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酿葡萄酒安全吗?

 心田幽香 2015-09-19
  实验表明: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没危害

  食品安全专家提醒:自酿过程,更要小心杂菌污染

  葡萄酒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一直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在追求“零添加”食品的现今,不少“健康美食达人”开始自酿葡萄酒,这除了能过把“酿酒师”瘾外,价廉、健康、天然也是“自酿葡萄酒”的噱头。时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是市民自酿葡萄酒的大好时机。

  但最近,一篇“在家自酿葡萄酒甲醇超标50%”的报道,让不少“酿酒爱好者”不禁打了个寒颤。更有报道称,喝自酿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杀。

  自酿葡萄酒真的不能喝吗?本期《生活判断题》为您揭晓答案。

  今年7月,多起自酿葡萄酒中毒事件引发关注。据凤凰资讯报道,7月31日,湖南张先生饮用了自酿葡萄酒后,险些失明。就诊后发现,他所饮葡萄酒甲醇超标,导致了轻微中毒。

  时下正值葡萄采摘旺季,然而,近日网上热传的各种关于自酿葡萄酒引发危害的报道,给那些酿酒爱好者着实泼了盆冷水。

  但在走访中,燕赵都市报记者发现,众多市民都在购买葡萄进行酿酒。

  一位正在购买葡萄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酿造葡萄酒已经好几年了,口感还可以,喝后也没有不适的感觉。并热心的介绍了制作葡萄酒的整个过程。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饮用自酿葡萄酒会引发危害时,刘女士称,也看过,当时担心了一下,但是后来想想自己家已经连续多年喝自酿葡萄酒,也没什么事,就没有在意。

  近期,网友纷纷通过微博给《生活判断题》留言询问,“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真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喝自酿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杀,到底是真是假?”

  【实验结论】

  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

  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为了验证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是否超标,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节目组抽取了两份自酿葡萄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份自酿葡萄酒中都含有一定的甲醇,含量分别为204mg/L和150mg/L。

  节目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专家表示,葡萄自身果皮的果胶分解,会产生甲醇,但其自身发酵代谢产生的甲醇量并不大。甲醇含量的国家标准是400mg/L,抽样显示,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因此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国内著名科普网站果壳网也对此进行了说明:自酿葡萄酒中含有的甲醇来源于植物本身,很难避免。但如果采用新鲜、质量好的葡萄酿酒,并且酿造方法得当,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一般不会超过上述限量标准,少量饮用没有问题。

  【专家提醒】

  自酿葡萄酒,更要小心杂菌污染

  据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专家称,自酿葡萄酒在原料、酿造条件控制不佳时,确实可能带来种种安全风险。与甲醇超标相比,杂菌污染导致的有毒物质积累是更常出现的问题。

  在工业化生产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对杂菌进行抑制。通常,会通过添加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来对葡萄汁进行消毒处理。由于添加了二氧化硫,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甲醇的生成。

  灭菌后的葡萄汁被装入发酵罐中,并添加上人工培养的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杂菌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从而保证葡萄酒的安全。

  但对于自酿葡萄酒来说,一般很难达到这样的卫生条件。自酿葡萄酒较少对容器或者葡萄汁本身进行消毒,杂菌容易残留。

  另外,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酿酒酵母,家庭酿酒所使用的酵母品种不一定能耐受较高浓度的酒精,因此最终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也可能不够高,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这也增加了成品酒变质的风险。

  【相关链接】

  自酿葡萄酒的注意事项

  挑选无破损、无霉变的原材料,尽量采用新鲜的葡萄。

  操作过程保证卫生干净。尽量对容器和操作工具进行消毒。

  发酵环境控温,不要将容器置于过热的地方(红葡萄酒适宜的发酵温度为28-32℃,白葡萄酒发酵温度为20℃左右)。

  当然,对健康而言,控制饮酒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资料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