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创新断想(二)

 江山携手 2015-09-20

作文创新断想(二)

王大绩

 

二、模仿 · 模式

 

可是话说回来,我们的考生,甚至每个普通人,大体上都没有独力创造新巧作文样式的能力:我们不能像屈原,创造出楚地辞赋;我们也很难像老舍,酿造出醇厚京味。“另类作文”中表现出的亮点,大多还只是模仿。只不过有的模仿是有意的,刻意为之的;有些是无意的,潜移默化的。在考生作文中出现的闪光点,往往是自发的、散漫的、随意的。我们提倡用备考的自觉意识取代自发的、散漫的、随意的以至教条的等等不自觉状态。怎么办?抄袭他人作品有失道德,背诵自己的宿构成文,也很容易失误。可行的路有一条:移植一棵“草莓”,经由“创新样式”的有效培植,融合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实现“一招鲜,吃遍天”!与此同时,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兴趣盎然、方向明朗的“另类”培植中提升。

 

其实,我们谈“另类”谈到这里,已经泛化了“另类”的初始意义,“另类”已经成了“创新”的代用词。如果说,具有创新价值的、人文价值的、思想价值的、情感价值的、审美价值的考场作文是浩瀚大洋里的一座冰山,那么,初始意义的“另类作文”,只是浮露出洋面的一角;如果说,具有题材价值的、立意价值的、体裁价值的、语言价值的、结构价值的考场作文是航行大海的一艘艘潜艇,那么,初始意义的“另类作文”,只是遥窥远方的潜镜。可以说“另类作文”给“创新”一种展示,一种启发。从这层意义看,“另类作文”居功至伟。“另类作文”开创了“创新”航线,“创新”思维理应披波斩浪扬帆远航。

 

下面再谈谈高考作文中的“模仿”问题。

 

曾参加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发起的讨论:“模仿作文中的优秀之作应不应该得高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一个简单到不言而喻的问题,一个不存在见仁见智分歧的问题----既然是作文“优秀”,当然应该获得高分。

 

可是,既然这个问题被提出,显然是有些人不够明白,也有些人存心让别人不明白。那就只好谈一谈了。

 

“模仿”,也可写为“摹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模仿”的意思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个解释应该是权威性的。

 

广义来说,模仿是无所不在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仿生学”,这是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原理改善或创造工艺技术的科学。其实,远在“仿生学”成为一门新兴科学之前,模仿,已经在广泛的领域创造着人类最初的文明。你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吗,那就无法否认“模仿”的伟大意义。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也都很熟悉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走俄国的道路,这就是结论。”所谓“走俄国的道路”,就是“模仿”俄式社会革命。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和“改革开放”这一既定国策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是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视台的主持人,每位嘉宾和观众,也在有意无意地模仿。我们的严肃、端庄、优雅、诙谐,不都是模仿的产物吗?节目主持人优雅机智,其风格完全不同于喜剧明星赵本山。赵本山在一腔一调、一举手一投足里,有意模仿土气、村气、盘锦的家乡气,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节目主持人可能无意于模仿,但它必然接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将自己雕塑成今天的主持风格。接受影响不也是模仿吗?

 

切近写作来说,模仿也是无所不在的。有哪一首唐人绝句、律诗,不是对前人诗歌样式的模仿呢?又有哪一首宋词元曲,不是在套用前人现成的词牌、曲牌进行创作呢?一部《全宋词》,就是一部“仿写佳作全集”。清人张问陶在他的一首绝句里称“模宋规唐徒自苦”,可就是他自己这首诗,不也是严格按照近体诗格律模式,“模宋规唐”创制出来的吗?倒是这首题为《论文》诗的第一句“文章体制本天成”,说得有些道理,既为“天成”,人人皆可用之,人人皆可模之。更多的诗人、文学家并不以模仿为耻辱,大量“步原韵奉和”的诗词应和,书写着诗坛佳话;一副副脍炙人口的楹联,对句不都是出句的模仿之作吗?没有宋代说书艺人的话本,就没有《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没有金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就没有石破天惊的《红楼梦》。没有《玩偶之家》,就没有《雷雨》;没有《雷雨》,就没有《于无声处》……文学宝库中瑰宝的创造光华,正是在模仿与继承中闪射。

 

