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美女,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侠骨柔肠,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中国古代美女的标准是以中国民族的审美观念为依据,以中国女性的生理特征为特色的。

这是因为中国女性身材相对娇小,女性外在生理特征不如西方女性发达突出。
发黑且直,面部轮廓较平缓而且显得协调生动,眼睛呈黑色或棕色,皮肤细腻而呈淡黄色,整体曲线柔和匀称。

对中国古代女性形体的审美观念,在各朝代文人的著作中都有描绘。

屈原的《楚辞》从审美的角度对美女的容色体态做了逼真的描写。
在《大招》中有:“娥眉曼只”,“容则秀雅”。“小腰秀颈”,“丰肉微骨”等描述。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道:“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中国各朝各代对美女审美观念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唐代的美女形象,在婉丽温雅外,又强调体态丰肥的健美。

宋以后,盛唐时期的阳刚之美让位于宋代阴柔之美;体态丰满、仪容典雅的丰硕之美,让位于孱弱纤细的清癯之美。


明代以来,人们开始注重女性形体的完整美。明代才女叶小鸾著有《艳体连珠》,分别吟咏妇女的发、腰、足和全身。


美丽的女子,整个身影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她的美不是靠脂粉铅华所能打扮出来的,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


优美的身姿,如花的双颊,柔媚的笑容构成了整体的美,就像梅花的美是五个花瓣共同构成的和谐之美;


更重要的是,女性的美丽来自优秀的内在品质和修养。
叶小鸾把女性美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和谐的整体美,自然美与内在美相一致的完美形象。这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