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抗体从哪里来?

 angelzhang69 2015-11-08

 


蔡晧东 北京地坛医院


抗体也称为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免疫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物质,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免疫球蛋白分为许多各类,如IgA、IgE、IgM、IgG。在血清中检测出的抗体主要是IgM和IgG,而母亲乳汁中的抗体属于IgA。新生宝宝如何能获得乙肝抗体呢?

 

新生宝宝的抗体获得有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接种疫苗,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由于这种抗体是免疫细胞主动产生的,而且常常源源不断,所以被称为“主动免疫”。第二种途径是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IgG抗体分子量小,可以透过母亲的胎盘。IgA抗体存在于母乳中,婴儿还可以通过哺乳获得母亲体内的抗体。因此,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准妈妈在怀孕前接种乙肝疫苗,不仅可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性传播,而且还可以把自己体内的乙肝抗体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的体内,使胎儿出生时就对乙肝病毒有先天性的免疫力。第三种途径是把健康人或动物体内的抗体用人工的方法提取出来,再注射到需要抗体的人体内,使其工人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后两种途径所得到的抗体不是宝宝的免疫细胞产生的,而是被动获得的,所以被称为“被动免疫”。又由于前者是从母亲体内自然得到的,又被称为“天然被动免疫”;而后者是人工输注的,又被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乙肝抗体是怎样产生的?

 

抗原(病毒、细菌或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分为“初次反应”、“再次反应”和“回忆反应”。

 

初次反应:在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时,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产生抗体,且抗体产生的量也不多,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较短。这就是抗体产生的“初次反应”,也就是第1剂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抗体反应。

 

再次反应:当相同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后,先与体内原有的一部分抗体相结合(中和反应)。这时,原有抗体的量会略为降低。随后很快,负责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因为受到再次的抗原刺激会大量增殖,产生大量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这些细胞增殖的目标非常明确,它们产生的抗体只针对于被原来的免疫细胞识别、结合的抗原。这时,大量的免疫细胞同时产生相同的抗体,而且产生的时间延长,可在很长时间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抗体。因此,再次反应所产生的抗体不仅潜伏期缩短,而且抗体产生的量比初次反应产生的抗体要多几倍甚至几十倍,抗体产生的时间也大大延长。这就相当于我们在1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的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所以,当接种了全程3剂乙肝疫苗后,乙肝抗体可维持很长时间,甚至长到12~22年后体内还能检测出乙肝抗体。



回忆反应: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经过一定时间后可逐渐消失。但是,免疫系统是有“记忆”的。经过多次抗原的刺激,免疫细胞可以把以前识别过的抗原和产生抗体的“密码”牢牢地“记住”,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时候,免疫系统可很快把“藏”的细胞中的的“密码”拿出来,立即发动抗体的产生,消灭入侵之敌。这就是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回忆反应”。免疫系统的“记忆”与抗原刺激的次数有关,刺激的次数越多,它们的“记忆”越强。因此,乙肝疫苗要至少接种3剂。经过3次的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抗体,还会产生牢牢的“记忆”,以备抗体消失后再次入侵之“敌”。所以,有许多研究显示,即使十多年后乙肝疫苗接种者体内抗体已经消失,但仍然保持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很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