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秋膘”——?谈立秋养生

 昵称27853108 2015-09-23

罗宾医讯微信公众号lbyisheng

每年8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过去老人总说秋季要养秋膘,在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十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則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里所说的是秋天的养生之道,亦即秋天的养阴之道。

 

意思是说,秋季七、八、九月,阴气已升。万物果实已成,自然界一派平和的气象。秋风劲急,物色清明,肃杀将至。人们要早睡,并要早起,鸡呜时即起,使志意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应当收敛神气,以应秋气的收敛清肃;意志不要受外界干扰,以使肺气清静,这是应秋季收敛之气,调养人体收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着衣适度
从五行生旺推算,可知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都处于衰弱阶段。所以立秋时要注意加强自我保养。此时人们最容易患阴暑的病症。由于此时已有习习的凉风,不像夏天那样一天到晚总是又热又闷,所以人们往往会尽情享受这立秋后难得的一丝凉意,结果往往贪凉受风而出现发热头痛等病症。

润养阴液,忌苦燥
立秋肺气旺,味属金,食辛金旺。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故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如食木瓜、梅子、山楂等,以养肝气。油炸煎烤、辛辣香燥、肥甘厚味的食品少吃。脾胃属土,土生金,甘味养脾,脾旺则肺气充。秋天干燥,宜多食梨、芹菜、萝卜、蜂蜜等含水较多的甘淡滋润食物可养脾利肺、生津润燥,防治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毛发枯槁等秋燥津亏病症。肺病禁苦,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苦性燥,易伤津耗气。

轻松运动

立秋之时气候凉爽,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散步、长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进行户外运动。户外锻炼可增强体质,耐寒抗病,补养肺气,消除秋愁。秋季锻炼或劳动,应遵守秋季养收的养生原则,即保证动作宜平缓温和,勿汗出淋漓,周身微热,汗出即止。

 

小编在此为大家介绍一种秋季保健养身心法,每天坚持练习,效果绝对明显,其练习方法为: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饮食调护
秋季干燥,易伤津耗液,常见咽干口燥、皮肤皲裂、大便秘结、鼻出血等秋燥病症。应多吃梨、甘蔗、芦根、萝卜、西红柿、香蕉、猕猴桃等新鲜水果蔬菜,可润燥生津,利咽通便。秋季寒热更迭,慢性咳嗽、哮喘、鼻炎的患者容易发病,另外也是菌痢、食物中毒、伤寒、霍乱以及幼儿和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等多种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多事之秋更需小心谨慎。

 

立秋的最佳时令饮食是玉米和丝瓜。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立秋时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还有助于延缓衰老。丝瓜实味甘性平,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等功效。

 

本文由罗宾医生小编原创

罗宾小编:曾崎冈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