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灯拍摄人像摄影时,一般利用单灯加反光板来控制光比。一般要修饰脸型的话会用到:
角度。
灯光 :单灯或1主灯+1泡沫或1主灯+1顶灯+1泡沫(这些灯法主要是针对脸型比较胖的人),脸型比较瘦的人要用大平光
1主灯+1辅灯+1底灯,这些是一般比较常用的用光法,最重要的是要根据你要拍摄的人的脸型去调整灯光的位置和被摄人物脸部所处高低左右位置,比如:圆脸的话就要尽量让头低点这样下巴会比较尖脸部位置的方位也很重要。
加块反光板,如果想光比大就把反光板拉远或直接不用,想光比小就把反光板靠近,还有如果拍特写时人物眼袋重的话最好在底下在加块反光板,因为单灯反差大,这些细节会很突出的。光比没有个确切的固定数字,要看实际情况,反差大反差小都是为了主题而服务的。
五、有效控制室外摄影的光比
室外的光线不像室内的人造光线可以很大程度得到控制,因为室外的光线大多来自大自然,受人为的控制几率较小,所以寻找合适的天气和时间进行拍摄,掌握一些小窍门很重要。
直射光线照射的部分叫物体的受光面,天空散射光和地面的反光照亮的部分我们通常称作背光面。在室外,光比的大小通常由阳光的直射情况而定。在晴朗的天空下,阳光强烈,光比就大;当天空有云的时候,云朵就像一个巨型的柔光伞,减弱了阳光的强度,使光线变得柔和,光比自然也就会变小。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阴天”。当然,真正的阴天来临的时候,光比也就自然不大了,所有的光线都呈漫反射状态,物体的光影都很“软”。
要控制好光比,还需要注意周围物体的反光情况。因为,如果反光太强的话,会使物体的暗部也就是背光面的亮度变强,导致光比变化。一般情况下,在地面平坦而宽阔的广场、平滑的水面还有比较干燥的土地上,光线的反射性会非常强,会使光比变成大约6:1或者8:1,但是相同的物体,如果移动到茂密的森林里拍摄,光比可能就会是16:1左右,出现明暗对比强烈的情况。
其实,在强烈阳光下和光线暗弱的丛林里拍摄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只是我们需要通过一些补充的小办法来稍稍改变一下拍摄环境。比如以户外人像为例,在强烈光线里,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构图的情况下,在拍摄者的上方用不透光的纸板或者其他物体遮盖一下,避免阳光直射在人物的脸上,产生作者不需要的影响画面效果的阴影;另外,在光线暗弱的树林里,我们也可以通过反光性较强的金属面板或者是白板对被摄者进行补光,从而达到受光均匀的拍摄效果。
需要提示的事,光比大,明暗对比强并非是一件完全不可尝试的事。在对表现一些强壮、冲突、个性等题材的照片中,我们恰恰可以利用大光比和强烈对比来加强视觉冲击力,使图片更加有力量。