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袋中的…_57 寡头与纳什均衡,垄断竞争中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有效规摸产量

 集思见闻录 2015-09-18

口袋中的经济常识_57 寡头与纳什均衡,垄断竞争中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有效规摸产量

 

1. 四种类型企业

 

在竞争市场上,每家企业如此之小,以至于不能影响其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只能接受市场条件给定的价格。在垄断市场上,一个企业为整个市场供给某种物品,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曲线,来选择任何一种价格和数量的提供。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有两类:

①寡头市场:市场是只有少数几个卖者,因此任何一个卖者的行动,都有能力对其他卖者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寡头企业是相互依赖的。

②垄断竞争: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各个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但彼此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因为不同质,所以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因为彼此是很相似的替代品,所以具有竞争。)每家企业都垄断着自己生产的产品,但许多其他企业也生产争夺同样顾客的相似但不相同的产品。

 

口袋中的…_57 寡头与纳什均衡,垄断竞争中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有效规摸产量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上图就是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首要提出的问题就是市场中有多少企业?如果只有一家,市场就是垄断。如果只有几家,市场就是寡头。如果有许多企业,我们就看另一个问题:企业出售的是相同产品还是有差别的产品?如果是有差别的产品(广告赋予不同的定位),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如果是相同产品,市场就是完全竞争。

现实中,某些情况下很难清楚的把一个市场来划入某类。比如在美国有12家公司出售汽车,这汽车市场是属于寡头,还是更接近垄断竞争?这是有争论的。同样,也没有一种确切的方法可以确定什么时候产品是有差别的,而什么时候又是相同的(不同品牌的牛奶实际上是相同的吗?可能不同地方的奶牛会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更或者再怎么有微小差别,牛奶始终是牛奶,不会独特到变成另一个东西)。

 

 

2. 寡头博弈

 

双头(只有两个卖者的寡头)是寡头中最简单的类型。

设想一个小镇,只有两家供水商:杰克和琼斯。假设他们可以无成本的想供给多少水就供给多少水,也就是水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水的需求曲线:

需求量

(加仑)

价格

(美元)

总收益

(美元)

0

120

0

10

110

1100

20

100

2000

30

90

2700

40

80

3200

50

70

3500

60

60

3600

70

50

3500

80

40

3200

90

30

2700

100

20

2000

110

10

1100

120

0

0

假如水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竞争企业会选择边际成本上升到等于价格的那个产量。由于我们假设水生产的边际成本是零,由于竞争企业之间互相竞价竞争,市场价格会一直下降到等于他们的边际成本,所以水的市场价格最终会等于0。在这种价格下,上表中,消费者对水的需求是120加仑

那么垄断企业会怎么做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企业看到,在产量60加仑和单价60美元时,总利润为3600美元,处在最大。所以他会在这点上生产。最大化的利润决定了垄断者定的(产量与)价格,这个价格又大于其边际成本。这会引起社会总剩余的无谓损失。但垄断者的福利不会损失。

双头时,杰克和琼斯需要共同协商,对产量和价格达成一致,来达到大家整体的利润最大化。这种以一致方式行事的集团被称为卡特尔(cartel)。关键之处在于,他们需要谈判好在每个成员之间的分配产量,每个成员都想要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较大的利润,那么如何划分市场呢?如果杰克和琼斯同意平分市场,那么每个人就都生产30加仑,单价60美元,每人得到相同1800元总利润。

 

如果成员之间没有共同协议,双方就需要博弈了:

杰克(我)预计琼斯(他)会生产30加仑水,如果我生产同样加仑的水,我会和他平分3600的利润,我得1800。换个做法,如果我生产40加仑,此时市场供应量就达到70加仑,价格降到50美元。我会得到40加仑*50美元=2000美元的利润,更多了。尽管我们的总利润减少了(从3600降到3500),但我的利润多了,因为我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琼斯产量

我的方案

我的产量

市场总供应量

市场价格

总利润

我的利润

30加仑

 

