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期对历史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一个人如果有了以哲学方法去审视历史的观念就会发现历史是有逻辑的, 基本上每一个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历史逻辑演绎的产物, 也就是说历史是一种必然而非偶然. 历史是先有逻辑后有自然的. 由于视野的开阔, 思维方式的改变, 不仅基本可以杜绝对历史与现在发生的事件得出简单的"是与非"的结论, 而且也不大可能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追悔莫及. 因为历史的过程是一种命定, 一种逻辑的演绎. 意大利哲学家维科(1668-1744) 创立了近代的历史哲学. 提出了世界上一切民族在其发展中都必须经过三个时期: (1)神的时期, 是人类的童年, 是人类还完全受宗教观念统治的时代(2)英雄时期, 是人类的青年时代, 是人类受贵族统治的时代;(3)凡人时期, 人类的成年,这是民主共和国或代议制的君主时代, 这也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 是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然而, 他又是一个历史循环论者, 认为历史在经过三个阶段以后, 便又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发展, 人类历史实际上是在一个封闭的圆圈里运动发展. 但他第一次把历史看作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 无疑是对历史哲学的一个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1694-1778) 他明确提出"历史哲学"概念, 意指历史研究不应只是历史史实的堆积, 而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解释. 作为启蒙运动的"泰斗"级人物, 伏尔泰把理性注入历史, 认为历史过程乃是理性所可以理解并可以被道德所裁决的. 因此, 他的创新就表现在他哲学和理性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 "历史只应全部让哲学家来写". 普希金说"伏尔泰第一个走上了新的道路, 并把哲学的明灯带进了黑暗的历史档案库中". 他把18世纪的西方史学推进到一个新的理性主义史学阶段. 孟得斯鸠(1689-1755) 在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提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思想, 并在突出地理环境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民族精神"与"法的精神"的概念, 认定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会形成一种"一般的精神"即"民族精神", 而立法者的职责就是"在不违反政体原则的限度内, 遵从民族的精神". 赫尔德(1744-1803) 德国启蒙思想家, 康德的学生(据说在历史哲学的研究上先于康德), 他从自然入手, 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认为人类历史乃是自然发展的继续, 因而和自然的发展一样具有规律性. 他还提出"人性"的多样性思想, 并认定"人道"是历史发展的最高状态. 相信人类终能达到"人道"这个最高境界. 梅林曾高度评价赫尔德, 说他"为写出一部最高风格的世界文化通史进行了逐步尝试". 德国古典历史哲学 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一般特点是: (1)思辩性; 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紧张又连续的有规律的过程, 也是历史哲学崇尚理性思辩的"黄金时代". 康德和黑格尔是主要代表人物. 康德 审视历史的独特视角 一般认为, 康德试图回答哲学的三大问题:人能知道什么? 人应当做什么? 和 人可以希望什么? 康德坦言: 他所真正关心的是"人是什么"? 这才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问题. 历史, 在康德看来, 就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的实现". 他说, "人类的历史大体上可以看做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的实现, 为的是要奠定一种对内的, 并且为此目的同时也就是对外的完美的国家宪法, 作为大自然得以在人类的身上充分发展其全部秉赋的唯一状态". 在康德看来历史哲学就是历史的"人学". 在康德看来, 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人类的幸福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在降低. 但人类的道德是在不断的趋于完善,且伦理自由的统治地位也是在不断扩展的.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历史哲学 黑格尔哲学具有丰富的历史感, 其历史哲学又具有深厚的哲学感, 具有宏大的哲学视野. 人类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展现, 是一个宏伟的辩证转化过程. 他的<<历史哲学>>包含在"精神哲学'之中, 是绝对精神的进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