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集思见闻录 2015-09-18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你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你为了得到它所必需放弃的所有东西。所以经济学家在讲企业生产成本的时候,包括他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

 

企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包括两种:

①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是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比如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购买原材料的货币支出。

②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比如,海伦精通电脑,作为程序员工作每小时可以赚100美元,而她在糕点厂工作每一小时,就要放弃100美元收入,这种放弃的收入也是她成本的一部分。

又如,假如海伦用她储蓄的30万美元投资了一家糕点厂,她就放弃了把这笔钱存银行可以得到的1.5万美元利息收入(假设年利率5%)。这放弃的1.5万美元就是海伦企业的隐性机会成本之一。

假如海伦只有10万美元储蓄,她以5%的年利率从银行借了20万美元,一起来投资工厂。海伦的会计师只衡量显性成本,也就是每年还贷给银行的1万美元利息,这是从企业流出的货币量。但是经济学家仍然认为海伦拥有企业的机会成本是1.5万美元,因为机会成本=支付银行贷款的利息(显性成本1万美元)+放弃10万美元的储蓄利息(10*5%=5000美元,这是隐性成本)。

 

显性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区别,强调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在分析经营活动之间的重要不同。经济学家在研究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时,这种决策是既根据了显性成本又根据了隐性成本的。而会计师只记录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货币,所以他们只衡量了显性成本,往往忽略了隐性成本。

当海伦放弃作为电脑工作可以赚钱的机会时,她的会计师并没有把这一点作为她糕点经营的成本。因为企业并没有为支付这种成本而花钱,它不会出现在会计财务报表上。但是经济学家却把她放弃的收入作为成本,因为这会影响海伦做出何种经营的决策。如果海伦作为电脑工作的工资从每小时100美元上升到了500美元,那她就会认为经营糕点事业成本太高了(太亏了),并决定关掉工厂,转而从事电脑事业。

 

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的方法来衡量成本,因此他们也就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衡量利润。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机会成本(显性+隐性))。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很明显,会计利润(economic profit)通常大于经济利润(accounting profit)。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企业要想有利可图,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的机会成本,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会计造假

·安然(enron)方式:

你签订了在以后30年中每天向顾客提供一个冰激凌蛋卷的合约。你故意低估提供每个冰激凌蛋卷的成本,然后把这些未来冰激凌销售的所有预期利润,记作是今年年底前的一部分。突然间,你似乎是拥有了极为有“利润”的经营,你还能借着现在你公司股价暴涨的机会卖出你持有的股份。

·戴耐格(dynegy)方式:

虽然冰激凌销售没有利润,但你设法让投资者相信,它们在未来将是有利的。然后你与街上另一家冰激凌店暗中达成协议:双方每天互相购买对方几百个冰激凌蛋卷,或者确切的说,假装购买——并不需要实际地搬来搬去。结果是看起来你似乎是未来经营中的一个大参与者,而且还可以按膨胀的股价卖出你的股份…

·世通(worldcom)方式:

你不用创造假装的销售,只通过假装支出——奶油、糖和巧克力浆——是新冰箱购买价格的一部分,隐藏真实成本。这样,你无利的经营在账面上看起来,就成为只是借钱为购买新设备而筹资的极有利经营。同样你还可以在上升的股价中卖出你的股票。

 

既然双方做生意,有所求,银行高管和审计人员就并不想让那些给他们顾问(或业务)收入的公司日子太难过。而且,民选的官员们也会考虑到竞选献金和其他的利益诱惑,不会让监管者太严格执法。

 

生产函数:是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海伦糕点厂的生产函数与总成本:

工人数量

产量

(每小时生产

的糕点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

(递减规律)

工厂的成本

(美元)

工人的成本

(美元)

投入的总成本

(工厂成本+工人成本)

(美元)

0

0

 

30

0

30

1

50

50

30

10

40

2

90

40

30

20

50

3

120

30

30

30

60

4

140

30

30

40

70

5

150

10

30

50

80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可以看出: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产量并非同比增加,生产函数变得平坦起来,这表明:边际产量递减

 

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是从那种投入增加一单位中,所得到的产量的增加。当工人数量从1增加到2时,糕点产量从50增加到90,因此第二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40块蛋糕。当工人从2人增加到3人时,糕点产量却只从90增加到120,因此第三个工人的边际产量只有30块蛋糕。

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边际产量不断减少。第二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40块蛋糕,第三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30块蛋糕,第四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20块,这个特征被称为边际产量递减。原因是:当工人人数较少时,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固定数量的机器设备,而随着工人人数增加,增加的工人只能与别人合用设备,因此人越多边际产出率就越小了。

 

再来看海伦的总成本曲线: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曲线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随着产量增加,总成本曲线越来越陡峭,这反应了每新增加一个产出的投入成本是越来越高了。

 

玛丽柠檬水店的成本数据:

①柠檬水的数量Q(每小时杯)

②总成本TC=+

(美元)

③固定成本

(美元)

④可变成本

(美元)

⑤平均固定成本AFC=/

(美元)

⑥平均可变成本AVC=/

(美元)

⑦平均总成本ATC=+

(美元)

⑧边际成本MC

(美元)

0

3

3

0

 

 

 

 