方案1

30

60加仑

60美元

3600

30*60=1800

方案2

40

70加仑

50美元

3500

40*50=2000

方案2虽然市场蛋糕小了,但我分到的更多了。

同样,琼斯也会用同样的方法推理。如果这样,两人都带40加仑的水来供给,市场价格就下降到40美元,两人平分总利润3200,各得1600。没有一个人赚了便宜,反而双方都比原先赚得少。因此,如果双头不协商,在不确定的判断对方的基础上追求自己的私利,他们的总产量就会大于垄断时的产量,收取的价格低于垄断价格,很可能并不会比协商更好。

 

我们的例子进一步发展:

杰克预料到琼斯也会把供应量增加到40加仑后,自己并没有赚到便宜,又想:如果我再把产量提到50加仑,市场总供给量就是90加仑,价格下降到30美元,市场总利润也下降到2700,这不重要,但关键是我的利润此时却只有50加仑*30美元=1500美元了。增加产量只会使我利润下降,我不能做了。

杰克和琼斯各自推理对方的决策,他们把产量定在40加仑封顶的这种结果,看起来像某种均衡。这就是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纳什均衡中,每个人都在另一方所选择的战略为既定时,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当琼斯生产40加仑为既定时,杰克的最优战略就是生产40加仑。反过来也一样。一旦他们达到这种纳什均衡,双方都不会再有做出不同决策的激励。

 

世界上的许多大型船运公司,都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卡特尔的成员。这个卡特尔在许多年中确定数百亿美元集装箱的运费率。为了得到更多业务,船运卡特尔一些成员会不遵卡特尔的运费率,或给大客户提供特殊待遇。它们还面临新竞争对手的出现,新竞争对手压低了一些市场的运费率。

运输成本占大多数物品价格的5%-10%,运费率的提高往往要转嫁给消费者。

 

在只有杰克和琼斯两个成员的卡特尔下,如果双方还能打成一致的话,那么随着成员的不断增多,要达成所有人的一致就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反托拉斯法也会禁止各寡头形成卡特尔。这样,他们每个人就必须各自决定自己的产量。

此时,各人就要权衡以下两种效应:

·产量效应: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现行价格时每多销售1加仑水,将增加利润。

·价格效应:提高产量将增加总供给,这又会降低市场价格,并减少所有供给出去的水的利润。

如果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寡头企业就增加生产。如果价格效应大于产量效应,企业就不会增加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减产是有利的)。每一个寡头都把其他寡头的生产作为既定的,然后一步步增加自己生产看看,直至这两种边际效应完全平衡。

 

现在考虑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如何影响每个寡头的边际分析。卖者的数量越多,每个卖者越不关心自己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随着寡头数量增加,价格效应在减弱(每增加一个企业,对市场价格的降低幅度越来越小),当寡头数量增加到极大时(变成了完全竞争市场),价格效应就完全消失了。只剩下产量效应。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寡头市场的每个企业只要价格在边际成本以上就完全增加产量。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的寡头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竞争企业集团。竞争企业在决定生产多少时,只考虑产量效应,因为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价格效应不存在。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社会有效率的水平。

 

欧佩克(OPEC)是一个卡特尔,欧佩克既想维持石油的高价格,但每个成员又受到增加产量以得到更大总利润份额的诱惑,他们就常常私下违背卡特尔协议。

寡头想要达到垄断的结果,而这样做需要合作,但合作往往是难以维持的。

在企图维持垄断利润的寡头情况下,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缺乏合作是对社会有利的。垄断结果只对寡头有利,但对消费者不利。竞争始终是能使总剩余最大化的。

 

博弈论(game theory)。寡头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很少,每家企业都必须按策略行事。每个企业都知道,它的利润不仅取决于它生产多少,还取决于其他企业生产多少。

尽管卡特尔的成员有违规的激励,但卡特尔也能维持勾结性的协议。最经常的情况是,参与者可以解决囚徒困境的原因是,他们的博弈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惩罚和威胁是维持合作所需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权衡)

