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小儿穴位推拿实用解说,辅治宝宝鼻塞、感冒、咳嗽、惊风、腹胀等常见病(附穴位图)

 长沙7喜 2015-09-20



周五小堂推出的《家庭小儿推拿的9个穴位减少宝宝患病痛苦并促进康复》,好多宝爸宝妈反馈说太及时了,刚好需要。

今天小堂继续推出10个家庭小儿推拿的穴位,辅助治疗鼻塞流鼻涕头痛感冒痰热喘咳口舌生疮婴儿流涎腹痛消化不良惊风夜啼鼻出血痘疹欲出不透等症。

如果觉得小堂的分享很实用,欢迎堂亲们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家庭育儿妈妈课堂。

推拿穴位能辅助治疗宝宝的日常小病,同时又能增进与宝宝的肢体互动,是不是一举两得呢?宝爸宝妈在家有空的时候就遵循方法给宝宝推拿一下穴位,注意宝宝的身体很柔嫩,要用巧劲哦,劲别使得过于大,不要焦躁,与宝宝互动良好还能增进母子、父子的感情。






迎香


[位置] 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 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 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 鼻塞、流鼻涕。






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操作] 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掌小横纹


[位置] 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 用中指或食指按揉100-500次,称揉掌小横纹。

[功用]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 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是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流涎剧烈的婴儿,亦有良效。






四横纹


[别名] 四缝。

[位置] 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 小儿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用] 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

[主治] 腹胀、疳积、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等。






五指节


[位置] 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用] 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

[主治] 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






小天心


[别名] 鱼际交。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端正


[位置] 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 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用] 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主治] 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






涌泉


[位置] 在足掌心前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

[操作] 用拇指面向足趾推称推涌泉;用指端揉,称揉涌泉。推揉50次。

[功用] 推涌泉能引火归源、退虚热、止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

[主治] 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足心发热及心中烦闷)以及烦躁不安等。






老龙


[位置] 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 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 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文章及配图来源于小儿推拿大全,原作者白头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