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精神应被记录和传承

 bdcxrh 2015-09-24

科学家精神应被记录和传承

作者:张藜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4日 09版)
话剧《求是魂》剧照
音乐剧《罗阳》剧照
话剧《茅以升》剧照

    记得在去年一次科技巡展时,一位担任讲解员的大学生志愿者问我:西南联大是不是北京联合大学的前身?我一时无语。不知还有多少年轻的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历史教育在公民素养中的缺位究竟是谁的责任?

    中国人口众多,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的差异很大。让公众了解科学,不能仅限于了解科技知识,不能仅仅限于让公众看到科学技术成果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物质层面的改善和进步,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综合性、互动娱乐性的活动中心建设上,还应该多营造一些可让公众接受科学精神濡染的环节和空间,启发人们去深入思考何为科学,科学家们如何工作,在何种驱动力下去从事科研等问题。从而在社会文化过于娱乐化的当下,满足不同知识结构与层次的人群在知识、精神、文化上多方面的需求。中国现代科技史,恰恰是能够最直观地呈现100多年来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历程,进行科学家宣传、科学精神教育的最佳教具之一。它可以引导公众更深入地理解科研活动的过程和科技发展过程,增进公众对科学家这一社会职业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之间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可以说,“共和国的脊梁”汇报演出和两年前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及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巡展,都是以中国现代科技史的学术研究为支撑,寻求多形式、多手段开展科学家的宣传,生动、鲜活地再现百年来中国现代科技事业曲折发展的进程。同时展现中国科学家的个人成长史、群体演进史以及他们始终怀抱的“科技救国、科技强国”的梦想,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理解这一段正渐渐远去,艰难与辉煌并存的历史,是鉴往知今,鉴往知来的的好形式。

    历史需要被记录、被了解、被尊重。自2010年由中国科协牵头与11部委共同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来,已搜集整理了近400位老科学家的学术资料原件5万余件、数字化13万余件、音视频资料22万余分钟。其中很多鲜活的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可称为科技界的“文物”。不同时期的工作笔记、手稿、书信,不仅仅是这些老科学家们个人学术生涯的记录,更是我国相关学科发展历程的一批较为完整的历史记录。而那些手绘动植物标本图、野外考察记录、科研工作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无一不展示了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研作风,是极为珍贵的兼具学术价值、教育和宣传价值的个性化资料,为中国现代科技史的研究、教育、宣传、展示积累了丰富素材。

    而这些都成为“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数部话剧的史实基础。当观众们端坐在人民大会堂“共和国的脊梁”晚会现场,看着舞台上方那由数百位中国科学家的姓名构成的璀璨星空时,我们希望,中国现代科技史研究能够为社会文化建设、为公民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一份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席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