反驳者也许会反驳,你说的那些模仿充其量是形式的模仿,而文学瑰宝的价值与光辉,首先在于它们的内容、情感和思想。看来,我们又得暂时回去,重温一下“模仿”的定义了。前面说过,对模仿的权威性解释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那么,这里面的“样子”又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样子,就是样式,本来就不属于内容、情感和思想的范畴。看来,反驳者是自己跑题了。那么,从他们界定的意义上讨论扩大外延的“模仿”,又怎么样呢?尽管我们也能把感情做喜、怒、哀、乐,或者更细密些的门类划分,但是考虑到前卫精英对情感个性化的“娇嫩”如此敏感,对“模式”与“模式”的摧残人性深恶痛绝,再何况我也没有就此请教过心理学专家,还是不要贸然开罪于大方。在这里,权且借助毛泽东同志的一首咏梅词,曲折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思吧。这首词广为人知,我也就不摘章引句了。词前有一则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用之”的“之”,代指“陆游咏梅词”。毛泽东和陆放翁同以“卜算子”的词牌写“梅”,形式和内容上是仿写无疑了;那么,感情和思想呢?哈哈,“反其意而用之”,你还能说是“仿写”吗?唉,可惜呀,可惜事实正像钱钟书先生精辟剖析过的,“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行之也是一种模仿”,看来,无论是谁,在何领域,以何种心态、何种形式,也难越出“模仿”的雷池。大到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小到每个个人成长的历程,都离不开模仿。如果说,创造是前进的灵魂;那么,模仿就是创造的起点,是创造得以展示的平台。

 

回归到学生作文来说,模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中学生群体而言,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吸纳”,着其中也包括好的体裁样式、题材样式、立意样式、语言样式和结构样式。中学语文学习和考查中有一种题目,叫“仿写”。仿写,就是仿照给出文句的样式,随意或根据要求改换内容。好的语言样式本身就包含着促进思维深刻和内容丰富的因素。仿照好的文章、语言样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只是语言的训练,更是促使思想深刻的训练和对真挚感情的呼唤。

 

诚然,在学生作文中有许多局促、僵化、刻板,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究其原因,绝不单单是语文或作文教学的问题。更不只是高考作文题的问题。作文教学和考查,是需要改进的,尤其需要建设性的建议。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例如2000年语文高考刚结束,7月8日,《北京青年报》以最快的速度,整版刊出《五作家试做2000年高考作文考题》的专栏。可是,看几位青年作家又似演绎、又似评论的大作,却总觉得他们(《如果我们带上三维透视镜》除外)对高考所考的作文题其实是一头云雾,根本没弄明白。也难怪,考题,是电话“传达”而来,又口头“转述”而去;编者和作家,抱定批它一通的主意,谁还管“风马牛”,还是“牛马风”呢?这期专栏很有象征意义。近年来对高考作文题的批判,大多就是这样抱定成见,不顾事实,破字当先,急功近利思想方法的产物。如果,只是一个高考作文命题在阻隔着学生作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那问题的解决就太简单了,集天下之智,拟出一个、两个、八个、十个卓异超凡的作文题,不就天下大吉了?事情并不会这样简单吧?

 

问题到了第二个层面,创造究竟容不容许模式?模式是不是一定就是对创造的桎梏?这是在一段时间内认识相对模糊的一个领域。一种看法认为“模式有罪”,作文“模式”是专为“应试”而人为设置的,应当完全、彻底的摒除。这种“模式有罪”的认识有两个误点。一是将“应试”等同于应试教育而彻底否定;而没有认识到“应试”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应试能力是考生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体现。二是将“模式”与能力完全对立起来,既无视合理的模式是某种规律的结晶,是能力施展的天地,也不承认合理地、灵活地运用模式,本身就是对创造性思维的锤炼,是较高的创造能力的反映。于是,在竞赛作文的辅导和实践中,刻意摒除、排斥模式,而对模式是否合理不闻不问。

 

我认为,千字左右短文是存在着合理模式的。这个模式可简略归总为八个字:“两个主体,互不雷同”。

 

所谓“两个主体”,就是指一篇千字短文的主体部分应由两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体部分构成。所谓“互不雷同”就是指这构成作文主体的两部分,在选材、结构与行文上要有变化,不做简单的、无意义的重复。

 

