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路过一座教堂,常常不知道,这是什么样式风格的教堂,什么法国式,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最简单区别教堂建筑风格的方法。
1.罗马式 罗马式建筑,又称罗曼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的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其中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罗马式建筑主要依靠墙、或是被称为墩柱的墙段承重。
意大利罗马圣伯多禄大殿
北京王府井教堂(北京四座教堂,三种风格)
天津西开教堂
2.哥特式:哥特式是最常见的教堂建筑风格,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德国科隆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大教堂
青岛圣弥额尔天主堂
苏州阳澄湖天主教堂
沧州献县张庄耶稣圣心堂
北京西什库教堂
上海徐家汇圣依纳爵天主堂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肋状拱顶,飞拱,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3.巴洛克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 意大利罗马圣卡罗教堂
北京宣武门教堂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艺术之父是著名建筑师贝尔尼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是一切杂乱、奇异、不规则、流于装饰的代名词。而这一时期的建筑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它能用直观的感召力给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
4.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式具有鲜明的基督宗教色彩,其突出特点是屋顶的圆形。东正教堂多为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 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
在建筑及室内装饰上,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作为中介连接。同时可以使成组的圆顶集合在一起,形成广阔而有变化的新型空间形象。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现为博物馆)
5.巴西利卡式 巴西利卡式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武汉市武昌花园山天主教堂
6.中式风格
中式建筑即中国民族样式建筑,其主要特征木制建筑,飞檐翘角,斗拱挂落,马头墙,多层台基,灰砖白瓦,曲线坡面屋顶,民族色彩鲜明。
云南大理天主教堂
贵阳北天主教堂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天主堂
内蒙包头市天主教堂(效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