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京遗韵今安在(照片珍档)

 国之档案 2015-09-21

西直门箭楼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一本民国时期的画册,它身着精致的深蓝色硬质封皮,书脊以朱红色缎带穿系装饰,书名以烫金八分书体写就。打开画册,一列列繁体竖排的文字、一张张黑白缩印的相片跃然纸上,仿佛给读者讲述着渐渐远去的京华旧事。这本民国时期的画册就是《旧都文物略》。

    《旧都文物略》由民国时的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编纂,故宫博物院印刷所印制。该书详细记载了古都北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体系,共分十二章节,即“城垣略”“宫殿略”“坛庙略”“园囿略”“坊巷略”“陵墓略”“名迹略”“河渠关隘略”“金石略”“技艺略”“杂事略”。《旧都文物略》还特别采用文言文撰写,并且在每一略前,都配有一段简明扼要的小引。这里特地引用“城垣略”的一段引文,供读者欣赏:“卫民建邦,上肇神禹;气凝后土,法范紫宫。拓卢龙燕蓟之区,聚梯航担簦之众,人文渊蔚,财物阜充,辽、元据为兴都,明、清于兹奠宅。郁葱万堵,回环九闉,沿革异形,基疆变古,五朝王会,高控中枢,四达康衢,屹为重镇。论政识冲繁之故,占风验扃鐍之雄。作城垣略第一。”

    编纂《旧都文物略》的初衷是供导游指南之用,但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其实颇有深意。1933年,浙江人士袁良担任民国第四任北平市市长。适逢《塘沽协议》签订不久,华北局势危在旦夕,日军对北平虎视眈眈。袁良考虑到北平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与东方文化艺术之最,若使北平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之都和旅游胜地,必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从而来压制日本的狼子野心。于是在袁良的大力倡导下,北平市政府开始着手市政建设,修缮文物古迹,并组织人员编印出版了这部传承至今的经典之作。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的编者们并没有囿于一方书桌,东拼西凑,闭门造车,而是走出斗室,带上相机,去实地拍摄取景,与学者探讨求证,重视调查研究,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写作态度。正如其序言中所说:“主旨在发扬民族精神,铺叙事实,藉资观感。文则辩而不哗,简而能当,诚一时合作。览古者倘手兹一编,博稽往烈,固不止于导游之助,而望古兴怀,执柯取则,或亦于振导民气,发扬国光,有所裨乎?”

 
 堂子(清朝皇室祭神的场所)内景

    此书于1935年冬出版。两年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此后日寇全面侵华,北平沦陷。沧海桑田,79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翻看《旧都文物略》时,会发现照片中的许多景物已不复存在。它们有的毁于战火硝烟之中,有的因城市规划而拆除改建。该书提到曾位于旧都永定门外二十里(今北京南郊大兴区)的团河行宫,建于清乾隆年间,它集中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是历代帝王行宫中最具特色的一座代表建筑。纳兰成德曾作《南苑杂咏》,称其“风景妍丽,江南无此景也”。1937年7月27日,日军飞机猛烈轰炸团河,团河行宫遭到严重破坏。1942年,日军为修筑南苑机场,将团河行宫完全拆毁,这座展示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精华的一代名苑从此消失。在“城垣略”中还提到了旧都疆域地图上的古城墙。古城墙自明洪武年间开始修建,经明永乐、嘉靖时期扩建而成。它全长近38公里,下石上砖,坚固异常,高三丈五尺五寸,顶阔五丈,设有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崇文门等16座高大美观的城门。现在,38公里逶迤的城墙,仅余下崇文门后不足400米的北京城墙遗址公园。16座城门如今也只残留下“一对半”——“一对”指的是位于长安街中轴线正南方向的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剩下的“一半”则是德胜门的箭楼。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档案资料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11月21日 总第2688期 第四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