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精选]身体这里变黑是死亡前兆

 任万胜 2015-09-18

  恙虫病是大家比较陌生并且不怎么注意的疾病,其实人体上一个黑色的结痂有可能就是恙虫病在作祟。往往人们并不觉得这是重要的疾病,但是疾病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产生的。如果延误治疗,危害会很大,重要的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功能。所以我们大家对恙虫病要有清楚地认识,知道恙虫病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疾病预防,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指标。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恙虫病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不要忽略这些看似小病实则影响重大的病因!

  焦痂与溃疡是该病的特殊体征,当皮肤被咬后,首先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变为水疱,以后中心部坏死,形成黑色痂皮,即焦痂。

  焦痂好发于腋窝、腹股沟、腰、背等处,一般只有一个。

焦痂好发于腋窝、腹股沟、腰、背等处,一般只有一个

  由于焦痂与溃疡不痛不痒,通常匿于隐蔽处,病人和医生往往不易察觉,易造成漏诊误诊。

  一旦发病要去正规医院诊治,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目前多西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对治疗恙虫病有很好的效果。

  入秋后天气凉爽,不少市民热衷到户外乘凉游玩,这时要特别小心“恙虫”。

  特别是雨过天晴后,如果在草地或灌木丛活动坐卧后,出现不明原因反复高烧,这时应警惕被恙虫叮咬。

  这种虫体极小,肉眼很难发现,严重的恙虫病可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进而危及生命的。

  恙虫病并不可怕,在于及早发现及预防,早期应用抗生素效果好,死亡率低。

  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为在田间劳作、农村垂钓、露天野营、卧地休息、接触草丛等过程中接触鼠类或被恙螨叮咬。

  由于鼠类及恙虫的滋生、繁殖受气候与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地区性。

  南方以夏秋季为流行高峰。恙螨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灌木丛边缘、草莽平坦地带及江湖两岸。

恙螨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灌木丛边缘

  恙虫病是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群在自然环境被恙螨叮咬后发病。

  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由于恙虫病发展迅速,如果延误治疗,危害极大,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以恙螨幼虫为媒介。

  恙虫病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

  病患者多有野外作业史,潜伏期5~20天。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多,常可导致多脏器损害。

  本病起病急,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心肺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病因

  恙虫病立克次体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杆状,大小为(0.3~0.6)μm×(0.5~1.5)μm,革兰染色呈阴性,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在涂片染色镜检中,于细胞质内,尤其是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质内,常于胞核的一侧可见呈团丛状分布的恙虫病立克次体。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野兔、家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恙螨幼虫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20天,常为10~14天。

  1.起病急,有畏寒或寒战、高热、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急性感染症状。

  2.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

  3.在病程的第2周,病情常会加重,可有表情淡漠、重听、谵妄甚至抽搐或昏迷,并可有脑膜刺激征或心肌炎症状,或有咳嗽、胸痛、气促等肺炎症状。

    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最低可达2×10[9] /L,亦可正常或增高;分类常有核左移。

  2.血清学检查

  (1)外-斐反应

  外-斐反应亦称变形杆菌凝集试验,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体能与变形杆菌OXK抗原起凝集反应,为诊断提供依据。

  (2)补体结合试验

  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强,且持续阳性时间较长,可达5年左右,需选用当地多见株作抗原,也可采用多价抗原,因不同株的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原性可有较大差异。

  (3)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在病程的第1周末开始出现阳性,第2~3周末达高峰。

  60天后逐渐下降,但可持续数年,有病后10年检测仍呈阳性的报告。

  (4)斑点酶免疫测定

  用各种血清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或部分蛋白质作为抗原,吸附在硝酸纤维膜上作斑点酶免疫测定。

  检测患者血清中各血清型的特异性IgG和IgM抗体,该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区分各种血清型。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酶免疫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酶免疫测定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IgG和IgM抗体。

  3.病原体分离

  必要时取发热期患者血液0.5ml,接种小白鼠腹腔,小白鼠于1~3周死亡,剖检取腹膜或脾脏作涂片,经姬姆萨染色或荧光抗体染色镜检。

  于单核细胞内可见立克次体。也可作鸡胚接种、组织培养分离病原体。

  4.分子生物学检查

  具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认为可用于本病的诊断并鉴定血清型。

  诊断

  1.流行季节到过疫区,有田野作业或在草丛中坐卧史;

