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报道】培训师、教练、催化师的PDP性格与角色培养

 泓泉淼淼 2015-09-23

? 提示点击上方'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免费订阅 

  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日趋完善,企业对培训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并趋于务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培训的角色定位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培训的战略角色定位已由最初的学习平台提供者逐渐向绩效顾问、业务伙伴和变革推手的角色进行转变;另一方面,培训的呈现角色定位也由传统的培训讲师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三大主流培训角色——培训师、教练和催化师。




三大主流培训角色及其核心能力素质


  我们首先对三种培训角色进行一下统一的界定:


  培训师,本文是指以传统课堂讲授方式为主的培训讲师;


  教练,本文是指不仅限于NLP教练中的小“c”教练(即不仅限于行为教练),还包括能力、价值观和信念、身份以及更高的精神层面的教练;


  催化师,本文是指涵盖行动学习四大流派(即绩效流派、科学流派、经验流派和批判性反思流派)的催化师。


  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三种培训角色的核心能力素质模型:


1
培训师的核心能力素质

  培训师的核心能力素质项,可以用一个四象限图来进行阐释(如图1所示),横轴的两端分别代表感性和理性,纵轴的两端分别代表外部和内部。这样,培训师的核心能力素质项主要可归结为四种能力:



  驱动力——内部、感性
  逻辑力——内部、理性
  洞察力——外部、理性
  亲和力——外部、感性。
  同时,表达能力和调动气氛的能力也不可或缺。


2
教练的核心能力素质

  教练的核心能力素质项可以分为教练全过程能力和教练子环节能力两部分。教练全过程能力主要包括感知、支持和维护关系的能力;教练子环节能力主要包括聆听、提问、区分、反馈的能力。教练运用聆听、提问、区分和反馈的能力实现子环节的预期教练效果,再通过间隔重复实现螺旋式上升,从而持续增强对教练全过程的感知和判断,进而更好地实现对学员的支持和激励作用,并维护良好的教练关系(如图2所示)。

3
催化师的核心能力素质

  催化师的核心能力素质项,包括中立、聆听、提问、反馈、推进日程、换位思考、解释澄清、验证假设八项(如图3所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国内实践行动学习,尤其对催化师关于推进日程方面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后面也将重点对此方面进行比对。



  培训师、教练和催化师,三个角色的定位和适用情境各有侧重,所需的核心能力也各有不同,这就使很多人在想同步发展三个角色的能力的时候,往往容易在角色的不断切换中迷失方向,最终导致效果事倍功半。
  那么,三大培训角色的能力可以实现同步提升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这三个角色都是实现最终培训目标的有效路径,殊途同归,只是侧重点略有不同,关键在于清楚了解其间的异同之处。PDP性格解析,就是帮助我们进行不同角色定位,从而更好地进入情境,是实现预期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PDP性格分析与三大主流培训角色的培养链接


  PDP的全称是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专业活力能量衡量系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动能、特质、行为、压力和能量状态等情况,本文主要聚焦于人物不同性格类型的特质和行为方面。


  PDP将人的性格划分为五种类型:


  老虎型:目标导向、自信、分析敏锐、决策果断、掌控有力、擅长危机处理、盲目自信、决策武断、掌控欲望


  孔雀型:积极热情、换位思考、亲和力强、自我展现、表达力强、擅长营造气氛、思维跳跃、粗心大意、情绪化


  考拉型:乐于助人、反思自省、善于倾听、持之以恒、擅长团队合作、犹豫不决、缺乏主见、安于现状


  猫头鹰型:善于分析、讲求条理、注重专业、精益求精、擅长专注研究、完美主义、不善交际、变通性弱


  变色龙型:适应力强、整合资源、兼容并蓄、随机应变、随波逐流、迷失自我


  通过对比三种培训角色的核心能力素质项和PDP的性格特质,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关键联系(如图4所示)。


  第一,三种培训角色均需要具备猫头鹰型的性格特质,即善于分析、讲求条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精益求精等,这些特质是作为一名培训人的核心基础能力。第二,三种培训角色有着各自的特质优势倾向(如表1所示)。


  第二,培训师所需核心能力素质中的驱动力、亲和力与孔雀型性格特质中的积极热情、亲和力强相互匹配;同时,表达力强、擅长营造气氛和引起共鸣的特质无疑也和培训师的所需能力高度匹配。


  教练所需核心能力素质中的感知、支持、聆听、维护关系与考拉型性格特质中的反思自省、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和擅长团队合作相互匹配。
  催化师所需核心能力素质中的推进日程与老虎型性格特质中目标导向、决策果断、掌控有力、擅长危机处理相互匹配。


  了解清楚这些特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和训练。


  第三,与PDP性格类型分别对应的培训角色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制约因素,即需要关注的关键提升点。


  孔雀型性格的培训师需要注意自己思维跳跃和粗心大意的特质,它们会影响我们的逻辑力和洞察力,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学员感受和“跑题”的课堂困境。


  考拉型性格的教练需要注意自己缺乏主见和犹豫不决的特质,它们会影响我们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错过学员的关键提升点,影响改善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安于现状的特质,它会影响我们持续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激励,而这些恰恰是学员行为转变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老虎型性格的催化师需要注意自己掌控欲望的特质,它会影响我们保持中立、聆听的心态和换位思考的意识,陷入“过渡控场”的误区;同时,注意自己盲目自信和决策武断的特质,它们会影响我们进行客观的验证假设,使研讨过程缺乏客观性和充分性。


  最后,我们在了解不同性格与三大角色特质要求的基础上,还应通过提升变色龙性格中适应力强、整合资源、兼容并蓄和随机应变的特质,来加强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流畅性和过渡性,从而形成“角色培养明确化,角色转换自然化”的模式(角色培养明确化,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升在对应角色中的关键能力;角色转换自然化,则帮助我们在进入各自角色提升关键能力的同时,关注能力的整体性和融合性),实现整体能力的平衡和快速发展。

文:凌宇航(万达学院培训经理)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扫码关注
中国远程教育公众号

微信号:chinadised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