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的7岁娃在背课文时,他们居然这么上课!

 小小头像 2015-09-23

  

  李杜7岁的女儿心一目前在香港一家英国学校读三年级,嗯,其实就相当于我们这边的一年级。那里的孩子们上课没有教材,只有大纲,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各学科的学习,包括语文、数学、艺术、科技、历史、地理全部围绕一个主题授课。猜猜他们这个新学期的主题课上的是什么?计划怎么上?听着都让我流口水。

  文 | 李杜 (前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

  今天下午,去参加心一的家长会。其主题,是向家长通报教学大纲。学校没有教材,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什么,需要了解大纲。

  会议被称为"CurriculumEvening"。会议从下午五点到六点,为什么称作Evening?我们有实际体验。英国的冬季很长,有时下午三四点天就全黑了。互相打招呼用goodevening。按我们的习惯,七点以后才算晚上。所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去参加什么什么之夜的活动,颇不适应。

  会议共一个小时。前半段,三年级全体家长一起听宣讲,然后分头去各班,与班主任聊天。三年级五个班,班主任一字排开,轮流讲一段PPT。轻松随意,点缀着有分寸的英式幽默,逗大家发笑。

  英式小学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头两年,叫Key Stage1,基本属于幼儿园生活。三年级(七岁)到六年级(11岁)为第二阶段,Key Stage2,算是正式学习。除了音乐、美术、体育、游泳以外,主科有语文、数学、科技等。

  主科以主题(Theme)的形式展开。本学期的主题是古希腊与罗马,于是语文、数学、艺术、科技、历史、地理全部打通,围绕这个主题,由班主任授课。学校还有相应活动,作为配合。下个月某一天,学校要求每个孩子穿Toga去上学,我用谷歌图片查了半天,才知道类似苏格拉底穿的长衫。一块被单,斜披在肩上那种。

  年级组五位班主任,一起做课程设计,各取所长。心一喜欢的Chamier老师,祖上来自意大利。本学期到罗马环节时,她就负责设计一个礼拜的课程,教孩子们做披萨。全年级的小朋友,还会分班级,去PizzaExpress包场吃披萨。

  孩子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并不是听讲,而是实践操作,和小伙伴们一起读、写、完成项目。学校也重视演讲与表达。上一次的showand tell,心一给小朋友们展示一本书,煞有介事,被老师拍了下来,颇为认可。

  

  今天我第一次进心一的新教室。三年级和二年级不同,不再有那些小孩子的毛绒玩具了。

  心一的新班主任Mr.Atkinson,是个帅哥,身材颀长,一脸黑胡子。男老师的好处,一,注重体能、体育,二,电脑玩得好。心一她们现在玩得一手好Ipad,甚至可以做二维码。班上有专门的Ipad课,人手一个,装了二十多个APP,供孩子们在一学年里掌握和操作。

  

  班主任的办公室,就在教室一角。见左上角。这样可以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不过,男老师的不修边幅,可以想见。黑板边上挂着帅哥的西裤和衬衣领带。心一说,Mr.Atkinson到了中午,就换成运动装,去操场上打篮球。

  今天家长会,我很想和老师们探讨一下中文教学。可惜学校根本不重视中文。中文老师似乎排在另册。学校注重阅读的理念,完全可以运用在中文教学上。

  每天一次的中文课,理念与学校格格不入。采用教材,注重重复练习。心一很抵触。每天,我们给心一念中文故事,心一很喜欢,可就是不愿意做学校布置的中文练习。

  眼见着学校的中文刻板训练,一点点地剥蚀心一对中文的兴趣,我想找校长谈谈。但中文教学似乎不在学校考虑范围。我想和中文教研组谈谈,又怕伤了他们的尊严。老师最怕家长冒充内行。

  我看得实在着急。中国大多数老师,提起浸入式教学,也头头是道,一旦不用教材,就失魂落魄,设计不了课程。统编教材这东西,不但限制了学生,也禁锢了教师的创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