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说茶 | 浮生

 汉青的马甲 2015-09-2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7:15 又说茶 来自拾文化


双休日,一个人放任自己的日子。


客厅的茶几已经有了尘灰。仔细擦拭,几款茶碗,茶壶,茶杯。水微开,轻斟,如酒。


几枝绿植,水养,这个夏天,也是安静。些许的新芽,不张扬。


认识茶,于我,真是太久了。


可以数到年少的时候。




生为北人,父母皆爱茶。少时的家之记忆,文革后期。家里有若干大茶缸。白色的搪瓷,或许还会有一些红字标语。这种印记很快于八十年代成长期抹掉,因为觉得不雅,可是后来有一天去上海石库门的田子坊,突然发现了那样的大缸子,大大小小,并不夸张,实在是怀旧的版本。儿时的记忆顿时洞开,连同父母那时候爱喝的红茶、碧螺春也想起来了。



应该是八十年代以后,家里就没有了那种搪瓷缸,终于换成了茶壶茶碗,应该都是陶瓷了,个头也小了许多。爸妈还是老样子的方式:泡上一壶茶,然后倒在茶杯里,慢慢品尝。北人爱吃大鱼大肉,喝茶也大口大杯,浓列,不然不够味,也去不了胃肠里的油。


直到我来到江南,茶的意义,完全变了。



明 孤雨峰 英石


台州,处于杭州与温州之间的东海之滨,原来名气太弱。我八十年代末来到这里,语言基本不通。鲁讯曾经说到台州人的迂,大概也是因为风俗与绍兴人有别。所以到现在我都不敢断定,其它的“江南”,也是如此定义茶?


初去生人家,主人客气地请吃茶(注意这个“吃”字,北人是很不能理解的)。语言上也罢了,可我看到的茶是什么呢?明明是冰糖被开水化了,后来发现还可以是白沙糖,或者是几颗人参,或者是西洋参,或者是黑木耳,或者是白木耳,或者是红枣,或者是莲子百合……天啊,就是没有我从前喝的茶叶!


而主人却把这个叫茶。


更为惊异的是,即使什么都不放,白开水也是茶!


这就是台州话“茶”的意思。



清 陈鸣远制壶


当然,还是可以到商场去买茶叶,他们叫“茶叶散”,种类也很多,与我曾经概念中的茶一致了。


受了水土的影响,我也开始变了口味,因为几乎没有红茶了,也没有花茶了,只有绿茶,上好的绿茶是西湖龙井,有“明前明后”之说,所谓“明前”对于我这样的收入之人,也只能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但龙井茶都是淡淡的清香,泡在杯里,茶叶片片竖立起来,好像在开水里重生。


然后,我在远方的妈妈也寄给我一些花朵制成的茶,如玫瑰,菊花,桃花,那一年整整寄来一大包,小时候从来没用过,还不知道怎么喝。



清 兰竹图石瓢壶


小城渐渐有了茶室,到茶室里“吃茶”,成了人们喜欢的休闲方式,如喝咖啡有些类似,但内容不同。但除了吃茶,还有特色餐饮,茶室演化成茶餐厅,有的渐渐根本就没有茶了。


近几年来,茶室再度兴起,是在原来的特色上,完全的品茶,一间茶室,基本上有数十种茶叶甚至上百种,各种茶具,茶饼,必要有会茶道的年轻女子,再高级一些还要有演奏古琴或古筝的女孩,三五同好,窃窃私语,茶香浮动,仙乐飘渺,自有一种境界。


但我更爱自己在家里自已煮茶,自己燃香,自己独享。习惯了收藏茶,父母年纪大了不太再用浓列的茶,都一并给了我,到什么地方旅行,遇到了心动的会带回一些,除此而外,再加上当地的习俗,红枣加枸杞啊,蜂蜜加柠檬啊,茶具也不一而论。当然都是平实的,与昂贵无关,与奢侈无关。



唐 玻璃茶器


有时,折回几枝鲜花、绿叶,随意插在案头,自己也感觉入画入境了。


当然,对茶的情有独钟,理由还有,女儿曾经的一篇写茶神陆羽的文章,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她上大学时,独对老妈发出宣言,要做茶一样的女人。好生修炼了一畨。


曾经,不但爱茶,也爱酒。如今,酒成了往事,茶伴人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