 

 

3. (既)垄断(又)竞争企业

垄断竞争描述了有以下特征的市场:

·许多卖者:有许多企业争夺相同的顾客群体。

·产品差别: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因此每个企业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自由进入:企业可以无限制地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因此,市场上的企业数量要一直调整到经济利润为零为止。

这类企业有:书籍、电影、电脑游戏、参观、家具、钢琴课、点心等等。

垄断竞争和寡头是不同的。寡头的市场上只有几个卖者,卖者数量少,使得激烈的竞争不大可能,而是企业之间的策略相关性更为重要。而垄断竞争市场,有许多卖者,其中每一个卖者占市场的比例都很小。

 

垄断竞争企业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它选择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然后用需求曲线找出与这种产量相一致的价格。

口袋中的…_57 寡头与纳什均衡,垄断竞争中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有效规摸产量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上图,利润最大化产量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左图,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企业有正利润。右图,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企业是亏损的,此时企业就选择使亏损最小化的产量。

在短期中,垄断竞争企业选择的产量和价格,与垄断企业一样,短期中这两种市场是相似的。

 

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当市场能带给企业利润时,如上图左的情况,就会激励新企业进入市场,分散了每家企业的客户量,使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左移,企业利润下降。反之,当市场使企业有亏损时,如上图右,市场上的企业就会退出,剩下的企业分到了更多的客户量,他们的需求曲线右移,利润增加(减少了亏损)。

这个进入和退出的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市场上企业正好达到零经济利润为止。下图描述了长期的均衡。一旦市场达到了这种均衡,新企业将没有进入的激励,原有企业也没有退出的激励。

口袋中的…_57 寡头与纳什均衡,垄断竞争中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有效规摸产量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上图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切。一旦进入和退出使利润为零,这两条曲线必定相切。此时就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也没有使价格超过平均总成本,两者相等,所以企业的最大化利润是零。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特点就是:

·和垄断市场一样,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使得企业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供给量越多,价格越低,边际就收入越小,边际收益也就越小)

·和竞争市场上一样,长其中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因为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使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这一特点不同于垄断,因为垄断是没有相近替代品产品的唯一卖者,所以即使在长期中,它也可以有经济利润。

 

口袋中的…_57 寡头与纳什均衡,垄断竞争中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有效规摸产量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上图比较了垄断竞争下的长期均衡,和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均衡。两类市场之间,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差别:生产能力过剩与价格加成。

长期中,垄断竞争市场上每个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切(即无利润),这一点时的产量(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小于平均总成本最低的那个产量(有效规模时的产量)。所以,企业生产UATC曲线左半边(也就是向右下方倾斜,还没有上升的)范围内的产量。而对于完全竞争企业来说,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与有效规模的产量,是统一的,处在一个点上。

 

在长期中

垄断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有效规模时的产量,价格>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有效规模时的产量,价格=边际成本。

在长期中,完全竞争企业生产有效规模,而垄断竞争企业的生产低于有效规模。这就是说,企业在垄断竞争之下,存在有过剩生产能力(保存着进一步增加产量的潜能)。

 

②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之间的第二个差别,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竞争企业的价格=边际成本。垄断竞争企业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零利润,只是意味着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ATC,但并不意味着价格等于边际成本MC实际上,在长期均衡中,垄断竞争企业在其平均总成本曲线向下(U形左半边)的部分运营(下图),因此MC是低于ATC的。在零利润(价格=ATC时),价格就是高于MC的。

口袋中的…_57 寡头与纳什均衡,垄断竞争中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有效规摸产量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垄断竞争无效率的来源之一,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由于价格加成的存在,一些对物品的评价高于边际成本(但小于价格)的顾客,没有购买物品,因此总剩余产生了无谓损失。但是在长期中,垄断竞争已经是零利润,要它们把价格降到等于边际成本,就会使它们亏损。如果政府要补贴它们的亏损,损失的还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