流行季节到过疫区,有田野作业或在草丛中

  2.临床表现有发热、焦痂或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用外斐氏法检测恙虫病血清标本的OXK抗体)阳性,且随病程效价逐渐升高。

  结合其他血清学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

  恙虫病的治疗

  治疗主要是病原治疗,根据合并脏器损害的部位和程度给予相应对症处理,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血象,以防药物副作用发生。

  预后

  一般脏器损害随恙虫病的治愈而康复。但若未及时进行病原治疗,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恙虫病有什么办法治疗

  由于恙虫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而且传染性强,所以应该尽早的治疗,防止病患影响到他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为了能够使病患变得更加的不具危害性,所以治疗是关键,恙虫病的治疗方法有以下的一些方面。

  疾病治疗

  1、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精心护理

  每日应保证摄入足够的水与热量。由于病人大量出汗,氯化物丢失较多,因此每日应给予食盐4~6克。

  但在静脉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时,应谨慎小心,因患者全身血管及心脏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易产生不良反应。

  对高热患者可予物理降温,退热药物常易引起大量出汗而发生虚脱。如患者烦躁不安或失眠,可予以小量镇静药物。对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可酌情给予洋地黄类强心药物。

    2、特殊治疗氯霉素对治疗本病有特效

  于服药后1~8天体温多降至正常,一般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常用剂量为0.25g 每4~6小时一次,也可每12小时服0.5g。应用合霉素时剂量应加倍。

  丘氏等1959曾用小剂量合霉素治疗本病,成人每4~6小时服0.25g,两 天后改为每8-12小时服0.25g,持续4天。总量为3~6 g。体温均在服用首次剂量后4~12小时开始下降,于12~48小时恢复正常。

  但应注意,氯霉素及合霉素仅为立克次体抑制剂,而非立克次体杀灭剂,服药 48~36小时后尚能自血中分离出病原体。

  故一般常应于退热后继续服药两天。不宜过早停药,以免复发。复发病例再次用氯霉素治疗仍然有效。

  此外,四环素族药物及强力霉素对本病治疗效果亦佳。

  恙虫病的预防方法

  恙虫病是夏秋季的常见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

  随着郊游热、野炊热、钓鱼热、席卧野外草地露宿热的兴起,城镇居民大批涌向郊外,恙虫病发病率增高。

  恙虫病的发病是病原体从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先在局部繁殖引起皮损,从而直接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立克次体血症。

  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和脏器的炎性,变性病变。

  主要是在血管系统可见局灶性或广泛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肺、脑、心、肾最为显著。

  具有四大临床特征:高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

  皮肤焦痂与溃疡这一特异性体征是此病主要依据,在流行区有焦痂者占总病例数的67~98%。

  但此皮肤损害不痛不痒,且常隐匿于人体外生殖器、腋窝等隐蔽处,患者不易察觉或羞于提示,则可失去这一特性诊断依据而延误诊断。

  野草丛、树林接触史为流行病学诊断依据。

  但是近年南方诸省相继报告秋冬季节发病的恙虫病,并且恙虫病立克次体肺炎并不少见,本病是肺炎中的特殊临床类型。

  一、消灭传染源主要是灭鼠

  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

  啮齿动物中一些鼠类是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主要贮存宿主,为本病的传染源,故灭鼠是根本性预防疾病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铲除杂草,改造环境

  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

  三、个人防护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

个人防护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

  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工作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

  身体外露部位涂擦 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

  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 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四、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有效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五 消除恙螨孳生地

  及时喷洒杀虫剂灭螨或清除杂草,以使居住周围环境和人群经常活动的场地无恙螨栖息。

  恙虫病的饮食

  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饮食。

  发热期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恢复期患者食欲好转明显,可开始进食稀饭和软饭,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1、发热期

  营养丰富清淡的流质饮食,每日六餐。

  2、饮食处方

  根据相关医生的指示,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

  3、退热期和高热期

  无渣不产气的半流质,每日五餐。根据相关医生的指示,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

  4、恢复期

  易消化软食逐渐至正常饮食,禁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恙虫病的一些生理症状,以及如何治疗。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身体结痂预可能会是示重大疾病的征兆,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注意身边的环境,尽量避免溪边草地这些地发,不让疾病找上你,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

来源:三九养生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