当我说出这样一个模式时,是几乎一定要招来“八股”的讥讽的。是的,这“两个主体”倒真有些像“八股”中的一股。而正如启功先生所说,“‘八股’二字,现在已几乎成为‘陈腐旧套’、‘陈词滥调’或说‘死套子’、‘滥调子’的代称”,“其实,‘八股’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之可言。”我想,八股文的出现,以及八股文曾在几百年间成为中国中央政府选拔知识分子的官方文体,是必有其符合汉语言文字、文章规律乃至人们思维规律的原因的;只是,又如启功先生所说,当“八股”“被明清统治者用它来束缚士子思想的工具,同时他们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个繁琐而苛刻的要求”,“八股”才成为代人受过的“死套子”、“滥调子”的。

 

用“八股”限制文章思路,似乎可以比喻为人们常说的“穿小鞋”。给别人“穿小鞋”,固然心地阴暗,但这明显是指给大脚的人穿小鞋;设若穿鞋人原本就是一个孩子,一双小脚,那么穿小鞋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无论是给孩子做小鞋的工厂,还是给孩子穿小鞋的妈妈,都没有任何过错。倒是如果硬让孩子穿一双大鞋,踢里趿拉,动转不灵,显得不很明智;或根本无所谓鞋,完全自发地随意裹上些布条麻絮,使孩子摔个鼻青脸肿,那简直就是不道德了。考场千字作文本就是一双小脚,最适于穿“两个主体,互不雷同”这双小鞋。

 

广义来讲,任何创造都是在一定限制下实现的;任何创造也都是在一定模式下完成的。没有地球引力的限制,飞机这项伟大的创造就没有任何意义。同样,任何飞机的创意又都是在“机身 + 机翼”的模式下实现的。在万国飞机博览会上,我们无不为飞机设计师们富有创造性的构想喝彩,又有谁会去指责所有的飞机无非是“死套子”、“滥调子”呢?这并不奇怪,因为只有这种模式,适合在地球大气对流层高速飞行。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汽车、家具、器皿以至我们人类。人,是宇宙最伟大的创造,徜徉在繁华的街道,我们只会感到人们秉性有别,风采各异,谁会为自己周遭摩肩接踵的同类都是躯干四肢一只头颅,而兴“八股”之叹呢?因为只有这种模式,最适合高智能动物在地球上生存、繁衍。

 

从文章本身讲,我们所见过的千字短文,绝大多数也都是“两个主体,互不雷同”的样式,只是未被人们挑明罢了。这不是偶然,当然更不是刻意,而是一种固有规律的体现。事物本身的多面性,文章思路要展开的需求性,都不允许单打一;千字文的限制,时间、精力的约束,也不允许洋洋洒洒写“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不允许淋漓尽致写魏、蜀、吴三国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其实,《西游记》也以孙悟空皈依前后划划为两大部分。《三国演义》也可按鼎足分立和三分归晋分为两个层次;而且在三国中,魏、蜀为主,吴国为辅。这倒颇像“两个主体”并不一定拘泥于“两个主体”,但若出现第三主体,那这第三者,倒还是以略写一些为好。

 

“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其实是一种合理的思维样式的反映。我们还可以拿中国古典文学成就最高的唐诗做比照。律诗自不必多说,那颔联、颈联,是被形式所规定的“两个主体”;绝句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一“主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又一“主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一“主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又一“主体”……几万首唐人绝句,可有例外?律诗、绝句,相对于洋洋洒洒的《长恨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言,可以说是古代诗歌中的“小脚”吧。

 

有兴趣的话,请查阅一下历年、各地出版的高考优秀作文和竞赛获奖作文选,不敢说篇篇都是“写两例,不雷同”的范例,但绝对敢说大多如此。这些作文,当然不是自觉地,刻意地套用、活用模式,只能说它们顺应了思维与写作的规律。

 

于是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都是这样,还有什么必要说呢?这里就有一个“自觉”与“不自觉”的差别。也就是说,不自觉写“两个主体”,也必然是“两个主体”,只是可能“畸形”,不够合理而已。

 

“两个主体,互不雷同”的自觉应用,可以有助于克服中学生写作常见的毛病,有助于中学生矫正自发的不合理的写作模式。

 

