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 290最大载弹量3吨,甚至还可以使用当时非常先进的Hs 293无线电制导炸弹。 ![]() 提到英国,就不能不说到罗尔斯·罗伊斯,罗罗发动机与生产汽车的劳斯莱斯(翻译方式不同)在1971年才分家, 所以二战期间他们还是一家。而罗罗的“梅林”系列发动机则是经典中的经典。 ![]() “梅林”系列V12水冷航空发动机同时在英国、美国等多地生产,改进型超过20个,总产量达到近15万台! 还装备了喷火、野马等经典战机,堪称二战中的空中核心。 ![]() Supermarine生产的“喷火”战斗机采用梅林45型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470马力,最大速度595 km/h。 ![]() 盟军的“喷火”特混编队(英国皇家空军/南非空军)在已经占领的意大利机场集结, 二战中,这种兵器和人员的混编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 霍克“飓风”战斗机使用梅林XX型发动机,最大功率1185马力,但是由于更为轻巧,速度也能达到547 km/h。 ![]() 飓风战斗机的总产量达到14583架,略少于喷火战机的两万架,二者构成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 飓风战机的优势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维护。 ![]() “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使用4台梅林XX型发动机,最大功率1280马力,最大速度454 km/h。 ![]() “兰开斯特”是英国空军绝对的突击主力,最大载弹量6350公斤,累计出击超过15万架次! ![]() “蚊”式轻型轰炸机搭载两台梅林21(或23)型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1480马力,最高速度可达589 km/h,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飓风战斗机。 ![]() “蚊”式轻型轰炸机正在攻击一艘德国舰船,除开轰炸之外, 由于出色的飞行性能(得益于给力的发动机和木质机身带来的轻巧),它改装之后也用作夜间战斗机。 ![]() 德·哈维兰德“大黄蜂”战斗机所用的梅林130型发动机达到了2070马力,最大速度也达到了764 km/h, 基本上是活塞式飞机的极限了。 ![]() 费尔雷“战斗”轻型轰炸机使用一台1030马力的梅林II型发动机,是皇家空军早期参战机型之一。 ![]() 维克斯“惠灵顿”中型轰炸机也有部分采用梅林发动机,由于12个气缸成V形纵向排列,可以看到它的发动机舱要修长一些。 ![]() 装备布里斯托“飞马”星形发动机的惠灵顿轰炸机,发动机舱明显要粗壮很多。 ![]()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曼切斯特特拉福德的福特发动机工厂也为罗罗生产了约三万台梅林系列发动机。 ![]() 由于美国拥有波音、北美、格鲁曼、洛克希德、马丁、道格拉斯、寇蒂斯、贝尔等一系列航空企业, 车企实在插不上手,只能生产发动机。 图为使用Packard发动机的P-51“野马”战斗机。 ![]() Packard为野马生产V12水冷发动机(授权生产的罗尔斯·罗伊斯“梅林”发动机),装备带中冷器的机械增压装置,功率可达1490马力。 ![]() Packard品牌建立于1929年,1958年关闭,图为1941年版的Packard 180 Custom。 ![]() 寇蒂斯P-40战斗机,发动机来自Allison(后者最终被罗尔斯·罗伊斯收购),采用大名鼎鼎的飞虎队涂装。 ![]() 洛克希德P-38战斗机最大战绩就是击落了日本大将山本五十六,它的V12发动机也来自Allison。 ![]() 日本在二战中的主力战机多数来自川崎、三菱和中岛三家重工,其中川崎航空工机业株式会社是日本首批飞机制造商之一。 川崎九五式战机搭配V12水冷发动机,沿用老旧的双翼设计,总共生产近600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