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课堂】怎样去除胎毒|彭博士中医育儿课堂

 janet2000 2015-09-18



  去胎毒,打口药怎么吃?


  打口药从宋代、明代,一直到清代都在用,就是它都被当时的清代政府编入教材里边去了,清政府写的一本通行于天下的医书叫做《医宗金鉴》。《医宗金鉴》在小儿科里就讲了,小孩刚出生下来的时候,需要给他吃的打口药就是四种,现在经常用的其中有三种,就是针对不同的小孩的体质,给他吃了之后,有助于排出胎粪,有助于清热,帮助他把热毒给清掉。


  打口药的方法现在主要是三种,就是总结前人,古代的方法,然后再结合着民国时代的一些名医、儿科名医的一些推荐,其中,在民国时代有打口药这种方法,现在在民间都有流行的。


  1.甘草豉汁。

  主要是豆豉,配上甘草。豆豉不是我们吃的一罐一罐,调味品,不是那个,是药房里买的那种,淡豆豉,但也是经过加工过的,那是非常好的。另外一个是甘草,生甘草,这两个是各1.5克,然后一起煮水,150毫升的水烧开之后10分钟就可以了,然后用纱布蘸着水一点一点滴到小孩嘴里边去,然后他就会咽下去。(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


  2.黄连大黄汁。

  胎毒很重的小孩一生下来胎儿皮肤比较红赤,哭喊的声音也挺高的,这种就得给他吃黄连大黄汁,大黄,是生大黄,黄连是一味药,生大黄是一味药,然后再加上生甘草,各1.5克,不要太多了,特别小量的,大黄有清热的作用。煮药方法很特别,就是滚开的水100毫升烧开之后,趁着沸腾,把三味药泡进去就可以了,大概泡半小时。然后等泡药的水凉下来之后,用纱布给他蘸着滴到小儿嘴里面去。不要滴太多。


  3.生姜红糖汁。

  这适合虚寒的小孩。生姜就是切上三片,红糖放上5克到10克就行,水大约100毫升,一起煮水,煮开的之后10分钟。到最后煮出来是70毫升,不要太多了,那样的话,它就太淡了。然后给孩子滴入口中。这适合哪一类的孩子?主要是看母亲,因为母亲的体质直接决定孩子的体质。有一些母亲身上怕冷,本身以前怀孕之前可能就有宫寒,或者是痛经这一类的表现,然后身上怕冷,不爱吃饭,脸色苍白,手脚冰凉,这一类的孕妇就是寒性的,寒性体质,这一类孕妇生下来的孩子,大多都有一些虚寒的体征,这些孩子身上的颜色,皮肤的颜色就不是那么红润。孩子皮肤发白,或者是没有光泽。身体比较弱,瘦小,啼哭的声音也不高,这一类的孩子就是与虚寒体质有关系,可以给他吃这种打口药。


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选自《中医古法婴幼养生》


本平台提供

⊙彭鑫博士文章⊙中医养生文章⊙中医入门课程

⊙健康讲座通知⊙传统文化论坛

官网:http:///

新浪微博:@中医彭鑫博士

腾讯微博:@中医彭鑫博士

微信公众平台:pengxinboshi


彭鑫博士门诊预约、健康咨询及讲座邀请电话:010-83069166;010-830693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