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温合金会议纪要:我们的征途是星空大海

 归真养生 2015-09-20
研究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陈雳 发布时间:2015-09-18

投资要点

2015年9月16日华泰证券举办了高端原材料会议,华泰证券钢铁首席研究员陈雳就高温合金应用及市场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要点如下:

高温合金应航空发动机需求而生,伴随航空发动机性能改善而发展。高温合金是指能在600~1200℃高温下仍能保持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的金属材料。高温合金兴起自20世纪30年代美英德等国,因航空发动机需求而生,伴随航空发动机而发展。由于其具有高温耐腐蚀、高温耐磨等性能优势,在国际上已经被规模化应用到舰艇、工业、医疗等其他行业,80年代高温单晶合金、ODS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等成功推出,民用领域已占到高温合金一半市场。2000年后,美国研制出第四代高温单晶合金,用于单晶空心涡轮叶片,直接推进了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

需求稳定且前景广阔,是景气向好的基础。我国高温合金行业仍处在技术初始规模应用、下游需求增长稳定的发展初期,年存量需求在2万吨左右,高温合金应用范围非常广,按照已有存量,未来增速,增长空间来自三个部分:

① 军用需求增长稳定,可穿越经济周期,其发力点有三:战斗机更新换代,三代战斗机列装太行发动机,相应高温合金需求年增速在20%以上;海军由浅蓝转为深蓝,舰艇需求大增,且现役舰船以蒸汽轮机为主,而国外以燃气轮机为主,原有舰船存在更新换代需求,且燃气轮机国产技术实现突破,舰艇用燃气轮机从零启动,未来增长空间大于航空动力;以上核心产品涉及国家安全,由国内企业独享;

② 工业机械需求增长发力点有两个:其一是于航空发动机同源的燃气轮机,主要应用在天然气管道增压、燃气轮机电厂;其二是汽车用涡轮增压,目前市场均由国外厂商占据,但随着国产化的突破,国内材料提供商已经得到下游客户验证,开始实现进口替代,有望在未来成为军工装备市场的有效补充;

③ 根据国际经验,航空发动机民用方向是主流,占到总需求的80%,我国已经成为潜力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国家也通过大飞机项目加紧民用航空研发和商业化,长期来看,民用航空是高温合金应用的最终海洋。

技术进入壁垒明显,供给缺口长存,盈利高且稳定,良性环境是长期发展的保证。高温合金生产对技术及工艺要求很高,产品具有客户黏性,由此形成明显进入壁垒。因此,在巨大的市场规模、供求缺口明显的刺激下,仍能保证有序供给,未出现产能井喷现象。进入壁垒对于行业良性作用也体现在对于成本的转移能力上,由于普遍采用成本加成模式,行业盈利能力稳定。 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专项有望推出,催化行业短期加速。

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专项由两院院士师昌绪牵头,已经上报国务院,且航空发动机项目首次写入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实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链上,高温合金技术难度高、需要的研究时间长,是研究起点与关键领域,普遍认为专项会最先投入到基础研究与材料领域。

建议市场持续关注未来高温合金技术进步、现有企业(如抚顺特钢钢研高纳)产能扩张、下游市场需求驱动等带来的行业盈利高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