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社会,时代在飞速的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于我们这样作为一群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来说,对社会有着渴望的同时也夹杂着迷惑与忧虑。为了让自己以及同伴做好顺利步入社会的准备,从而鞥够更好地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面我从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的基本理论谈起,认识首因效应并浅谈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学会加以运用。 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事物或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心理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人们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丰富程度有关。如果说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阅历深厚,社交经验老道,那么首因效应的作用有可能被控制在最低限度。但是,这并不代表首因效应的作用消失或已失效,只是通过进一步的交往与认知、了解的深入了,逐渐较少了首因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或偏见,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首因效应的作用并没有消失也很难消失。 首先,首因效应在人际关系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先入为主”的作用,它奠定了对人认知和印象的基础。而这种“先入为主”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它决定着“我们”是否继续交往,是否能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一般而言,衣着、礼仪、谈吐等特征信息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我们注重外表,并不能认定就是爱美的肤浅表现,而是自我形象展示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无独有偶,许多应聘者就吃了首因效应的亏,因此不能顺利就业或抢得先机。《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之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对自己的最初认识便从第一眼的形象开始,若没有进一步的交流,那么此人对自己的认识就会定格。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慎重初战”,不仅要注重内在修养,外在形象也不容忽视。 其次,首因效应对于后者获得的相关信息解释有较为明显的定向作用,也就是说,人们进一步去了解一个人时会以其第一印象作为背景框架去接收关于此人的信息。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万科集团总部捐款200万元,员工捐款20万元左右,引发网友指责。有“好公民”之称的万科董事长王石以及他领导下多次被评为“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的万科,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几乎成为了众矢之的。万科随后宣布出资1亿元参与地震灾区灾后百姓安置、房屋修复和重建工作。王石也于 初步了解了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作用,就要恰当把握,运用首因效应。第一,在教育上,运用首因效应,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好感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导入新课,尤其是新学期第一堂课,是课堂调动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立老师与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堂课发挥自信和蔼的形象,形象生动的授课,采取有趣多样的授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让学生在第一堂课上就爱上学习、爱上老师。不仅老师要与学生建立首因效应的联系,课本也要与学生建立首因效应的联系。课本文字的过分繁密,容易学生产生类似闷、无聊的印象,从而导致没有兴趣学习,不利于本课程的学习。因此,课本的质量所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很重要。无论老师还是书本,给学生以良好的“先入为主”的作用,使学生学习有积极的定向,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与学习质量的提高。第二,在就业面试中,利用首因效应,获取机遇。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永远也没有第二次机会树立第一印象”。我们与人见面的最初几秒或几分钟便形成了对此人的判断评价,形成了第一印象。在就业面试中,考官每天面对面试的应聘者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这几分钟的第一印象便决定了考官的决策。利用首因效应,在面试中注意穿着、礼仪、态度及谈吐,保持自信的形象有助于顺利通过面试。 综上所述,首因效应在整个社会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是明显而突出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了解了首因效应的重要性后,更要在人际交往中活以致用,时刻保持良好形象与自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知道幸运女神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第一印象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