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人纪

 dupound 2015-09-21

三九一: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如果是心下鞕,代表胀满,是调胃承气汤证,这是实烦,如果是虚烦,就是栀子豉汤,这表示病已经接近好了,常在重病将近痊愈的时候服用。

三九二: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吐的人,有时候吐出来的是脓,从胃里面吐出来像胃痈,或从肺里面吐出来像肺痈、肺里面有脓,所以呕家不可以治呕,要让他先吐,如果病人是干呕、呕酸、呕苦水,这就不是呕家,可以用止呕的药。

三九三: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照理说呕吐的病人胃裹面虚了,亦即胃里面的津液不够了,所以脉弱,小便复利,小便很多,下焦也是虚寒的,所以中焦、下焦都是虚寒的,身为微热,里面寒湿很盛,体能往外散了,这都是阴太盛,阳不足了,所以四逆汤主之。

三九四:干呕,吐涎沬,头痛者,「吴茱荚汤」主之。

如果呕酸、呕苦,都是从胃里面来的,干呕就代表胃里面没有东西,为什么呕?因为肝脏肿太大了,肝横逆过来了,所以呕出来的黏液,是肝里面的东西,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是专门治呕的方,实际上吴茱萸汤是入肝脏的,西医的胃下垂就是吴茱萸汤证,这种人大部份都是酒客,酒喝多了,肝受不了了,中医看是肝寒,西医看是胃下垂,所以西医对胃下垂从来是治不好的

三九五:呕而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三九六:「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以其人外气怫郁,发其汗,复极汗出者,复与之水,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大吐大下后,津液一定伤到了,极虚的时候病人已经很虚了,看病人体外还是有体温,医师误诊,没有注意到裹虚,再开了发汗的药,汗一出来,病人更虚,更虚的状况下,肠胃整个的虚寒掉了,这时候喝了水下去就得「哕」,用茯苓四逆汤,张仲景没出方子,但是讲得就是茯苓四逆汤,因为胃里面有停水,哕就是打嗝,打嗝就是胃气已绝,没有胃气了,胃没有蠕励了,这时候一喝水下去,水停在胃里面,就会造成打嗝,中医讲的胃气绝就是胃寒,西医讲的就是胃没有吸收功能了,这时候水一下去就会打嗝因为水是寒的冷的,所以是茯苓四逆汤证,四逆汤加茯苓,把水排掉

三九七:「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如果在打嗝,肚子又胀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看看大小便那一个不通,通那一个,前部不利开五苓散,后部不利开承气汤,基本上这种状况都是能治的,如果不能治的话,就是人已经虚掉了,这时候攻下都没有用,如果病人是寒湿很盛的话,又哕,还是用茯苓四逆汤去救逆,如果肚子里面有实堵到,就茯苓四逆汤里面加去实的药,大黄去实,大黄没有所谓的寒热,如果是小便不出来,可以加猪苓、泽泻,但是一定以四逆汤为主证。

以上讲的是厥阴证。

原伤寒论之末篇辨霍乱病脉症并治法,辨阴阳易瘥后劳复脉症,辨痉湿暍脉症,这三脉症有经方家并列入伤寒之末篇,但又是金匮之始篇,实介于伤寒与金匮之间的连接篇,个人认为伤寒到最末厥阴篇即可止,这最后三篇可置于金匮之首篇,以衔接伤寒与金匮本源于一书伤寒杂病论

台湾度量衡同大陆换算:

一斤=十六兩;一兩=十錢;一錢=十分;一斤600g ;一兩=37.5g ;一錢=3.75g;

汉朝伤寒论中的度量衡同当代换算:

1=4=29760;1=30=7400;1=16=248=液体250毫升;1=24=15.625;1=0.5;1=2;1方寸匕=金石类2.74=药末约2=草木类药末约1;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一钱匕=1.5-1.8;一铢=0.65;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

1=10=20000毫升;

1=10=2000毫升;

1=10=200毫升;

1=2=20毫升;

1=5=10毫升;

1=4=2毫升;

1=0.5毫升;

1=10=2310 厘米;

1=10=231厘米;

1=10=23.1厘米;

1=10=2.31厘米;

1=0.231厘米;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

葶苈子一升=60;

吴茱萸一升=50;

五味子一升=50;

半夏一升=130;

虻虫一升=16;

附子大者1=20-30;

附子中者1=15;

强乌头1枚小者=3;

强乌头1枚大者=5-6;

杏仁大者10=4;

栀子10枚平均15;

瓜蒌大小平均1=46;

枳实1枚约14.4;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

厚朴1尺约30;

竹叶一握约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