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乙肝抗体:抗体去哪儿了?

 老老树皮 2015-09-21

  尽管我写过多篇有关“乙肝抗体去哪儿了”的博客,可是发现许多乙肝妈妈(或乙肝爸爸)对宝宝的乙肝抗体还存在许多误区。一位乙肝妈妈昨天问我:“我的宝宝1岁时检查,乙肝抗体大于1000 (mIU/ml),但2岁时检查后发现,抗体仅剩400多了。如果照这个速度下降,那不是很快就降没了吗?太可怕了!我们是不是要每年复查一次呢?是不是每年都要给孩子打一针疫苗呢?”甚至有医生也乱给病人解释:“你的孩子抗体都下降到200多了,你再喂奶,抗体就被你奶中的病毒消耗没了!”为此,许多乙肝妈妈(或乙肝爸爸)忧心忡忡,生怕宝宝抗体没了,被自己身上的乙肝病毒感染。有些乙肝妈妈(或乙肝爸爸)甚至不敢抱孩子,把自己与孩子隔离。

  那么,宝宝的乙肝抗体到底去哪儿了呢?是被病毒“消耗”掉了吗?让我们分为两个题目来讲。昨天讲了“抗体从哪里来”,今天我们再讲“抗体去哪儿了”?

  抗体在体内能维持多久?

  抗体产生后,如果没有新的抗原刺激,经过一定时间后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与抗体的来源有关。被动免疫获得的抗体是一次性的,因此持续时间较短。例如:新生儿从患过麻疹的母亲体内获得的麻疹先天性免疫,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6~8个月后就会消失。所以,新生儿出生后8个月要接种麻疹疫苗。又如:乙肝妈妈所生宝宝在出生时注射了100单位或200单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半衰期(抗体在血液中减少50%所用的时间)可维持17.5~25天,对新生儿的有效保护作用可维持42~63天,4个月后基本清除[1, 2]。而主动免疫产生的抗体是非一次性的,免疫细胞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持续时间较长。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比被动免疫获得的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长。

  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还与抗体产生的量有关,抗体产生的量较少,抗体从体内消失得较快;抗体产生的量较大,抗体消失得也较慢。而抗体产生的量常与抗原刺激的强度和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有关。例如:得过一次麻疹可以获得终生免疫,但接种一次麻疹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只能维持几年,所以需要在几年后加强接种疫苗。又如:接种10微克的乙肝疫苗比接种5微克的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高,量也较多。因此目前我国推荐所有新生儿最好接种10微克的乙肝疫苗。乙肝父母所生的宝宝有可能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对乙肝抗原较差的免疫力,所以有些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后反应较差,产生的抗体较少。

  体内的抗体是如何减少的?

  体内抗体的去路有两条途径,一是在体内逐渐降解掉,二是被抗原中和。如上所述,抗体(即免疫球蛋白)是有半衰期的,在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逐渐被降解、代谢掉,还有一部分可能在与抗原相遇时,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被“中和”了。的确,如果是“被动免疫”产生的抗体,无论最初使用的剂量有多大,最终会从体内完全消失。

  但“主动免疫”产生的抗体则不同。尽管体内的抗体每天都不断被降解、消失,免疫细胞每天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产生新的抗体。所以,并不会像乙肝妈妈想像的那样,1000多的抗体,用不了多久就“用光”了。体内抗体的消长与抗原刺激有关。如果长期得不到抗原的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就会受到抑制,产生的抗体就会逐渐减少。那么,抗体会不会被抗原“消耗”掉呢?抗原进入体内后确实可以“消耗”一些抗体。但是,正像我前面一篇文章中所说,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先与体内原有的一部分抗体相结合(中和反应),这使得原有抗体的量会略为降低。随后很快在新的抗原刺激下,产生更多的抗体。因此,抗原“消耗”抗体只是暂时的,相反由于抗原的刺激会产生更多的抗体。因此,主动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抗体产生减少,而非抗体“消耗”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母乳会增加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我国及其他各国的指南都推荐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在新生儿出生后经过及时的主动+被动免疫后可以正常喂母乳[2-4]。

  

  References

  [1] Scheiermann N, Kuwert EK. Uptake and elimination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s after intramuscular application in man. Dev Biol Stand. 1983. 54: 347-55.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3. 48(2): 151-154.

  [3] WHO. Hepatitis B and breastfeeding. 22, November 1996. http://www./en/.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 27(1): 1-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