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癌筛查,有哪些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Rain贝尔 2015-09-23

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较低,约为15%~35%,现多用于监测乳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乳腺癌血清学标志物是CA15-3,其他标志物还包括CA549、可溶性原癌蛋白(如HER-2)、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等。

糖蛋白抗原     

  1、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相对分子量300~500kD,包含两种抗体,分别为自肝转移乳腺癌细胞膜制成的单克隆抗体(DF-3)和自人乳脂肪球膜上糖蛋白MAM-6制成的小鼠单克隆抗体(115-DB),故被命名为CA15-3,健康成人血清CA15-3浓度<28 kU/L。CA15-3在肿瘤早期阳性率较低,不宜作为早期筛查指标。由于CA15-3对转移性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CEA,可比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早48个月发现转移和复发癌灶,成为诊断转移性乳腺癌的首选指标,常用于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1997年美国FDA批准CA15-3作为Ⅱ/Ⅲ期乳腺癌复发的监测指标,当CA15-3比原来水平升高25%时,预示病情进展或恶化。

  2、CA549:是等电点为5.2的酸性糖蛋白,由抗裸鼠的人乳腺癌细胞系T417IgG抗体和鼠抗人乳脂小球膜IgM抗体(HMFGM)组成。CA549和CA15-3来自相同复合物分子中的不同抗原决定族,两者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但CA549特异性较高,临床常把CA549升高作为乳腺癌复发的信号,CA549处于稳定或下降水平时,突然升高意味着转移。

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    

  BRCA1是1994年由Miki等克隆出的第一个人乳腺癌易感基因,定位于17q21,分子量约为180~220kD,基因全长约100kb,可发生多形式和多位点的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大约有45%的家族性乳腺癌和90%的遗传性乳腺癌检测到BRCA1基因突变。BRCA2是Wooster发现的第二个乳腺癌易感基因,与BRCA1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者的患癌风险远高于普通群体,且风险逐年增高,其检测对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患病风险评估、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推荐对此类基因突变的女性在25~30岁即开始进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筛查。

个体化靶标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细胞色素P450 2D6(CYP 2D6)等是常规推荐的标志物。

  1、ER和PR:ER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公认的可用于指导内分泌治疗的标志物。研究发现ER阳性患者接受他莫昔芬治疗1年、2年和5年后,肿瘤复发率分别降低21%、28%和50%,ER阴性而PR阳性患者也可从他莫昔芬治疗中获益,两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有效率可达60%~70%.此外,ER和PR结合肿瘤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可对新发乳腺癌患者进行短期预后评估,但不能单独用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判断。

  2、HER-2和KIT基因:HER-2基因属于src癌基因家族,通过基因扩增而激活,多见于乳腺癌、卵巢癌和胃肠道肿瘤,其诊断乳腺癌的阳性率仅为25%~30%,但可用于患者的预后判断,评估蒽环类全身化疗的疗效是否优于5-氟尿嘧啶化疗的疗效;此外,由于曲妥单抗(赫赛丁)只对HER-2基因过度扩增的乳腺癌患者有效,检测HER-2基因可用于判断早期或进展期乳腺癌患者使用该药治疗能否获益。KIT基因是乳腺癌靶向药物格列卫的作用靶标,格列卫只对无KIT突变的患者才可能发挥治疗作用。

  3、药物基因型检测:药物基因型检测能够预测携带某种基因型的患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如何,从而帮助临床医生优化最佳治疗方法。FDA已规定在他莫昔芬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携带CYP2D6基因型的乳腺癌妇女应慎重使用该药。

参考文献

[1]潘杰,拜红霞.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A15-3和CE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6):264-265.

[2]邱梅婷.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监测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206-3207.

[3]邓云特,王国平.乳腺癌易感基因1/2的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5):54-58.

[4]唐金海,赵建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与乳腺癌个体化治疗[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1(1):10-14.

[5]王娇,温健,涂巍,等.ER和PR及HER-2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2):99-1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