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设计的中华民国国徽

 细雨青衫 2015-09-24
鲁迅设计的中华民国国徽

                             

名称:中华民国国徽、中华帝国国徽    
使用政权: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华帝国        
启用日期: 1913年2月      

废止日期: 1928年12月29日  
设计者:周树人(鲁迅)、许寿裳、钱稻孙  

描述;
   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国徽是中国首面国徽,又称十二章国徽、嘉禾国徽。1912年8月,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指定3位教育部荐任科长:周树人(鲁迅)、许寿裳、钱稻孙研拟国徽图案,8月28日完成(参见《鲁迅日记》里的相关记述),3人合作设计图样,钱稻孙画出图例,说明书由鲁迅执笔,1913年2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表。中华帝国时袁世凯沿用国徽,直到1928年12月29日,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将原来悬挂的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十二章国徽同时废止。

                               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 鲁迅    

 

谨按西国国徽,由来甚久,其勾萌在个人,而曼衍以赅一国。昔者希腊武人,蒙盾赴战,自择所好,作绘于盾,以示区别。降至罗马,相承不绝。迨十字军兴,聚列国之士而成师,惧其杂糅不可辨析,则各以一队长官之盾徽为识,由此张大,用于一家,更进而用于一族,更进而用于一国。故权舆之象,率为名氏,表个人也;或为十字,重宗教也。及为国徽,亦依史实,因是仍多十字,或摹盾形,复作衮冕旗帜之属,以为藻饰。虽有新造之国,初制徽识,每不能出其环中,盖文献限之矣。今中华民国,已定嘉禾为国徽,而图象简质,宜求辅佐,俾足以方驾他徽,无虑朴素。惟历史殊特,异乎欧西,彼所尚者,此不能用。自应远据前史,更立新图,鎬有本柢,庶几有当。考诸载籍,源之古者,莫如龙。然已横受抵排,不容作绘。更思其次,则有十二章。上见于《书》,其源亦远。汉唐以来,说经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龙,取其变也;华虫,取其文也;宗彝,取其孝也;藻,取其洁也;火,取其明也;粉米,取其养也;黼,取其断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赅备。今即从其说,相度其宜,会合错综,拟为中华民国徽识。作绘之法,为嘉禾在于中,是为中心。嘉禾之状,取诸汉“五瑞图”石刻。干者,所以拟盾也。干后为黼,上缀粉米。黼上为日,其下为山。然因山作真形,虑无所置,则结缕成篆文,而以黻充其隙际。黼之左右,为龙与华虫,各持宗彝。龙复有火丽其身,月属于角。华虫则其咮衔藻,其首戴星。凡此造作改为,皆所以求合度而图调和。国徽大体,似已略具。复作五穗嘉禾简徽一枚,于不求繁缛时用之。又曲线式双穗嘉禾简徽一枚,于笺纸之属用之。倘更得深于绘事者,别施釆色,令其象更美且优,则庶几可以表华国之令德,而弘施于天下已。

 

 

 

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贵族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分别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