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吃菱季,探寻最鲜美的秘密

 真友书屋 2015-09-19

江南秋熟 湖上可采菱

文 /刘莎 图 /冷雨溪




刚采摘的菱角碧绿生青,剥一个来尝

甜如脆梨,爽如荸荠

有别样的余香,需细细体味




“姆妈,你别划得太远啊。”不远的河面上,沈美珍坐在菱桶上,两手一边扒开层层叠叠的菱叶,一边向前划动着,转瞬到了河心。


吴剑飞看着母亲纤瘦的背影,流露心酸:“采菱可累人了。不过这可是技术活呀,一般人坐上去,稍不注意,菱桶就翻身了。我小时候也坐了几回,每次都翻了,然后再也不敢坐了。”


采菱需要坐一木桶入水,在菱草中一路翻寻


吴剑飞的父母都已经年过五十了,六七年前,他们开始种菱角,每年都有十几亩,一入秋,就忙得不可开交。母亲沈美珍每天清早四点便开始一天的劳作,到中午才回家,而父亲则负责去农贸市场销售。


沈美珍一家选择种菱倒是有两个原因,一则在嘉兴本就有种菱的传统,说起南湖菱来,在江南一带几乎无人不晓;二则他们家以前就开始养河虾,喜与水打交道,而他们村中很多人家都选择种菱、藕或养水产。

菱花白色,开水面之上,结菱角


最早嘉兴的菱因为生在南湖烟雨楼前的荷花池内出名,这种菱角有个特别之处,便是没有角,称为“青菱”、“元菱”、“和尚菱”。南湖菱外皮青绿,特别甜嫩,以至于乾隆帝下江南,曾三次逗留在烟雨楼,在楼前户内摘食南湖菱后赞不绝口,并留下了“夏中让彼泛锦芰”的赞誉。


“芰”也就是菱,《离骚》中有这么一句:"制芰荷以为衣”,在一开始,人们更倾向于称“芰”,《说文解字》亦称:"‘菱,楚谓之芰’,‘芰,蓤也。从草,支声’”,但到了南朝,有个叫伍安贫的在《武陵记》一书中解释说:“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当然现在已经没人会争论这些,“芰”也作为古老的词汇渐渐淡出平常用语的圈子。

菱有两角、三角、四角之分,南湖菱则无角

皮壳也有不同的颜色


菱的种类很多,随地域而变。宋代还有“家菱”、“野菱”之分。后来则分四角菱、两角菱与无角菱,果皮又有青、红,紫三种。


苏州盛产水红菱、馄饨菱。文震亨是苏州人,他写的《长物志》有载:“吴中湖泖及人家池沼皆种之。有青红二种,红者最早,名水红菱;稍迟而大者,曰雁红菱;青者曰莺歌青;青而大者,曰馄饨菱,味最胜;……又有白沙角,皆秋来美味,堪与扁豆并荐。”无锡有大青菱,还有一种两只角的大老乌菱生长在长江流域的以南地区,晚熟,较老,一般让其自然成熟,变成黑色,后做熟食。


不管别处的菱长成什么样子,口味如何,嘉兴人似乎总是以南湖菱为傲:“我们是不要吃红菱哒,红菱那么老,南湖菱皮薄肉脆,颜色越青绿,则越嫩。”

物以稀为贵,南湖菱便是如此。《嘉禾志》说南湖菱东不至嘉善、西不逾桐乡、南不及海盐、北不过吴江。菱角一到其他地方,都不是这个样子了,皮厚,口感老。


嘉兴这个地方自古乃鱼米之乡,多产鲜菱雪藕香蒲。南湖烟波浩渺,张宗子笔下的烟雨楼美得让人心旌荡漾:“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意,长芦高柳,能与湖为浅深。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载书画茶酒,与客期于烟雨楼。


仍然可以想见,秋天,人们登上烟雨楼赏景,湖内菱叶泛光,女子们划着菱桶,唱着歌谣。


清宣统年间,沪杭铁路开通,嘉兴站就在南湖边上,商贩趁着菱季,弄几张芦席,在湖边柳树之间,搭上一个简易棚,置一杆秤,便做起了买卖,一片热闹。菱角天未亮便采摘,上午销售一空。

而当今,人们说起南湖,首先想到的也许不是南湖菱,亦非烟雨楼,而是曾开“一大”地方,湖面上多是游船,菱角几乎无处可寻。这些菱角便移植到了车油港镇,也就是沈美珍住的地方。

九月采菱的时候,此时尝到的菱最鲜嫩。延续到十月,菱也便下市了。短暂的光景更令人珍惜它的清甜与味美。



当沈美珍划上岸时,她手中的篓子已盛满。“今年天气太热,花开的时候都蔫掉了,果实也结不起来,产量少了。若换做往年,一采也许就是一菱桶。”

刚采摘的菱角带着一截短短的嫩竿,带着江南水流的鲜活,放在水中一浸,碧绿生青,迫不及待剥一个来尝,甜如脆梨,爽如荸荠,并有别样的余香,需要细细体味。

“好吃吗?”“真是好吃呢!”

听得如是感慨,吴剑飞自然高兴,说:“我们嘉兴,一般嫩的就挑出来生吃,老的焐熟后格外香,当然也能炒菜。”

煮菱,最好是放在铜锅里用木柴烧,这种锅用紫铜铸就,高六十公分,直径四十四十公分,形状似远鼓凳,可以双手抱起。铜质锻打极细密,入秋后,满大街便飘着熟菱的香味,烧煮时,菱上覆一张新鲜荷叶,出锅的菱不走色,肉质香甜软糯,不失本味。但一般家里没有如此讲究,便用铁锅,除了菱皮会变黑,其他风味不减。


菱配肉,解了油腻多了清爽,配鱼则一甜一鲜

纯素可与白果、藕片清炒,还可煮菱饭


作菜肴炒则清淡可喜。配上肉片,清脆中带点韧劲,肉的香味融合菱味,解了油腻,多了清爽;配上鱼片,二者皆为水味,一脆一嫩,一甜一鲜,二白相和谐;若作纯素,菱角则可与白果、藕片清炒,典型的江南风味。嘉兴人还会煮上一碗菱饭,剥好的新鲜嫩菱洗净用盐腌存放,用菜籽油煸炒,放盐,后与米饭同煮。菱饭虽然简单,但与菱的品种好坏有很大的关系,菱软糯,菱饭也自然好吃。

此外,风菱也是一种独特的吃法,将老菱放置于陶瓮内,再放少许河水,上覆菱蓬,过一二月,取出洗净腐皮,风吹晒干,色灰黑有光泽,吃时生脆甘甜,谓之“风菱”,此物可以长久保存,经年不坏。菱科的嫩茎和叶柄也并非一无是处,清代顾仲《养小录》称其为“野菜中第一品”,“菱科,夏秋采嫩者去其叶梗,取圆节,可焯可糟”。在以往收成不好的古代,它还曾解救过饥荒。

沈美珍将手中的菱送给我们,顿觉新鲜采摘的吃食比任何礼物都来得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