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上风湿点,左脾右肝,若深刺 双下风湿点,左肺右小肠,若深刺 双上风湿点,左侧主脾,右侧主肝。 此穴从位置上应为足厥阴肝经循行之途径。深刺可调理肝脾之气,既可舒肝养肝,又可理气和胃。临床用于肝失条达所引起的肝气不舒、胸胁胀痛;肝郁气滞引起的心烦失眠、口苦反酸;肝火上扬引起的头疼、耳聋等症。 双下风湿点,作用各有不同。左下风湿点主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深刺可通大肠、降肺气、除肺热。 临床用于肺气壅塞咳喘、多痰,大便不通等。右下风湿点主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深刺可泻心肝实热,用于心肝火旺、心烦易怒、舌尖红、小便黄热等症。 风湿点的疏泄作用必须运用得当特别是双下风湿点,对体虚气弱、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可贸然使用,选用不当可引起泄泻,如出现此种症状,可及时温补关元、气海以壮其阳气。
腹针要点 1、天地针,引气归元 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 2、腹四关 双滑肉门,双外凌 治疗躯干上段及上肢;外凌治疗下腹及下肢。具有调理气血,梳理经气的功效,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发散的妙穴,故称腹四关! 3、大横,金河(气海旁开0.5) 大横是足太阴脾经,具有调脾,去湿,健脾,滑利关节的功效; 金河主治小孩子疝气,腰疼,内分泌紊乱 4、注意事项 (1)针刺顺序要严格,先刺脏腑,再刺经络,后刺定位 (2)进针要快速破皮,缓缓垂直直刺才得气 (3)行针多用捻针加小幅度提插手法,半分钟到一分钟 (4)留针15--20分钟,每个5分钟行一次针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肝脾肿大引起的静脉曲张,腹腔肿瘤,妊娠中,后期,要绝对禁忌! 肝脾肿大者在针刺两肋不宜过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