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寻“河的第三条岸”

 昵称678887 2015-09-22

找寻“河的第三条岸”

——我的心理健康C证培训收获之四

范维胜

 

《河的第三条岸》原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一篇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一味天生本分的父亲某天忽然异想天开,他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结实的小船,挥手告别家人,走向离家不远一条大河,再也不回家了。父亲不是远行也不是逃离,而是独自一人驾舟河流上飘荡,从未上过岸。父亲只需儿子送来食物,别无他求。家人想尽办法让他重返故土,但他依然故我。人们都以为这位父亲可能疯了,或者拥有着先知般的智慧,但是无论如何,他的存在让人们感到不安。最终,已经白发染鬓的儿子对他隔岸发誓:只要他回来,一定继承父亲未竞的事业。父亲兴高采烈向岸边靠近,可是儿子却实在无法忍受仿佛来自天外的父亲形象,在恐惧中落荒而逃。从此,父亲再也没有出现。

我们知道,河流本来只有两岸,即此岸或者彼岸,第三条岸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它就是河流的本身,这条虚幻的岸代表着永远的放逐。可是“父亲”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与河流这第三条岸终生相伴,个中的原因似乎是难以捉摸的。但河的第三条岸”这一充满理想光环却又遥不可及的意象,却令我们许多理想主义者心灵神往,那是人的心灵在家庭、社会甚至人生中无所依凭时的一种精神支撑。

可见,诗意的人生和精神的自由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台湾著名的的作家林清玄有句名言:“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它的意思是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美丽的;如果你的情感深刻了,你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深刻。它告诉我们,要追求自己理想王国的心美和情深,可能意味着压力与放弃,尤其当你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之时。《河的第三条岸》中的“父亲”离开了家人,放弃了天伦之乐,选择独自一人漂浮于河流之上,忍受着孤寂、寒暑,面临着黑暗与危险,无视一切的不理解。这需要承受多少的压力,需要放弃多少的世俗。他超出了世俗可能理解的范围,或超越时代太远,或追求的境界太高。他孤独地行走在自己的路上,为世俗所不容,或不愿与世俗为伍,是一种心灵的情境。这未免太孤独,也是自己的“心美”“情深”还没有参透,否则,大千世界,山川沟壑,森林花草,无处不是我们生存的世界,无处不是我们灵魂的安身。难怪哲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许多人的孤独。

多少次有,我们也在追寻那种“河的第三条岸”,但是让人觉得太凄厉。

著名的朦胧诗人顾城只追求抽象精神世界,对现实生活极度冷漠。1993年10月8日,顾城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奥克兰双双身亡。顾城是用斧头砍死自己的妻子以后,自缢而死。37岁的顾城吊死在奥克兰附近的怀希基岛一颗树上,他的妻子,35岁的谢烨,头部被一柄斧头击中,躺在一条通往附近一间偏僻房屋的小道上,当时已奄奄一息,警方用直升飞机急送她到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失血太多,在一小时半之后死亡。是那个曾经写下“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为一代人立言的顾城,那个纤弱、单薄、忧郁得仿佛一片落叶,总是躲在一身风纪扣扣得实严的灰色中山装背后,表情严肃而荒诞,目光诚恳而无望,在恍恍惚惚中企图既永葆童贞的神性,又拥有老人的智慧的顾城,杀死自己的爱妻,然后自缢。呜呼,当一个诗人握笔的手最终操起一柄斧头时,一切语言都立刻变得软弱无力。所以有人说:顾城对天国的需要远远超出了天国对他的需要。又正如顾城所言: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再来看看我们的海子。上个世纪80年代末,也就是1989年3月26日,25岁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就像他诗中所说——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自杀前两个月,他写下了至今被人广为传诵的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海子之死是一个相当轰动的事。我印象中,那时的大学生——也就是今天的社会各类精英们,多半都是青春恣肆的文学青年。来自安徽农村、毕业于北大的海子凭借着诗人天生的敏感,以结束生命这样极端的方式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那是一个幻想和纯情在天空自由翱翔的年代,很多人可以听从内心的召唤,为了理想和爱殉情。那个时代,经济的膨胀,人们可以通过所谓的奋斗找到安放身体的豪宅香车,但很难找到一个居所安放灵魂,诗意的栖居已成遥远的绝响。我们只能通过一个时代的背影,通过一个人的背影,来纪念我们曾经的朦胧和诗意。可是我们能否也可以这样——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因为诗歌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诗歌。

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规律。做了一回初中教师却让我们彻彻底底知道做初中教师的厉害,特别是当班主任。我们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干的比牛还累,节律比钟还准。早读要跟、午休要查、路上要看;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批阅试卷;找学生谈话、家访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情况,排除学生之间的纠纷;应付多如牛毛的会议。有时累得话都不想说,饭都不想吃,腰酸腿疼、头晕眼花,动都不想动。有时心里的苦比身体的累更让人难以承受。因为是教师,我们就必须为人师表,身正为范,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想哭就哭,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想骂就骂,你更不能在学生面前发牢骚,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无论你心中有多少凄楚和痛苦,任何时候都要以从容的微笑面对学生。无论你的生活有多少暴风骤雨,你都要给学生以风和日丽的灿烂晴空。只要你还能站着,就要挺直腰板上完45分钟的课,只要你还能张开嘴,就要让最后一排的学生听见你的谆谆教导……这时,我们一定要在河流的第三条岸上寻觅出口。

在河流的第三条岸上寻觅出口,需要我们在尘世间孤寂、狂傲、不安的灵魂,在书籍里被施洗、被安抚。杜拉斯有句名言:“一本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人世的一切像流水和时间在不断地丧失。我们独坐世界一隅,慢慢阅读,用高尚的思想、睿智的才思烛照自身孤独和黑暗。河流的岸,也许不存在于三维空间,可它存在于五维、六维空间,存在于人的心灵、意愿、灵感和精神空间。那是灵魂梦境、是自由天堂。如果在繁杂的事务或劳作中,时不时地顺应心灵河流意愿,荡漾在水光潋滟中,也是一种生存乐趣和境界。我们不能仅为活着而生存,我们是为灵魂而活着。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该义无返顾地去找寻河流的第三条岸。

所以在此刻,我们相聚,虽然陌生,却早已熟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