要遵循教育心理学和孩子的认知规律,而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则是教育这个科学体系中最尖端的一门科学,它包含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来进行构想、计划、选择、乃至创造的全部过程。 现在全球基础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按学科进行的课程设计,给学生呈现的是破碎的课程,没有提供使知识一体化的手段;没有论述学校教育同生活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和经验;更没有考虑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是存在着的各种真正有效的其它学习方式。针对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出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个别发展和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另外还有以问题解决为主的问题解决中心设计,强调集体的作用,把重点放在个人与社会生存的问题之上。 我认为这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它们都存在两个共同的问题,一是课程缺乏延续性,二是都忽略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要想让一个课程既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出发,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强调集体的作用,还能让课程具备延续性,且能继承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我认为只有将代表人类最高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的绘本故事与模拟人生的教育戏剧和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才能终结孩子们从前拼接式的分散学习法,使知识一体化,使学习和生活经验一体化,并且孩子是快乐学习、互动学习、甚至以为是在玩,并不知道是在学习。 绘本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常规的教育方式相比,最难的地方在每堂课的课堂设计。常规的课程设计基本是一劳永逸,每一堂课都遵循同样的上课流程,而绘本教育因为每一个故事的主题都不同,每一个主题适合的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针对每一堂课都要付出艰辛的设计工作,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式、体验式的人生模拟游戏、角色互换体验和心灵感悟练习,确保孩子们的上课效果,确保我们教育目标的达成。在这之前我们自己还要先深入解读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绘本作品和世界名著,然后进行再创作,用孩子们能理解和领会且喜爱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可以说,我们现在就是做着全球最尖端也最艰难的一件事情,既要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世界文化遗产传递给孩子,又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我们所有的教育目标,除了同步完成审美、情感、思辨、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肢体表达、性格塑造、人格塑造、价值观塑造、压力释放等诸多教育目标,还要完成孩子心灵系统工程的建构,还要让孩子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去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现在走进阅读吧的孩子都是幸运且幸福的。他们是最早受益的一批孩子,注定了由他们来见证这个课程体系的尖端性和先进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