1

3.3

3

0.3

3

0.3

3.3

0.3

2

3.8

3

0.8

1.5

0.4

1.9

0.5

3

4.5

3

1.5

1

0.5

1.5

0.7

4

5.4

3

2.4

0.75

0.6

1.35

0.9

5

6.5

3

3.5

0.6

0.7

1.3

1.1

6

7.8

3

4.8

0.5

0.8

1.3

1.3

7

9.3

3

6.3

0.43

0.9

1.33

1.5

8

11

3

8

0.38

1

1.38

1.7

9

12.9

3

9.9

0.33

1.1

1.45

1.9

10

15

3

12

0.3

1.2

1.5

2.1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玛丽的总成本曲线同样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的规律。

玛丽的总成本分为两类:

①固定成本:

这些成本不随着产生出的产量变动而变动。固定成本是那些即使是企业停工不运作,也要发生的成本。比如厂房租金、员工薪水。在此例中,玛丽的固定成本是每小时3美元。

②可变成本:

这些成本会随着企业改变产量而变动。比如原材料。玛丽的可变成本是柠檬、糖、纸杯和吸管的成本,她制造的柠檬水越多,这些东西就要采购进越多。如果玛丽为了增产必须更多雇佣员工才行,那么这些工人的薪水也是可变成本。表中,如果玛丽不生产,她的可变成本是0,如果生产1杯,可变成本是0.3美元,如果生产2杯,可变成本是0.8元。

企业的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玛丽在决定到底应该生产多少产量时,关键是要了解她的成本是如何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①产生普通的一杯柠檬水,要多少成本?②增加产出一杯柠檬水,要多少成本?(边际成本)

为了知道第一个问题,我们要把企业的成本除以它生产的产量。例如,如果企业每小时生产2杯柠檬水,总成本是3.8美元,那么普通一杯的成本就是3.8/2=1.9美元。总成本除以产量就是平均总成本。

由于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所以平均总成本就可以表示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产量

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产量

 

Q产量,TC总成本,ATC平均总成本,MC边际成本

平均总成本ATC=总成本TC/产量Q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ΔTC/产量变动量ΔQ

 

平均成本告诉我们:如果总成本在所生产的所有单位中平均分摊时,普通一单位产量的成本。

边际成本告诉我们:多生产额外一单位产量会引起的总成本变动。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平均总成本A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边际成本MC

可以看出:①边际成本随着产量而上升;②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③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平均总成本就相当于你当前几门课的平均成绩,边际成本就相当于你下一门课将得到的成绩,如果你下一门课的成绩高于你当前的平均成绩,就会拉升你总的平均成绩,反之,如果下一门课考砸了,就会拉低你的总平均成绩。

 

U形的平均总成本:

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因为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更多地产量上了),而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也就是边际成本递增),一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总成本反映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总的形状,因此在产量极低时(如每小时1杯或2杯时),平均总成本高是因为固定成本只分摊到了少数几单位产品上。随着产量上升,平均总成本下降。但当超过6杯产量时,平均总成本由于平均可变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拉动,又开始上升了。

 

在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时,U形曲线的底部出现了。这时的产量被称为企业的有效规模(efficient scale)。对玛丽来说,她的有效规模是56杯柠檬水。如果她的产量大于或小于这一数字时,她的平均总成本反而会升高。

 

在实际中,许多企业中并不是在雇佣了第一个工人后,就立即开始表现出边际产量递减。根据生产过程,第二或第三个工人的边际产量可能高于第一个,因为一个团队可以划分任务,比一个人工作更有生产效率。因此,在企业达到边际产量递减开始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经历边际产量递增。

 

波波的百吉圈店

百吉圈产量

(每小时)

总成本

(美元)

固定成本

(美元)

可变成本

(美元)

平均

固定成本

(美元)

平均

可变成本

(美元)

平均总成本

(美元)

边际成本

(美元)

Q

TC=FC+VC

FC

VC

AFC=FC/Q

AVC=VC/Q

ATC=TC/Q

MC

0

2

2

0

 

 

 

 

1

3

2

1

2

1

3

1

2

3.8

2

1.8

1

0.9

1.9

0.8

3

4.4

2

2.4

0.67

0.8

1.47

0.6

4

4.8

2

2.8

0.5

0.7

1.2

0.4

5

5.2

2

3.2

0.4

0.64

1.04

0.4

6

5.8

2

3.8

0.33

0.63

0.96

0.6

7

6.6

2

4.6

0.29

0.66

0.95

0.8

8

7.6

2

5.6

0.25

0.7

0.95

1

9

8.8

2

6.8

0.22

0.76

0.98

1.2

10

10.2

2

8.2

0.2

0.82

1.02

1.4

11

11.8

2

9.8

0.18

0.89

1.07

1.6

12

13.6

2

11.6

0.17

0.97

1.14

1.8

13

15.6

2

13.6

0.15

1.05

1.2

2

14

17.8

2

15.8

0.14

1.13

1.27

2.2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每小时从0-4个百吉圈范围内,波波企业经历了边际产量递增,而边际成本下降的过程。从每小时5个百吉圈以后,企业就开始经历边际产量递减,和边际成本上升的过程。边际产量递增与递减,也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变成U形。

边际成本(MC)和平均可变成本(AVC)在开始上升之前,都有一段时间是下降的。

 

总结:

·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MC)最终要上升。

·平均总成本曲线(ATC)是U形的。

·边际成本曲线(MC)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的最低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