中学生写作的一大毛病是虎头蛇尾,这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性模式。例如写自己第一次体验演讲,他往往要从一星期前老师布置这次活动谈起,历数自己的兴奋、困难、向往,写自己咚咚的心跳,写这位那位同学的神态各异的表演,待到终于写到自己登台,三言两语匆匆收场。例如写“雨后”,往往要从久旱无雨起笔,写“春游”,大约总要从老师布置、班里酝酿、购买食品开始,临到那天,也要先“万里无云,小鸟喳喳”一番。例如1994年高考写“尝试”,这样的例子不乏其人:选材骑自行车到太行山旅行。他往往要从学校发布通知写起,接着是家长不同意自己参加,动员了爸爸,又央求妈妈,好容易过了家长关,却过了学校的报名期限,再找这个找那个……还没骑上自行车“尝试”呢,已经写了500多字。中学生这种思维模式是他们生活处境、社会地位的反映:作为未成年人,受着呵护和监管,从小至今,要干什么事不说清原因是不行的;至于过程则很少有家长、老师过问。那么,先想好“互不雷同”的两个主体吧:或沿途见到的自然风光的美,社会和谐的情;或崎岖山路骑行的艰难,同学互相帮助的温暖;或同学们效法“环法”自行车赛,于是就有了平地赛段和山地赛段,有了“冲刺王”和“爬坡王”等等。主体既具,串接、镶嵌的“装修”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中学生写作的另一个毛病是趋同从众,于是很轻易地形成了一种跑题模式。例如有这样一则话题作文命题:

 

有人说,未来是一朵玫瑰花,要想摘到它,就必须发现它的美,并有不怕它的刺扎手的勇气;还有人说,未来是一片瓦蓝的天空,要想到空中遨游,就要有飞翔的翅膀和胆量。你的未来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她?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想法或看法。

 

命题材料和要求中有着一个又一个“两个主体”的提示:玫瑰花和蓝色天空的两个比喻;“你的未来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她?”的两个问题;“表达你的想法或看法”的两个要求。但相当多的同学要从“我的未来不是梦”写起。命题明明白白要求谈“你的未来是什么”,他非要先谈“我的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来可笑,其实,无非是一句中学生熟悉的歌词,就形成了相当普遍的跑题模式。

 

又例如要求写“我向往这样的环境”。同学作文在开始进入所向往的“空气清新、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前,往往要先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果在1998年,作文里便会“洪水泛滥”,如果在2000年,“风沙暴”就会席卷而来;开始进入所向往的“人情温暖、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前,往往要写冷漠的社会环境:或歹徒行凶上百人漠然围观,或垃圾沿路“三包单位”熟视无睹。命题明明白白要求谈“向往”,他非要先谈“厌恶”。为什么这样?除了主观上有必须交代“向往”原因的心态,还有客观上社会热点的左右。先想好向往的“两个主体”的环境,就有了作文的定心丸:“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教室环境”、“寝室环境”,“食堂环境”、“车站环境”,“一人环境”、“两人环境”……许许多多素材奔拥而来,可供选择的余地顿时极大的开阔。如果要创写新意,就避开“空气清新、整洁优美”,避开“人情温暖、人际和谐”,不妨写写“我向往当年延安的环境----延河之滨、宝塔山下,那里曾集合着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步入抗日军政大学的礼堂……”,不妨写写“我向往淮海战场隆隆的炮声----枪林弹雨、红旗呐喊,那里是热血男儿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大好环境……”;也不妨写写“我向往岳阳楼的环境----我和范仲淹并肩站在一起,‘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吐诉仁人的情怀……”,不妨写写“我向往黄鹤楼的环境----‘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我和岳武穆仗剑携手,抒发‘直捣黄龙’的未酬壮志……”开阔创新的思路,往往凭借合理的模式展开;有了合理的模式框架,就有了创造性思维展开的平台,超越旧我,超越群体的创新,就在这平台上腾飞。

 

当然,中学生写作还有一个毛病是干瘪无味。只忙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无暇顾及作文是否血肉丰满、花叶美茂。把“两个主体”中的每一主体,当成一个作文片段去写,写足300—400字。这就从一方面,减轻了写作这项创造性思维劳动,给同学带来的心理压力;从另一方面,当然更容易写得具体些、生动些,或说。可以调动、鞭策、逼使同学写得更具体和细致些。

 

无论虎头蛇尾、趋同从众,还是干瘪无味,都是思维的自发行为,是思维懒惰的表现,是创造性思维发扬的障碍;“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就是以“自觉”取代“自发”的合理模式。同样,“两个主体,互不雷同”,既为合理模式,并且是一种思维模式,当然就不会是刻板僵化的教条,而必然是灵动多变的。是有多种样式和变化的。因为任何合理的模式都为激励创造而存在,它们必然不会是窒息创造的桎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