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文山中草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蓍草Achillea wilsoniana(Heim.)的全草。分布于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及西南地区。 【异名】野一枝蒿、马茴香、蜈蚣草、飞天蜈蚣、一枝蒿、茅草一枝蒿、刀口药、细杨柳、千叶蓍。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劳伤疼痛,可与茜草、黑骨藤、小血藤、红泽兰泡酒服。散瘀止痛:用于经闭腹痛,单用,或与当归、益母草、红花等同煎服;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可取鲜品与生姜捣烂,加酒炖热搽,或与茜草、当归、土三七、泽兰、牛膝泡酒服;用于胃寒腹痛,可单用嚼服。解毒消肿:用于疮肿,疯狗咬伤,可与雄黄、大蒜、糯米草各适量捣敷患处;用于乳痈,可单用研粉,开水送服。此外,研粉撒布伤处,可治外伤出血。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疖肿、急性乳腺炎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g;或研末,0.5~1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可过量服用。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鞣质、有机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