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之病

 hnr360 2015-09-24

【健康学习之道】思维之病

                                     碧泰

 

有一种病是心理引起的,医学上称为“心身症”,因为所有的检查都是正常的,但却是病恹恹的。“心病”是中医的说法,精神异常是“心病”更是脑病,而更确确的说就是“思维的病”。

思维之病是无能自觉的。抑郁、心身症,甚至精神异常都是极端的思维之病;还有一种思维之病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也是导致上述极端的思维病的肇因的“微病”(伪病)-扭曲的价值观。扭曲的价值观是病吗?肯定的说是造成社会问题的主因。我们都习惯于从确切的病症来治病,但病已成形,一定的损害必定造成了,即使修复了,也留下了疤痕或未知的后遗症;这如同汽车撞了,修复后就觉得性能差了些,吵架形成的情感裂痕,就有了情感的阴影,电脑去修复,照相机泡水了去修复,性能就打折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不让发生病痛,又不压抑(隐瞒),不需修复”是最佳的“养生策略”。

思维之病被忌讳、被拒谈是有社会文化背景的。但现在的改革与进步让我们可以好好的正视“思维之病”。

思维之病可以定义为:价值观的扭曲。当社会的价值观扭曲了,社会就得了社会思维之病了;当媒体的价值观扭曲了,媒体就得了媒体的思维之病了;当教育的价值观扭曲了,教育的方式就得了思维之病了....。如何判别是否价值观扭曲了呢?价值观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多价值观不是被接受的吗?何来的价值观的扭曲呢?简单的定义价值观扭曲可以定义为:不劳而获 —霸占,巧取豪夺 —骗,收贿,占着茅坑不拉屎(有点不文雅了),占便宜而得意洋洋的宣扬与媒体(群众)的跟从...。这是我们不自觉的思维的病,也是社会问题的发生源,我们能忽视吗?

思维的病在于我们感觉了,却又隐忍了,所以就越累积就越沉,就越难撼动它而形成了“伪根文化”,“以非而是”的流传下来,或迅速的蔓延,把思维的病当成正常的“价值观”了。这如同承认“电脑病毒”的合法化,放毒的人其实就是严重的得了“思维之病”的人。引起“思维之病”,还是有环境因素的。环境的病灶是滋生“思维之病”的温床。那么环境的病灶是什么?腐败的权力嫡传与阻塞的规章,所以定期的清理与清洗才能欣欣向荣,如同四季的更替,冬雪的洗涤。清洗剂(政策彻底的执行力,权力地方的轮换)的使用是必须的,政府机制10年一洗是必须的;人的意识的更新也是必须的,易地而居的迁徙习惯是洗涤思维的清洗剂,或中期(1个月以上)的旅游等都让我们不能“习以为常”,打破一些习惯就能更新思维,也会让环境的病灶被更新,就能对思维产生自癒的效用。毕竟太固化的环境就会使人脑固化了。

思维的病会在不自觉中滋生。当他人开始逢迎时,当我们一意孤行时,当我们不自觉的危害他人的善意时,当我们为利冲昏了头时,就是该清除思维的病的病灶的时机了。和缓的转换环境能让思维的病不再深化,可能会由“命运”来转圜。及早有生命中的贵人,就是“命运”的转圜者。能体认到有思维的病的事实,就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有敢于谏言的朋友,就能远离思维的病,而能善始善终人生。人生有诤友实乃一福气。修德可修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